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克嘿嘿
-
2 # 汪醫生小課堂
有些人吃過飯就想大便,還有些人一緊張就想大便,嚴重點的一天要大便5,6次,每次大便的量較少,黏液較多,大便後感覺不適症狀緩解。但是去做腸鏡檢查卻並沒有發現有明顯異常,那麼可能是患了腸易激綜合徵(腹瀉型)。
吃過飯就得大便是怎麼回事?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很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造成的。腸易激綜合徵可以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4種,在中國以腹瀉型常見。腹瀉型患者表現為腸蠕動亢進,就像人們說的“直腸子”一樣,從進食到排便速度很快,這樣也就造成了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不良。
要想診斷這種疾病需要先排除器質性疾病,治療措施主要是對症處理。首先調整飲食,攝入溫和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敏感食物如咖啡和酒精。因為和情緒變化等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應注意心理疏導,適當予以鎮靜藥和抗抑鬱藥。止瀉藥和益生菌適用於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可以適當服用。
-
3 # 網路剿匪者
應該是腸易綜合症,此症隨時都會發生,主要原因有二點:關鍵是心情,其次是所處的環境。碰到心情不好、辦急事、緊張的時候就想上廁所,並且一上廁所出來的都是稀的或者帶點粘稠狀的。環境影響也是即時的,譬如你好好地坐在辦公室突然進來一抽著外菸的人,這種刺激的煙味會讓你突然想上廁所,或者你路過一個房間,裡面剛好有人在吃烤魚,那飄出來的烤魚味道在瞬間也會讓你突然想上廁所;這兩個例子讓你產生的症狀都是即時的,也就是說在你沒做好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碰到讓你不舒服的事情就會產生此類症狀,一旦適應了這個環境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解決此症靠藥物基本沒用,平時多運動,讓自己的心情放鬆,遇事不著急,萬一碰到了此種情況,忍一忍並及時換個環境,久而久之會慢慢改善。據說腸易綜合症患者年上升率堪比焦慮症,人的思想跟不上社會大環境的改變估計是主因。
-
4 # 熊熊生活也歡樂
如果你的習慣是飯後大便這就沒什麼擔心的,因為如果經常按照一個時間去排便,形成習慣之後就會按照這個時間點來排便了,算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是其他時間排便的習慣,再在飯後去大便,要麼吃太飽了,要麼就是你有腸易激惹綜合徵,這種綜合徵的表現就是:
①吃了飯就感覺要拉屎,如果在其他時間已經拉過了,那這次就是少少的,不成型的
②有時候有粘液泡沫
④屁非常多,聲音很響,但是不臭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個,首先是你的飲食,如果吃太多肥肉、辣的東西、或者刺激性的食物或者喝酒太多,會刺激到腸胃,出現這個問題。還有就是個人的原因,精神壓力大,失眠。
最後,可以適當放鬆,調節情緒對身體會更好。
回覆列表
一進食就有便意或伴有腹痛、腹瀉症狀,排便後緩解,這是腸易激惹綜合徵的一種較輕的表現。主要表現為精神刺激和飲食不當誘發的腹痛腹瀉症狀,嚴重時每天排便3-5次,有時會有黏液,但不會出現膿血便的情況。雖然這種症狀可以長期反覆發作,但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和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這種腸易激惹綜合徵的發生與腸道對食物刺激和容積改變的敏感性增強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引起。還有就是長期的精神抑鬱、緊張、焦慮、失眠、神經衰弱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誘發和加重症狀的反覆發作。另外,進食高脂肪的肥肉、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及喝酒也會誘發這種症狀的反覆發作。
對於腸易激惹綜合徵的治療和預防,首先要避免進食可以誘發的飲食,在應用匹維溴胺、洛哌丁胺等藥物治療的同時適當應用如阿米替林、帕羅西丁、谷維素等抗抑鬱藥有助於症狀改善,也可以減少復發。總之,腸易激惹綜合徵症狀的發生與個人的精神狀態關係密切,所以說,在平時生活中保持樂觀的心態、作息規律、避免生氣及焦慮,有時候比藥物治療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