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妙而居士
-
2 # 失敗心理象牙塔
雪中送炭的感受,大過錦上添花,父母養育我們是一種保護責任,不斷滿足妳的需求,建立了信任跟信賴,變成習慣,所以不是沒感覺,是妳父母把妳慣壞了
-
3 # 人到中年的80後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忽視父母付出和照顧。一味的享受父母的寵愛。甚至把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情緒也向父母發洩。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生兒育女之後,才能體諒父母的難處,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所以要趁父母健在,多聯絡,多陪伴,多傾聽,老人要求並不多,只是希望兒女生活幸福,只是希望兒女多打打電話。所以請在繁忙的生活之餘,抽個三五分鐘,跟父母打個電話,發個小影片。這對於你來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對父母來說是他盼望已久的事情。不要留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
4 # 默默曉我心
對這個效應,我個人覺得像超限效應(馬克吐溫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相傳文學巨匠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在這位親舉的例子中,陌生人偶爾的幫助,會讓我感動,但是身邊的父母頻繁過強的關注(尤其在青春期)不僅不能引發感動,反而會引發逆反心理。
說到這,我身邊的家長,經常吐槽,與青春期孩子溝通難過客戶。
-
5 # 心元一
潛意識當中,每個人都是害怕孤獨的,每個人都不願意與整個社會分裂,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想要與世界“建立關聯”的渴望。
因為整個宇宙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誰都無法從這個整體當中獨立出來,任何“分離”的行為都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建立在這種想要建立“關聯”的慾望之上。對那些關聯程度比較低的人,我們總想加強這種關聯性,尤其是對那些我們判定為“有價值”的人,我們更想加強關聯。關聯的目的就是想獲取。
家庭成員之間,因為已經有非常緊密的關聯關係,所以我們基本不會再為這種關聯關係付出太多。而對那些關聯程度比較低的人,我們會願意付出更多,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更強的關聯。
不熟悉的人,其實就是關聯性較低的人。當他們給我們建立關聯的時候,我們當然更願意迴應。其目的,就是想加強關聯而已。尤其是那些幫助我們的人,他在我們的心中是被判定為“有價值”的人,我們當然會加倍重視。
以上是站在“關聯性”這個角度上的解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心理的慣性。
家庭成員之間的幫助,對我們來講已經司空見慣,對於已經習慣的事物,我們當然是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面對家人的幫助,我們可能是簡單的一句話就做出了表示。對方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
回覆列表
我們不應該仗著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而覺得理所應當甚至是肆無忌憚。人與人相處需要回應和回報,親情如此,友情如此,愛情亦如此。孝順永遠是最大的善良。
父母對孩子的是100%投入,等孩子大了,就會組建自己的家庭,等他們自己有了孩子,又會對他們的孩子付出,他們一家三口或者四口是一家人,而很少關愛到父母了,想想也挺心酸的
這一些,可能我們已經習慣了,就覺得是理所當然。父母可能有不靠譜的父母,但是他們生你養你就是對你最大的恩惠。我們可能會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業,沒有更多的時間再去兼顧我們的父母。但我還是覺得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他們的感恩和關懷,而不是一味的責備和埋怨。
現代社會,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我真的害怕以後的我們也變成這樣,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反思生活中的自己。只要你願意去做,一切都還來得及,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