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官人想吃枇杷,命下人去辦。不料這個下人不知道枇杷,以為官人心血來潮想吃琵琶,就把琵琶噼了,煮了湯羹。故事不知見之於《笑府》還是《笑林廣記》記不起來了。不過,據說現在還真有一道菜叫「琵琶羹」的,是雞頭米、西米和椰奶的「三合一」,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意。
枇杷和琵琶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
前者是常綠小喬木,原產中國,長江以南栽培較多。後者為撥絃樂器之一,體半梨形,曲頸,四弦。戴假指甲彈奏,音域寬廣,常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這樣兩種名同音而實大異的東西何以常被牽扯在一起,甚至連頗有名頭的文人也會出錯,其故安在?其實說來簡單,蓋中國古代「枇杷」與「琵琶」可以通用。
請看《雅謔》中的一段記載:
「莫廷韓過袁履善先生,適村人獻枇杷果,帖書『琵琶』兩字。相與大笑。某令君續至,兩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為問,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這枇杷,只為當年識字差。』莫即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令君賞譽再三,遂定交。」這首七絕詼諧俚俗,近乎打油,然而平仄聲韻,中規中矩,剝去它挖苦嘲諷的「外殼」,實在是一首好詩。「令君賞譽再三」,我亦云然。
同樣的「雅謔」還見於明代蘇州大畫家沉周(石田)的故事。有一次,別人送枇杷給沉石田,來信中也將「枇杷」寫成「琵琶」,沉即作書答道:「承惠琵琶,開奩駭甚!聽之無聲,食之有味。乃知古來司馬淚於潯陽,明妃怨於塞上,皆為一啖之需耳!今後覓之,當於楊柳曉風、梧桐秋雨之際也。」沉石田老先生的短札典麗清雅,不失有明一代小品宗風,且連用兩典(白居易潯陽江頭夜聽琵琶與王昭君出塞途中怨彈琵琶),大概此公原想「幽」人一「默」,哪知反而授人笑柄,這是沉公所始料不及的。
上述兩則「雅謔」中計程車大夫和大畫家沉石田都肯定不能把「枇杷」寫成「琵琶」,不免苛求過甚,說得重一點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枇杷的得名是由於「其葉形似琵琶,故名」。而「琵琶」這樂器,專家考證乃昉自漢代,秦漢以前既無「枇杷」之名,亦無「琵琶」之器。後來,琵琶廣泛流行,併成了妓女的必備之物,因而,「琵琶」、「枇杷」與妓女便結上了不解之緣。沉石田所說的白居易「司馬淚於潯陽」的《琵琶行》固然傳誦至今,而同時代的元稹亦留下了「萬里橋邊女校書,琵琶花下閉門居」的詩句,因此,後來人們稱妓女居所為「枇杷門巷」,可「枇杷門巷」未必真的有可啖的枇杷,但肯定有「半遮面」的琵琶。還有,婦女改嫁,舊時稱為「琵琶別抱」,可見「枇杷」與「琵琶」自古以來便難捨難分,把「枇杷」寫成「琵琶」在古時是可通的。現代人當然不會把兩者溷用了。
從前有一個官人想吃枇杷,命下人去辦。不料這個下人不知道枇杷,以為官人心血來潮想吃琵琶,就把琵琶噼了,煮了湯羹。故事不知見之於《笑府》還是《笑林廣記》記不起來了。不過,據說現在還真有一道菜叫「琵琶羹」的,是雞頭米、西米和椰奶的「三合一」,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意。
枇杷和琵琶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
前者是常綠小喬木,原產中國,長江以南栽培較多。後者為撥絃樂器之一,體半梨形,曲頸,四弦。戴假指甲彈奏,音域寬廣,常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這樣兩種名同音而實大異的東西何以常被牽扯在一起,甚至連頗有名頭的文人也會出錯,其故安在?其實說來簡單,蓋中國古代「枇杷」與「琵琶」可以通用。
請看《雅謔》中的一段記載:
「莫廷韓過袁履善先生,適村人獻枇杷果,帖書『琵琶』兩字。相與大笑。某令君續至,兩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為問,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這枇杷,只為當年識字差。』莫即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令君賞譽再三,遂定交。」這首七絕詼諧俚俗,近乎打油,然而平仄聲韻,中規中矩,剝去它挖苦嘲諷的「外殼」,實在是一首好詩。「令君賞譽再三」,我亦云然。
同樣的「雅謔」還見於明代蘇州大畫家沉周(石田)的故事。有一次,別人送枇杷給沉石田,來信中也將「枇杷」寫成「琵琶」,沉即作書答道:「承惠琵琶,開奩駭甚!聽之無聲,食之有味。乃知古來司馬淚於潯陽,明妃怨於塞上,皆為一啖之需耳!今後覓之,當於楊柳曉風、梧桐秋雨之際也。」沉石田老先生的短札典麗清雅,不失有明一代小品宗風,且連用兩典(白居易潯陽江頭夜聽琵琶與王昭君出塞途中怨彈琵琶),大概此公原想「幽」人一「默」,哪知反而授人笑柄,這是沉公所始料不及的。
上述兩則「雅謔」中計程車大夫和大畫家沉石田都肯定不能把「枇杷」寫成「琵琶」,不免苛求過甚,說得重一點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枇杷的得名是由於「其葉形似琵琶,故名」。而「琵琶」這樂器,專家考證乃昉自漢代,秦漢以前既無「枇杷」之名,亦無「琵琶」之器。後來,琵琶廣泛流行,併成了妓女的必備之物,因而,「琵琶」、「枇杷」與妓女便結上了不解之緣。沉石田所說的白居易「司馬淚於潯陽」的《琵琶行》固然傳誦至今,而同時代的元稹亦留下了「萬里橋邊女校書,琵琶花下閉門居」的詩句,因此,後來人們稱妓女居所為「枇杷門巷」,可「枇杷門巷」未必真的有可啖的枇杷,但肯定有「半遮面」的琵琶。還有,婦女改嫁,舊時稱為「琵琶別抱」,可見「枇杷」與「琵琶」自古以來便難捨難分,把「枇杷」寫成「琵琶」在古時是可通的。現代人當然不會把兩者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