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這個說法好像這幾年的確比較吃香,其實看完就會發現,這是由於近些年中國GDP持續走高之後出現的一種言論,主要就是為了宣揚“GDP無用論”。

    其內容主要是宣稱,清朝時中國的GDP長期是世界第一,在1820年左右達到最高峰,佔世界的33%,哪怕到了晚清末年,佔世界GDP的比重也仍在11%左右。而這一理論的來源,則是引用了安格斯·麥迪森的代表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和《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內容大致如下: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際上,這是透過剪裁資料、歪曲原意的方法,有意誤導讀者的典型事例。

    換算方式帶來的誤解

    麥迪斯在書中同時明確指出,因為他認為用匯率換算方式,將各國各地區的GDP轉換為同一種基準貨幣,並不能令人滿意的衡量實際價值,所以他採取的轉換方式是購買力平價轉換系數(PPPs)。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一盒巧克力在中國賣20塊,在美國賣4美元,那麼RMB和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應該是20元RMB=4美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的差距是巨大的。

    也就是說,麥迪森在書中為了方便起見,在估測近代以前的各地區經濟總量時,也使用了“GDP”作為名稱,但此“GDP”與現在使用的GDP意義完全不同。例如東海帶魚和非洲帶魚,雖然都叫做“帶魚”,也都能吃,但根本就不應該混為一談。

    例如,作為《世界經濟千年史》全書中最重要的基準年份,根據麥迪森的計算,1990年中國和日本的GDP,分別為2.1萬億、2.32萬億國際元,相差不足10%,而中日按匯率換算方式的1990年GDP,其實分別是0.39萬億美元和3.03萬億美元。兩種換算方式的差距高達近八倍。又例如,按《世界經濟千年史》的換算結果,1998年,中國、日本佔全球GDP的比例分別為11.5%和7.7%(注3),中國GDP已經是日本的1.5倍之多。但眾所周知,以當今通用的匯率換算方法計算,中國直到2010年,GDP才超過了日本。1998年時,中國與日本的GDP實際分別是10195億和38570億,中國僅為日本的26.4%。與麥迪森的估計相比,相差有六倍之多。

    顯而易見,兩種換算方式導致的統計差距之大,使得互相間的直接比較,完全失去了意義。而用麥迪森的購買力平價轉換系數,計算出的中國經濟規模,遠遠大於按匯率換算方式的結果。

    所謂“清朝GDP佔世界比例比現在高多了”,就是利用了一般人不瞭解,引用麥迪斯的相關研究結論,必須同時使用特定的前提與條件,而故意將其與平常使用的匯率換算方式相混淆,才編造出這種似是而非的謠傳。

  • 2 # 守著一份心意

    清朝後期的國民經濟並不弱,大多都是外華人統計和比較的,無論我們用實際匯率和平價購買力來計算清朝GDP都是世界第一,十九世紀的財富一部分都被西方列強掠奪去了,所以說有的時候GDP高低並不能代表人民都能安居樂業。

  • 3 # 看史界

    英國學者麥迪森的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確實提到過中國的GDP在1820年佔到世界經濟的比重為32.9%。但是GDP是現代的經濟概念,用它來做歷史研究不是太嚴謹。

    GDP世界第一併不代表當時中國的國力強盛,相反那時中國最多也就算個二流國家,因為中國是以自然經濟為主,以農業和少量的手工業為經濟結構的經濟體,而當時世界強國都進入了工業革命,以英國為例:1820年英國的GDP雖然只佔世界經濟比重的5.2%,但那時英國已進入蒸氣化時代,支柱產業是機械紡織業、鋼鐵等。

    GDP無法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貿易額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曾經有學者說中國是地大物博,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倘若是獅子,誇獎如何的肥大都是無妨的,倘若是一頭豬和一隻羊,肥大可不是好兆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杆的黑塔子盆景怎樣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