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臺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臺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臺灣,十分驚恐。
他們把軍隊集中在臺灣(今臺灣東平地區)、赤嵌(今臺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臺灣城的聯絡。
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託”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託”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臺灣城的援軍。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
盤踞臺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臺,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臺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臺灣的統治。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背景
鄭軍議戰
1659年(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鄭軍元氣大傷,鄭成功感於清朝統治逐漸穩固,而鄭軍困守思明(廈門)孤島糧草匱乏,難以提供數萬大軍給養,開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據地以為整補。
1660年3月(永曆十四年春,清順治十七年),前荷蘭通事何斌(客家人),因與荷蘭人發生債務糾紛而逃到思明,向鄭成功鼓吹攻取臺灣 。他說:“臺灣沃野數千裡,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有焉。
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同時獻上臺灣地圖,講解原住民形勢,以及水路變化。何斌強調臺灣的糧食與軍用物資充足,貿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峽天險,每一項都是鄭軍迫切的需求,使鄭成功非常心動。但當時鄭軍正準備抵禦清將達素的進攻,因此攻臺之議被暫時擱置。
同年6月(五月),達素領兵數萬進攻廈門,鄭成功引誘對方在海上決戰,並加以擊退,重振軍威。
1661年2月(永曆十五年正月,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傳令大修船隻,聽令出征,並召集將領討論攻臺事宜。然而將領們對此計劃並不認同,雖不敢直言反對,但多面有難色。只有曾經到過臺灣的將領吳豪發言道:“風水不可,水土多病”,又說“港淺大船難進” 。
陳永華也同意馬信的意見。此時協理中軍戎政(軍事行政官)楊朝棟揣摩鄭成功的想法,發言表示支援攻臺,鄭成功聞言大喜,決議出兵 。
這是1661年3月漢人鄭成功徵臺攻荷的部將列表,順序引用來自《臺灣通志》的文治、武功、拓殖、延平王世家等章。該列表部分部將鎮守銅山,湄州,金門,廈門一併列出。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臺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臺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臺灣,十分驚恐。
他們把軍隊集中在臺灣(今臺灣東平地區)、赤嵌(今臺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臺灣城的聯絡。
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託”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託”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臺灣城的援軍。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
盤踞臺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臺,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臺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臺灣的統治。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背景
鄭軍議戰
1659年(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鄭軍元氣大傷,鄭成功感於清朝統治逐漸穩固,而鄭軍困守思明(廈門)孤島糧草匱乏,難以提供數萬大軍給養,開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據地以為整補。
1660年3月(永曆十四年春,清順治十七年),前荷蘭通事何斌(客家人),因與荷蘭人發生債務糾紛而逃到思明,向鄭成功鼓吹攻取臺灣 。他說:“臺灣沃野數千裡,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基隆、淡水,硝磺有焉。
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同時獻上臺灣地圖,講解原住民形勢,以及水路變化。何斌強調臺灣的糧食與軍用物資充足,貿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峽天險,每一項都是鄭軍迫切的需求,使鄭成功非常心動。但當時鄭軍正準備抵禦清將達素的進攻,因此攻臺之議被暫時擱置。
同年6月(五月),達素領兵數萬進攻廈門,鄭成功引誘對方在海上決戰,並加以擊退,重振軍威。
1661年2月(永曆十五年正月,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傳令大修船隻,聽令出征,並召集將領討論攻臺事宜。然而將領們對此計劃並不認同,雖不敢直言反對,但多面有難色。只有曾經到過臺灣的將領吳豪發言道:“風水不可,水土多病”,又說“港淺大船難進” 。
陳永華也同意馬信的意見。此時協理中軍戎政(軍事行政官)楊朝棟揣摩鄭成功的想法,發言表示支援攻臺,鄭成功聞言大喜,決議出兵 。
這是1661年3月漢人鄭成功徵臺攻荷的部將列表,順序引用來自《臺灣通志》的文治、武功、拓殖、延平王世家等章。該列表部分部將鎮守銅山,湄州,金門,廈門一併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