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思維習慣與方法

    高中學生,如何才能成為前1%的學霸?學校不同,其含金量是不一樣的,沒有可比性。若在全省考生前1%,則含金量非常高。前1%在全國任何一個省市,都能考入985高校,985高校僅僅有39所,而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其中本科院校一共有1243所。近幾年高考,985高校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僅僅1%多一點點,錄取率高的天津、北京、上海,也僅5%多一點,可見難度之大。

    因此, 成為前1%,稱其為學霸一點都不過分!

    如何成為前1%的學霸?很多文章給出的大都是做好哪些環節,及其重要性,但每個環節,具體怎麼做才是最有效的,卻很少提及,這恰是家長和學生最需要了解的。

    筆者曾經回答了《怎樣才能在尖子班立足》一文,重點回答了常規外的因素,本次主要圍繞常規問題中“非常規”做法,如果學生在常規中做到這些“非常規”,做不成學霸倒是很難的。

    1 如何聽課?這貌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大有學問,既然要成學霸,基礎自然不錯。學霸會重點做好兩點:一是重點聽老師講的,但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和方法,特別是課本中沒有的;二是要不斷思考問題的產生、發展及應用,且達到深度理解。

    2 如何記筆記?學霸記筆記不是什麼都記,他會選擇性地記,特別是重點難點,及老師補充的內容;二是邊記邊去思考,絕大部分學生不會這麼做,記就是記,不會邊記邊想,而想才是更重要的;三是把自己的心得感悟隨時記下來。

    3 老師講的問題不會怎麼辦?學霸既不是抄答案,也不是趕緊做一遍,而是先梳理,把問題深度理解,想通、想透,直到自己能講出來,然後整理,再抽空時不時回看、沉澱!

    4 做題時應該想什麼?絕大多數學生做題時,結合題意,開始做題,想到哪做到哪。學霸的做法是:先去思考題目考查什麼,命題人如何想的,考查的知識有何聯絡,然後入手。長期下去,你會一看到題目,就會知道出題人考查的用意,即使有隱含條件,也極易挖掘出來的。只有極少部分學生是這樣思考的,學霸也是從這部分學生中產生的。

    5 知識框架是怎樣形成的?絕大部分學生根據思維導圖按部就班,從頭到尾把一個模組的知識點記住,能做到這些已經不錯了。學霸的正確做法是:抓住關鍵知識點,由關鍵知識點,把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知識網路。這樣的好處是知識不再是單一的,彼此孤立的。

    6 透過知識點看什麼?絕大多數學生,看書或者複習基礎知識時,看到某個知識點,就是看看它的內容記住了沒有。學霸的做法是:這個知識點對應的題目是什麼?這些題目是如何變化的?這個知識點是怎麼來的?跟它有聯絡的知識點還有哪些?

    如果你是家長,你可以向孩子提出這六個常規問題,看看他是怎麼做的?如果你是學生,你可以對照下自己的做法,你能做到幾點?不是想到,而是真正做到!

    如果學習常規中,能真正理解且能做到這六點,做不成學霸都難!

  • 2 # 鱷魚的可能

    首先你得️學霸的天賦。沒天賦還是算了吧。比如我們凡人,再努力能看懂相對論不?看不懂的,別說發明它了。又比如黎曼定理,你再勤奮可能也看不懂。

    為什麼我們很多書都強調勤奮?因為確實要強調,不然大家都等天賦了。

    但是勤奮只能讓你到塔中間,到不了塔尖。也就是上限是由天賦決定的。

    學霸就是塔尖的。有人不服,你說的那些都是高深的,好吧,來個簡單的,比如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填空題,你去看答案,我敢說80%的人答案都看不懂。再說個簡單的,大家都練過字,但是實踐上有幾個字能寫的好看的,其實寫字這玩意也需要一定天賦的,有人稍微練下就好看,你狠練還是個醜。還有彈鋼琴,甚至打遊戲都需要天賦。為啥人族就flash能玩轉猥瑣流,為啥拳皇小孩這牛,但是小孩打街霸就差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人們津津樂道的娛樂圈女神部分是八九十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