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576815935671
-
2 # 伯平0909
在《證券法》、《刑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全修改的時候,參與股市投資者要慎重,畢竟違法行為的上市公司處罰太輕,致使不少上市公司弄虛做假、審計公司又助紂為虐,這樣問題重重的市場,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只有輸錢的份。
-
3 # 海龜財經
創業板首例“被借殼”就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導致員工“背鍋”,遭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可見作為上市公司不僅法律觀念淡薄,而且不注重企業社會形象,沒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敢,據公告稱,監管層認定公司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員工遭受損失,股東遭受損失,給市場也抹黑了。對這些案例,監管層應該嚴加懲辦,加大賠付力度。
今年8越9日,公司公告稱,關於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的公告。
我們翻看之前的公告大致知道,公司說跟重組訊息,後面又終止了該計劃,監管層認定公司在資訊紕漏上違規違法。那麼,我們可以設想以下,公司為什麼要違規披露資訊呢,首先來看市場的反映,即公司股價走勢,如下圖(月線圖),顯然,股價說明了一切,連續幾個月,資金連續流出。
其中,在7月10日收盤後,停牌,7月25日復牌漲停,26日漲停,29日跌停。這就是市場對公司所謂重組的最好反饋。
吉藥控股,在2014年初從原雙龍股份重組過來,連續拉了八九個漲停,然而僅僅是在牛市的時候,靠跟市場的情緒,靠講故事的能力,最高衝到了17元多的高位,而後面就一路震盪走低,如今接近到了2014年初重組時的位置。
從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很多公司打著業績承諾的幌子、員工股權激勵的大旗、以此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可上市後,企業負責人就忘了初衷,忘了發展目標,而只顧眼前利益,總想著走小路,不求務實,玩套路,結果恰得其反,不僅讓公司利益受損,而且企業員工利益受損,企業社會形象和社會責任盡失。
如何才能淨化市場,促進市場穩健、健康長遠地發展呢?這方面得學習一下成熟的資本市場。
一是要嚴厲打擊內幕交易,促進公平公開和公正。
目前,我們的市場內幕交易不時發生,各種利益關係複雜,內部人往往有資訊優勢,從而很容易獲得有利機會,在資本運作上謀利。而目前對內幕交易的處罰力度不夠,不足以震懾違法違規者,要讓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二是要嚴厲打擊證券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促進市場生態環境健康。
吉藥控股,就帶有明顯的欺詐性質,造假性質。對於這類違法違規行為,應該罰得他們傾家蕩產,執行集體訴訟制度,加大刑罰懲處力度,讓那些只顧圈錢的不良企業對資本市場敬而遠之,不敢造假、違法,只有這樣才能為市場生態環境作出積極動能。
綜上所述,創業板首例“被借殼”就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導致員工“背鍋”,遭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是企業的損失、員工的損失、是股東的損失,是監管層不作為的表現,為此應該加大懲戒處罰力度,淨化市場環境,如此以來,資本市場的明天才能更加燦爛。
-
4 # 蟄冬至
既然創業板已經開了口子,允許借殼重組上市,那出現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了。所以,這只是首例,絕不會是個案;就看想不想,要不要動真格咯。
眼下排隊等候稽核首發的企業,已再次形成了堰塞湖。如果繼續遲遲輪不上,那肯定又得考慮走捷徑了。正好,今年的創業板規則大修,開始放行借殼,支援重組,那招蜂引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類似申通這樣的一殼數賣現象,遲早也會在創業板輪番上演。反正各方都有利可圖,至於誰來買單,日後會否暴雷,那就不重要了。
既不入刑,又無重罰,只要幹上一票,一輩子都花不完,這樣的好事,誰不想嘗試一下。吉藥只是吃相太難看,總有高人會技高一籌的;好戲還在後頭,端上板凳慢慢看唄!
回覆列表
殼在今後市場上,應永遠不再出現,大浪滔沙,這是發展前進的規律,背上殼去前進,殼總是負擔。讓新企業輕裝上陣,方能再現下個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