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推拿至高點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之所以不舒服,是不自覺地對比了婆婆的態度,對她女兒百般呵護,對自己的問題就輕描淡寫,感覺對自己不太重視才心裡難受的。
其實,這是婆婆無心的話,一是無心,二是對抑鬱不瞭解,信口而說的。論照顧,這個婆婆還是負責和盡心的。如果你生了孩子,一定也會好好照顧你的。
不過樓主要知道一點,千萬不要把自己跟小姑子比,小姑子是婆婆身上掉下的肉,自己是自己媽身上掉下的肉,再親的婆婆不如媽,所以,明知這個道理,就不去比較,接受這個現實。婆婆待自己的女兒好一點,是天經地義的,人人如此的。笑著接受這一點就好了。
另外,說一下抑鬱。生本能心理學認為抑鬱是個體遭遇了現實和心理的重大困境走不出來導致的一系列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產後抑鬱症遇到的重大困境就是生了孩子之後和以前生活的改變,對當下生活狀態的不適應,感覺無望無助,這時候的確是需要照顧關愛的。解決的辦法是不斷培養產生的生活能力,在家人幫助下共同克服遇到的困難,接受心理疏導消除消極認識和觀念,這樣就能走出困境,擺脫抑鬱了。
小姑子的抑鬱,是遇到高考困境,要具體瞭解是成績不理想,還是期待過高達不到,還是學習困難學不會,針對具體的困難採取相應對策來解決,問題困境解決了,不良情緒就消除了,抑鬱就擺脫了。
-
3 # 我說精神
當然不是你想多了!感謝邀請,你婆婆的觀點可能並不少見,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抱有這樣的偏見,覺得抑鬱症,或者產後抑鬱都是想不開,是矯情,是小心眼,這樣的錯誤的觀點也是我在這裡寫文章,回答問題的初衷,必須改變他們,改變抑鬱症患者被誤解的錯誤處境。
產後抑鬱真的離我們很遠嗎?作為醫生,我也經常聽人說“生個孩子有什麼好抑鬱的?我們那時候不都這麼生的?沒聽說誰抑鬱啊?”,尤其是很多上了年齡的人,以為憑藉自己的經驗,完全可以否定生孩子能得抑鬱症這回事。但其實真不是這樣的,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產後抑鬱的例子,產後抑鬱一直都沒有離我們很遠,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我是精神科醫生,產後抑鬱就是我治療的範圍之一,我所瞭解的產後抑鬱資料表明,在分娩一週後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煩躁焦慮等等負面情緒的新媽媽比例高達50%-75%,這其中最終發展為滿足產後抑鬱症的比例有大概10%-15%。產後抑鬱的主要發病因素包括:
傳統習慣:中國坐月子的傳統要求產婦不能出屋,安安靜靜在家“坐月子”,被限制外出對於產婦來說是壓抑的,卻又大多無力反抗的。家庭氛圍:這個主要就是你婆婆說的這樣的話了,當你面對新生兒手足無措,壓抑低落的時候,聽到婆婆類似的想不開,矯情等等的負面評價,真的會很絕望的。家庭經濟影響:新的成員帶來支出的增長不容小覷,尤其很多新媽媽本身不能工作,靠著丈夫的收入養活3口人甚至更多的人本身是困難的事。分娩的結局:有時候死胎或者畸形給產婦帶來的打擊是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所以有很多倒在這上面的產婦。關於產後抑鬱的主要表現,其實大家都能夠想象,類似抑鬱症的表現,包括:焦慮、抑鬱、煩躁、困惑和哭泣,失眠或食慾問題,而且產婦很多還會感受到絕望、恐慌、羞恥或內疚,產生自殺觀念或殺嬰行為。
看了你婆婆這麼好的人對這樣的問題還有這樣的言論,我的工作做的還是很不夠啊,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到新媽媽的危險,更加在產婦生產後給與足夠的關心和照顧,幫助新媽媽們遠離產後抑鬱。
我一直和婆婆的關係都非常好,也沒有過任何的矛盾衝突,每天住一塊相處融洽,婆婆平常都給我做飯吃,對我也很好!
事情是這樣的,我老公有一個妹妹在上高中,準備考大學了,因為公公說了妹妹兩句,我的婆婆就非常的痛心,怕妹妹壓力大得抑鬱症,在家裡面每天都急哭了,三天兩頭進去安慰妹妹!
我和老公備孕中要要寶寶了,我一直挺關注也擔心產後抑鬱的問題的,我看了一則新聞產婦抑鬱自殺抱孩子,就告訴了婆婆,婆婆的反應是這些人就是想不開,一點事就想不開,還要連帶孩子,有些事想想就開了,她們那會兒怎麼怎麼苦,怎麼怎麼累,不都過來,哪裡來的這些東西!我一瞬間就覺得不太舒服心裡,是我想多了嗎朋友們?
回覆列表
不要想那麼多,自己找點事情做做,不要讓自己閒下來,容易有矛盾
新媽媽可以多學習育兒知識,多學點關於嬰兒成長的知識,這樣在陪伴嬰兒成長的過程中,減少了失敗的沮喪感而多一點成就感。
新媽媽還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適當的購物、聽音樂、運動等等都有助於新媽媽找回快樂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