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
2 # 此箋
《滕王閣序》,最為膾炙人口的詩句,莫過於“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化用北周庾信在《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中的那句:“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雖然僅僅改動幾個字,卻意境全變。
庾信詩句中的“芝蓋”與“春旗”,皆為古代官吏出行的儀仗,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熟悉。全句讀下來,沒什麼特殊的意境,頂多讓讀者感覺到出行的威嚴與奢侈。而王勃改動之後,落霞,孤鶩,秋水,長天,皆是人們所熟悉的景物,勾連在一起,卻別有韻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所以千古流傳,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這句詩極其具有藝術畫面感,十分應景。這就像一幅關於滕王閣的國畫,夕陽西下,雲霞繚繞,孤鶩結伴飛過,秋水之上不斷泛起圈圈漣漪。
在夕陽雲霞的照耀之下,天高水長,雲影徘徊,伴著陣陣秋風,意境更顯高遠與遼闊。有富有動態的孤鶩齊飛、雲影徘徊,有極具靜態的湖光山色,雲霞水長。讀後如身臨其境,感受絕不是“搖落深知宋玉悲”,而是“我言秋日勝春朝”。如此富有畫面感的詩句,也能引起人的無限遐想。蒼茫大地,有那麼多美好的東西,有待我們去發現。茫茫塵世之間,或許我們也如孤鶩這般渺小,彷彿宇宙之中的塵埃。詩人或許也曾為功名利祿所困,也曾為懷才不遇所悲,但此刻滕王閣前的美景,足以令人樂以忘憂,豁然開朗。
這句詩,不僅僅是寫景,更融合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特質。不管有什麼艱難困苦,只要精神不倒,我們總能發現生活裡的真善美。就像這美景,這人間,萬物皆備於我矣。這樣的豪氣與豁達,才能寫出如此氣度不凡的詩句,千古流傳。
-
3 # 老吳177795020
王勃簡直是讀書厲害,這樣的文章現在也無有人寫的出來,不服都不行,,簡直不是才子,是天才中的天才,山頂中的頂頂,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句化用北周的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具體原作就不舉例了,因為二者差別在氣勢,王勃是把青少年的傲骨膽魄、胸懷展現無遺,而原作只是侷限於個人眼前所見的小情懷。
一大堆座上客,幾乎攬括當時當地的各路文人才士,只有王勃當仁不讓,寫下震撼全場的佳作,不僅HOLD全場,亦HOLD住了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