對於中中國人來說成家就必須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有房才有家,可見在大家的觀念中房子有多麼的重要。而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卻不像談物件那麼簡單,買一套房需要大量經濟財力的支撐,也就意味著一個年輕人需要工作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勉強支付首付。
-
1 # 紅樓無夢
-
2 # 牧野湖仙
前提是你是否成家了,是否有孩子要入學。孩子要入學的話你沒有房還要搖號,搖號還不確定,而且一家三口的話怎麼樣也要租個兩房的吧,那價格二三線也要2000多最少了吧。所以要是能付首付當然要買套房好
-
3 # Leo三石法律顧問
不一定買了房子有貸款的就是房奴,這是一種金融槓桿。
畢竟,房貸是你這輩子能從銀行金融機構借到的時間最長、利率最低的金融借款了,沒有之一。
去除掉通貨膨脹率,實際房貸利率是極低的。
哪怕是真的全家努力湊首付貸款買房子的,當了房奴。那也算是投資了固定資產。
租房得到了什麼?房租付出去,住完就完事了,以後什麼都沒得到,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房東還了房貸。
兩億租房者,絕大部分不是不想買,是買不起。有能力而不想買的,萬中無一。
-
4 # 及目北望
不用說房價問題,因為不可能降價太多,天天喊著降價的,大多不是賣房子的,就是沒有房子的。有房子的人基本不關心這個問題。哈爾濱為例子,三口之家租房子65米的兩室,三環內差不多的基本1800至2000一個月,買房子,89米首付45萬,月供大概2600左右。而且住房條件,環境相差很大。租和買,那個合適不用說了吧。這麼說吧,有多少人租房子,就有多少人需要買房子。降價???喝多少會這麼想呢?
-
5 # 未知123
三年前就說過了,積木越搭越高最後只有塌的結果!日本人當年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個結果,所以及時止損任其破滅,壁虎斷尾保命!
-
6 # 走丟的豬崽兒
不要這麼比較,這是很痛苦的。房奴,大多是交不起全款的人;租房,大多是連交首付都有壓力的人。沒有什麼好不好,不要比。因為就算比完了,交不起全款的人還是交不起,拿不出首付的人還是拿不出。刺痛別人的傷,何必呢?
-
7 # 早日攢錢買房
勉強工作好幾年才能拿出首付?這個你要看在哪個城市,是夫妻兩人還是一人工資三四千房價一萬出頭,工資五六千,房價兩萬左右,工資一萬多,房價五六萬
-
8 # 全哥說事兒
這個問題不是絕對問題,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房奴不一定日子就很難過,租房不一定就比房奴差,這些沒有可比性性;相對,房奴不房奴是由自己選擇造成的,很多人過高的估計了自己收入以及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可能一時的收入上升,造成心理膨脹,認為自己的能力隨之上升,買房買車給經濟上造成很大負擔,每月收入大部分貢獻給房貸,比如,我一同學在一線城市,剛剛新婚,可能很是興奮,也想給家人一份安定,也跑去買房,其實他收入和當前經濟情況根本不具備買房條件,15000左右的收入,愛人收入7000左右。信用卡還款每月四五千,現在房貸上來一萬二左右,首付100多萬大部分親戚朋友借的,小兩口子每個月兩萬多的收入基本貢獻給各種貸款,信用卡。日子過得可謂很是緊張,很是不划算。類似例子我相信太多了,舉不勝舉,像這種攀比心作怪,過高的預估了自己的實力,最後會很是心累。
而另一類租房族,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實在經濟能力有限,無力負擔購房這種大額資金,不得已選擇租房;一類很可能是相對較為理性的群體,不願意為了揹負沉重的房貸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或者影響自己的發展,寧願選擇租房生活,保持生活質量。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選擇什麼樣的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生活。
正是因為房價持續上漲,也讓很多年輕人產生了租房的想法,在中國的租房群體和買房群體基本上是持平的狀態,都在2億人左右。在這些租房者看來,租房不僅自己選擇地理位置的優勢大,而且在上下班途中也能減少浪費在地鐵公交上的時間。
有一些租房的年輕人計算過,在一個二三線城市購買一套房子最少花費一百萬左右,每個月非房貸還需要4000-5000左右,而且你所購買的房子離上班的地方距離也可能比較遠。
但1000元左右就可以在單位附近租上一套地理交通環境都比較好的房子了,這樣下來每個月都能節省下3、4千的工資用來享受生活。
每個人心中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考慮和想法,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哪方面的人更加輕鬆呢?在專家看來,這些差距會子啊退休後逐漸顯現出來。
1. 房子的擁有權
先不看未來房價的漲幅趨勢,在過了很多年以後現在的年輕人都退休了,買房人的房貸也還清了,買下的房子就真正的屬於自己,但租房的人在晚年生活中依然住在租的房子中。
雖然租房人存下的積蓄可能相對較多,但當未來房價持續上漲時,老人們都沒有了工作也沒有了收入,租房的人還要花更多的金額去租房,如果再遇到什麼疾病等,這樣下來前幾十年存下的錢也將所剩無幾了。
在我們中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都希望留下一筆財富給自己的孩子,即使在自己去世之後也能留給孩子一套房子,而租房的人留下的似乎只有念想與回憶了。
2. 甜與苦的先後問題
在專家看來,買房與租房就是“甜”和“苦”的先後問題,房奴每個月看似辛苦的還房貸,但在退休後就可以享受一個安詳的晚年,這屬於先苦後甜;而租房的人在前期過的非常的自由瀟灑沒有壓力,但到了退休後自己還需要為房租的漲幅而擔憂,這是屬於先甜後苦。
從經濟學方面來看,貨幣的貶值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即使存下了一大筆錢,但這也抵不過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這其實也是購房者的在早期迅速購房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無論在未來樓盤價格是漲是跌,大家口中省吃儉用還房貸的房奴並不會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辛苦,而看似輕鬆瀟灑的租房人在以後也不一定就會一直這樣,大概率來說也許他們面臨的問題會比購房者更多。
但是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這都是當下年輕人自己選擇的,既然選擇了大家心中肯定都會有一個答案,面對日後所出現的風險,也應該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