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狗下午茶

    展開來說太大了,簡單說一點,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對於先進文明的學習和借鑑,再結合自身文明的特性,使得日本本民族的文明不斷得到進步,這一點從中國唐代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再到近代日本明治維新後全面學習西方文明就可以看出來。

  • 2 # 創客城堡

    1860年,日本人首次乘坐鹹臨號抵達美國,經過國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激烈鬥爭,最後達成共識,在這種共識的推動下,日本開始明治維新!也代表日本文明的開始!

  • 3 # 穿越的黑貓警長

    根據百度的解釋,文明一詞,是指有史以來積澱下來的,有益於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從該詞的內涵分析,文明包含諸多方面的內容,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

    下面,我們簡答瞭解一下日本在開啟民智、增強國力方面所經歷的重大歷史鏡頭來分析究竟是什麼使日本文明起來。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個位於東亞的島國,領土有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國內資源匱乏,市場狹小。一般而言,封閉的地方的人們多會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更加封閉,不與他人來往,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另一個方向就是積極與他人交往,並想方設法的學習他人的長處,在必要的時候甚至不惜訴諸武力,就像一個窮人羨慕富鄰居一樣,實力相差懸殊時,只能羨慕,當實力相差無幾時,則會採取其他極端仇富舉措。而日本恰恰走的就是這樣的路。

    在3世紀中葉,大和國出現。從中國隋唐時期,日本就一直和中國有著斷斷續續的文化往來,當然以當時日本的國力而言,任何覬覦的念頭都是不敢想象的,就如同螞蟻之於巨象,所做的只能是拼命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到了12世紀後期,日本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19世界50年代,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開啟國門,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到19世紀末期,日本組織考察團赴歐美開展考察,當時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曾說“方今世界各國…實用強弱相凌,大小相侮”,日本認識到軍事、科技對於強國的重要性,因此開始推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並把對外侵略作為其基本國策。

    反觀當時的清政府,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統治腐朽,已經病入膏肓,進入垂垂暮年,但仍存“天朝上國”的觀念。

    日本在經過多年的蟄伏之後,從明朝中後期就開始一次次的軍事或流寇騷擾式的試探,到19世紀末,在日本國內上層形成了所謂的“清國征討策略”,主要是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覬覦多年、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和平相處是不可能的,只有透過戰爭來解決。因此才會便有了後來的甲午戰爭。嚐到了戰爭帶來的甜頭之後,慾壑難填的日本有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俄戰爭、一戰、二戰等等。

    可以說,日本的文明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對外侵略基礎上的,特別是對我中華民族的侵略和對人民的所犯的累累罪行,更是達到的罄竹難書的地步。我們不否認當今日本的經濟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表面的文明也是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繁榮的表象之下是永遠也抹不去的鮮血和罪惡。

    文明是無國界的,但這並不能成為侵略他人國土、踐踏他人尊嚴的藉口,當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時候,一定要不忘歷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旦喪失歷史的共同記憶,現實和未來就沒有了依憑,更談不上文化的積累、智慧的疊加、發展的延續。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勉勵始終,垂範將來,當使後之觀今,亦猶今之視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期清朝的GDP是世界第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