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彩製片

    如果是我,我可能會帶16-35加一個55或85就夠了,廣角端滿足風景拍攝,35端滿足人文拍攝,長焦端滿足一些掃街抓拍!兩個鏡頭就夠了。沒有哪個鏡頭能一次全部滿足所有需求,所以,看你的主要需求什麼了。

  • 2 # 跟容老師學攝影

    題主好,旅拍辛苦了.

    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儘可能選擇輕便的裝置,使自己旅途不用太勞累,所以我想帶a7的原因也是因為輕便,如果是這樣,我給您推薦幾款輕便的鏡頭,並且能保證您拍攝的片子質量。

    1.S

    ONY FE 16-35mm F2.8 GM

    掛上GM鏡頭,基本就證實了它的實力,16-35是風光的經典焦段,勝任各類風光片,您此次進藏,如果是拍攝雪峰和湖景,16焦段能幫您拍下氣勢磅礴的雪峰。而35焦段幫助您記錄人文,這款大三元之一的鏡頭,能助您大片多多。

    2.蔡司FE 16-35mm F4 ZA OSS

    這個鏡頭就是GM沒出來的時候,SONY的最好的原廠小三元了,光圈小一點,成像當然不如GM,但是也不差,畢竟我用拍了快兩年年,也沒見有什麼不好。

    焦段差不多,就不多敘述了。

    這兩個都是16-35焦段,可考慮選其一。

    3.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這款鏡頭GM最新的遠射鏡頭,焦段廣是它的一個優勢,另一個優勢是銳度,我沒買之前是無法想象100-400有如此高的銳度。

    那麼這個焦段可以滿足您需要的中遠角度,想要拍攝獨峰題材的片子,這個鏡頭是不二之選,而且重量和體積還是可以的。

    那麼最後,我推薦您帶上16-35GM和100-400GM,這兩個頭就夠了。

    廣角端和長焦端題材都能勝任,體積還不算太重,對於苛刻的拍攝環境遊刃有餘。

  • 3 # 隨便234201909

    16~35 24~240 定焦帶一枚 人文多就35 2.8 人像多55 1.8 靜物多90微距2.8

  • 4 # 李英傑攝影師

    從便攜性和實用性考慮,再選配一個3.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鏡頭即可。質量和焦距基本能保證。

    濾鏡加一個UV鏡就可以了。該鏡能基本消除紫外線及雜光對膠片感光的影響,同時對鏡頭起保護作用。在高原地區攝影更是必需。

  • 5 # 非說有理

    分享我的經驗~

    1、彌補長焦端,拉的近,拍的遠的FE70200F4GOSS

    如果對於體積和重量沒有高要求,可以增加一支遠攝變焦鏡頭FE70200F4GOSS,在遠處大風光或者人像拍攝以及一些無法近距離拍攝的場景下,優先使用,集高機動和高畫質於一身,在色彩上與蔡司鏡頭有不同表達,銳度表現不錯,通透度方面略低於蔡司。

    2、增強風光拍攝效果,具備極大縱深、廣視野和強衝擊力的FE1224G鏡頭

    目前索尼E卡口鏡頭中最廣一支,122度視角,誇張透視變形,善於表現大風光,畫質方面,除邊緣比GM鏡頭軟外,媲美FE1635GM,光圈F11時邊緣解析力提升明顯,相比FE2470F4ZA擁有更好的機動性。

    3、高原多紫外線,用UV,提升色彩飽和和對比,保護鏡頭最重要

    高原拍攝,需要注意的紫外線對於畫面顏色的影響,UV的使用在膠片機時代確實是必須的,而今的數碼相機使用UV更多起保護作用,UV鏡和CPL鏡一樣提高色彩保護和對比,但購買UV鏡來說,多層鍍膜超薄設計是是首選,而且特別注意的是在廣角鏡頭使用有出現暗角的風險,所以在購買前一定要試用下尤其是廣角端。

    觀點:

    風光創作用FE1224F4G,超廣視角,強衝擊,透視變形巧利用

    彌補長焦用FE70200F4GOSS,機動靈活遠距離,人像風光皆可拍,拍攝微距細節也可以

    高原紫外,畫面藍,不過數碼已解決,保護鏡頭最重要,注意超薄與暗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迷茫的人很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