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斐銘nl

    高平陵之變使得司馬氏完全控制了魏國朝政,而後司馬懿之孫司馬炎代魏建晉,公元280年,晉滅東吳,統一天下。但好景不長,痴呆皇帝司馬衷昏庸無能致使八王之亂的發生,少數民族乘機滅亡西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自此到北魏建立之前北方一直處於分裂割據狀態。

    而南方剛剛建立的東晉根基不穩,很快被大將劉裕的劉宋王朝取代,南方經歷了宋齊樑陳四個朝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朝時期。此時飽受戰亂的的百姓,希望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英主,統一天下,結束這種分裂割據的局面。

    這個任務留給了他的部下楊堅,公元581年楊堅代周建隋,公元589年滅亡南陳,自此楊堅結束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狀態,迎合了大一統時代的到來。但天不遂人願,隋煬帝楊光三徵高麗,勞民傷財,加之建造大運河供自己去揚州享樂,最終激起民憤,各地紛紛揭竿而起,隋朝滅亡,國祚37年。

    一政變奪位,統一天下

    楊堅是北周貴族隋國公楊忠之子,傳說出生時紫氣充庭具有帝王之相。公元568年,楊忠病死,楊堅承繼隋國公之位,使他開始進入宇文邕的眼線,宇文邕很器重他,甚至還把他的女兒楊麗華立為太子妃。

    但這一切都沒能都沒能抵制住楊堅稱帝的野心,宇文邕死後,楊堅開始一步步壯大,終於在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公元588年,楊堅派晉王楊廣,楊素,楊俊領三路大軍,共計五十一萬人大舉伐陳,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官兵紛紛倒戈。公元589年,大將韓擒虎攻入建康城,陳國滅亡,隋帝國完成了歷史性統一。

    二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髮展

    楊堅建立隋朝後,沒有貪於享樂,而是把目標放在發展國家方面,在楊堅的文治武功下,隋朝得到了歷史性發展。

    政治上設立三省六部制,進一步將宰相權力一分為三,加強了君主專制,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地方是將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使政令下達更快,加強了中央集權,避免了封建割據的再次出現。

    經濟上減輕農民稅負,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倡節儉,打擊貪腐,為開皇之制奠定了基礎。

    三苛政暴政,短命而亡

    楊堅一輩子文治武功,卻做了一件毀掉大隋江山的事情,他不改立楊廣為太子。

    楊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楊廣,好大喜功的他,為了促進南北經濟發展,大肆徵調民夫,修築大運河,使得各地怨聲載道。

    他還想比肩秦皇漢武,三徵高麗,除了一次徹底戰敗,其他兩次卻不了了之了。楊廣的一意孤行使得民聲載道,他還洋洋得意準備去江南遊玩,最終葬命與揚州。

    綜上所述,水亦載舟,亦可覆舟,順民心楊堅取得成功,逆天道楊廣自取滅亡。

  • 2 # 嶽嶽講故事

    前秦,苻堅。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太平盛世,也有混沌不堪的時候。

    而這個南北朝時代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亂世。所謂亂世出豪傑,一大批抱有夢想與抱負的人在這個時代閃閃發光。都想擁有自己的盛世王朝。只有少數人能做到。但他做到了。

    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陽臨渭(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政治家、軍事家。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

    容顏瓖偉,雅量瑰姿。苻堅自小崇尚漢文化,七歲便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年僅十三歲任龍驤將軍,十五歲進封東海王。在位時期,先是誅殺暴君苻生,自降帝號為天王,後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開創五胡十六國唯一治世,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當災荒來臨時,苻堅便親自協助百姓耕地,又打擊地主豪強,權貴中有戕害百姓的,都被下令處死,減免受災地區的賦稅,禁止皇家的鋪張浪費,百姓對苻堅十分地愛戴。前秦國力日漸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諸國,成功統一北方,結束自西晉以來北方軍閥混戰的局面,攻佔東晉的蜀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在統一北方、巴蜀的過程中,苻堅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他先後打敗了,前燕,大將軍慕容垂投降。前仇池,前涼,後又北取代國。完成了真正取代北方的大業,當時北方的土地面積,比當時司馬家族司馬炎當政的輝煌時期的土地面積還要大。現在他就差一個東晉沒有攻佔下來,打下東晉他就要完成統一國家的夢想。但最親近的謀士王猛去世了。他的左膀右臂少了一位。而且當時的朝中大臣不同意出兵,因為現在頻繁打仗已經引起民憤。在不重新整頓,對戰爭不利。但苻堅過於著急成功,被前幾次的成功喜悅衝昏了頭腦。

    建元十九年,揮師南伐,發動淝水之戰,意圖消滅東晉,一統天下。最終敗給東晉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陷入混亂局面。

    這就是謝安指揮的著名戰爭淝水之戰。以少數兵力打敗了苻堅揮師東下的百萬大軍。後人至今也不理解是怎麼贏的,可能苻堅不佔天時地利人和吧。

    經過此次戰爭,苻堅的大秦帝國,遭受了巨大打擊,內部矛盾瞬間激發。從前的強盛一復不返。後來被內部的自己人姚萇所滅。

  • 3 # 奇正兵馬指揮使

    這樣的國家有很多,拿中國來說,大一統的國家有秦國,晉國,隋國!大分裂時期更是數不勝數,五胡十六國時期基本上大多數都是這樣,後來的五代十國也是的!

  • 4 # 胡瑞嵐298

    外國有: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一路向東殺至印度,人亡國分;奧斯曼,幾乎吞併西亞、北非、南歐,英法強大以及俄羅斯對它打擊,殖民國家紛紛獨立,若非凱末爾在幾乎全滅;納粹德國,高峰期佔領歐洲大陸與北非,兵敗後僅剩30多萬平方公里;大日本帝國,高峰期佔頜民國東部與東南亞地區,投降後僅剩四島!中國有:秦朝,公元前221年統一,公元前208年被滅;晉朝,公元280年統一,公元302年五胡亂華而亡,後司馬睿逃至南京建東晉;隋朝,公元581年建大隋,公元616年楊廣被殺隋亡!

  • 5 # 千年蟲1672

    隋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談到歷史,從教科書上,還是坊間,人們總是忘不了大唐王朝。其實,唐朝的一切輝煌,都是在繼承了大隋的遺產上實現的。照現今的話說,唐朝就是一個沒有敗家,還有所作為的富二代。為什麼這麼說,隋朝制定的各種典章制度,唐朝全部照搬了,隋朝短短時間積累的糧食與財富,唐朝幾十年才用完,隋朝的一些大工程,如大運河等等,唐朝是受益方。如果把隋唐比喻田徑運動員的話,隋朝一定是短跑世界冠軍,而唐朝只能是一個還算優秀的長跑選手。在極短的時間裡,極短的里程中,隋朝爆發出了最大的能量,發出了最耀眼的光茫。隋文帝楊堅是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儘管時間短暫,隋朝仍不失為中國最輝煌的王朝之一。

  • 6 # 張傑談史

    我看了一下各位答主的回答,好像沒有見到有人提到提格蘭二世時期的阿爾塔什斯王朝,其實也是符合題主的這個定義,所以本人也就提一提。

    其實阿爾塔什斯王朝是亞美尼亞人的王朝,亞美尼亞人歷史悠久,但是我們大概記起來,好像亞美尼亞人都被外族統治著,比如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人和後來的奧斯曼土耳其。也正是在奧斯曼土耳其時期,還發生了著名的亞美尼亞大屠殺,當然這個不是本回答要提到的內容。

    亞美尼亞人一度很強勢,就是這個阿爾塔什斯王朝,這個王朝呢,公元前190年建立,但是百年間都是很小的存在。直到提格蘭二世在位的時候,可以了。亞美尼亞逐漸發展成為當時西亞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疆域從裡海、地中海一帶一直綿延到埃及。他在位時間為公元前95到公元前65年,也就三十年。

    提格蘭二世死了之後,這個王朝就開始風雨飄搖了。到公元1年,被羅馬帝國和帕提亞帝國合作滅掉了!

  • 7 # 青言論史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強大、統一而長久的國家,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是一個長期的現象。實際上,速興驟亡的帝國可能才是歷史的常態。下面就由我來帶領您穿越歷史的塵埃,去探索那些迅速崛起而又驟然衰亡的國家——

  • 8 # 東龍十八子

    是秦朝。隋朝。元朝。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衡量制,威震八方!行霸天下!

    隋朝,文帝楊堅江山一統,國家安定繁榮,“開皇之治",煬帝修挖了京杭大運河

    元朝,成吉思汗。草原鐵騎威風凜凜,席捲歐亞大陸。稱雄世界,橫掃千軍!

    可惜這三個朝代都是虎頭蛇尾。命不長久!但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都是極其深遠的。功不可沒!

  • 9 # 曉書齋

    歷史上真正強大的而又轉瞬間消亡的大帝國有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前323),秦帝國(前221-前207),隋帝國(581-619)。亞歷山大帝國瓦解是因亞歷山大早逝,帝國被將領一分為三,秦隋帝國均是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中國歷史上一統天下,以滅亡的速度論,最快的是秦,隋煬帝治國是公元604-公元618年,尚有十四年,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去世,秦滅國竟在公元前207年,僅僅三年而已,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有千古一帝之稱的秦始皇,他的帝國為什麼會迅速崩潰?

    一立國不正,以防民為治國主張

    為什麼說秦帝國立國不正呢?西漢賈宜的《過秦論》總結的非常好。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拆毀六國的長城和城池要塞,這是為了防止六國貴族復辟。然後把民間的兵刃武器全部進行嚴格管制,這是解除民間的武裝力量,同時又加固城防和要塞,派重兵把守。以上種種都是防民之手段,為了消滅國家的反對者,以軍事管制為手段,削弱民間力量為指導思想。

    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修築馳道,疏通河流,這些舉措無疑提高了政府行政辦事的效率,同時也強化了政府調兵速度。並把天下富戶都遷居咸陽,進行控制,也就是對有錢的人進行人身控制。又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對那些“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的讀書人進行嚴格管控,通過焚書,進行思想上的專制,把那些談詩論書的人進行斬首,對那些以古非今的人進行滅族。以上種種可以看出秦始皇的主張是軍事上常備不懈,以時時鎮壓反對派,思想上進行禁錮,經濟上對富戶進行監視。這就導致這樣一個局面,民間無錢,無兵器,無知識精英,無險川要塞,而時刻面對國家的軍隊的戒備和郡國體制下的什五之法的監督。這樣的治民思想,是把人民當作敵人,一旦國家的敵人(六國)消滅了,六國的人民也被當成了敵人,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長久。

    二秦之苛政

    秦之苛政是從商鞅變法開始的,商鞅變法以強國弱民為施政之策。認為百姓越貧窮,就會越看重國家的獎賞,就越容易被國家所驅使,百姓越富有,就會越不重視國家的獎賞,如果國家的獎賞都不足以驅動百姓,就無人為國家效命,國家就會衰弱。所以從商鞅開始,秦國獎勵耕戰,而又重稅,重刑,尊爵,厚賞。

    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 《商君書》

    通過這些舉措,把百姓納入到國家的耕戰體系中,因此秦國民貧而國富,國富就可以用重賞誘民,比如軍功軍爵制。商鞅的這種體系一直為秦國曆代君主所繼承,自然到秦始皇的時候這種高壓體制依舊在進行運轉。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呢?用一句話說就是變本加厲。一時間上林苑,阿房宮,驪山墓等浩大的國家工程上馬,僅阿房宮和驪山墓工程動用刑犯就多達70多萬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也對徵用民夫有過說明。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阿房宮賦》

    秦始皇更是修馳道,去險阻,決川防,銷兵器,徵百越,築長城等等。在這些豐功偉績中又不知道有多少白骨鑄就了君王的偉業。班固說秦始皇兼併天下收泰半之賦,也就是說收的稅佔一個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二,這還不算,還有百姓承擔戍衛之責,以至於男子雖然盡力耕戰依舊吃不飽,女子盡力紡織依舊沒有衣服穿。

    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發閭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猶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內愁怨,遂用潰畔。《漢書》

    三嚴刑峻法

    秦法嚴苛,可以從兩個方面看,一是刑罰的人數,二是刑法的殘酷程度。秦始皇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使用的勞工居然是七十萬犯人,可以想見秦法的打擊力度有多大。西漢桓寬謂,“秦法繁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

    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 《始皇本紀》

    秦法不僅打擊面大,還極為嚴酷,以至於犯法而死的人,都是一個接一個,百姓被恐嚇的噤若寒蟬。

    趙高以峻文決罪於內,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死者相枕蓆,刑者相望,百姓側目重足,不寒而慄。 《鹽鐵論 周秦》

    秦國的死刑有十種,執行死刑的手段極其殘忍,這十種刑罰分別是,棄市(在集市斬殺),戮(先用痛苦的刑罰羞辱,然後斬殺),磔(分屍),腰斬(從腰中間斬斷);車裂(商鞅);坑(活埋);定殺(投水淹死),梟首(斬首,並懸掛首級),族刑(滅三族),具五刑(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落其骨肉於市。其誹謗署詛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可以想見這些刑法不僅殘暴而且極其恐怖。

    秦雖然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帝國,由於極為殘暴的統治和高壓政策,在經濟上課以重稅,在政治上以防民為手段,治理上實行嚴刑峻法,在民力上更是取之不厭,才會在秦始皇死後三年而亡。天下苦秦久矣,秦焉得不速亡呢?

    (本文完)

  • 10 # 鳥言夷面

    晉朝

    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新政權,改國號為晉, 定都洛陽。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漢之戰,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魏軍相持。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不戰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投降鍾會,後兵變不成,自刎而死,蜀漢滅亡。

    公元279年,晉軍開始發動滅吳之戰,20萬晉軍直撲東吳,沿江東下,直搗吳軍都城建業。吳主孫皓忙命丞相張悌統率主力渡江北上,迎擊王渾,結果沿江東下的晉軍乘機攻佔了建業。孫皓出降,孫吳滅亡。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併入晉國版圖。三國鼎立的局面結束了。司馬炎統一了全國,結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西安)。

    隋文帝於隋與突厥之戰勝利後,開皇七年(587年)十月廢除西樑。次年發動滅陳戰爭,隋文帝命晉王楊廣為行軍元帥、秦王楊俊、河清公楊素為副帥、高熲為參謀、王韶為司馬,兵分八路攻南朝陳。

    開皇九年(589年)二月,隋軍攻入建康,俘陳後主,陳亡。開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冼夫人率眾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國統一。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駕崩。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開疆闢土,經營西域,對四周展開徵討,擴大了隋朝版圖。 但與此同時,隋王朝政治腐敗,"官吏貪殘,因緣侵漁",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反抗已經不可避免了。

    義寧二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擁立隋煬帝侄子楊浩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殺楊浩自行稱帝,國號許。

  • 11 # 八百里加急

    可有人想到過後唐?

    就是小時候看電影《十三太保》中那個獨眼龍晉王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建立的王朝。這個王朝有多牛逼,它曾有機會結束唐朝末年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重新統一天下,然而它卻只存在了短短十四年。

    史載,東接海濱,西括隴右,北帶長城,南至嶺南。約有今河南、陝西、山西、寧夏、北京、天津、山東、湖南、湖北等省市,河北省張家口以南地區,四川省岷江、大渡河以東地區,甘肅省東部,貴州北部,江蘇省徐州地區,安徽省西北部、廣東省北部以及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西南部。

    可以說基本已經快要統一全國了,剩下那些南方小政權基本不經打,按當時後唐的實力,暴力加恐嚇,估計用不了一年就能全部拿下。可就在這時候,它出問題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它的統一大業半途而廢來了呢?這裡就不得不從這個王朝的發家史掰扯掰扯。

    1.起於藩鎮,首席CEO是亂世梟雄

    話說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昔日強盛一時的唐帝國自從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後,除了中間偶爾的幾次迴光返照,中央朝廷從此是一蹶不振,地方藩鎮卻日益坐大,各節度使手握地方兵權整日耀武揚威,動不動就跟政府掰手腕。又遇上中原大旱,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一路攻城陷地,直搗長安,嚇得皇帝從北到南四處流浪,一邊號令天下藩鎮勤王,各藩鎮由是更加做大,彼此征戰不休。經過多年混戰,中國北方主要剩下了兩大軍閥。一個是朱溫控制的中原地區(今河南大部),他殺掉唐昭宗,在河南開封建立了後梁;另一個則是出身沙陀部酋長的李克用,繼續沿用唐朝的國號。

    李克用是沙坨族人,自十三歲起跟隨其父領兵,先討亂臣龐勳,再滅賊寇黃巢,因收復京師長安有功被封河東節度使,治太原府。大順二年(公元891年),受封晉王,建立晉國。隨後以河東為根據地,南征北伐,佔據北方大部領土,後因被篡唐的朱溫視為威脅,在上源驛刺殺李克用,李克用在眾將浴血保護下殺出重圍,從此和朱溫不共戴天。

    公元904年,朱溫殺害唐昭宗後自立為帝,907年,朱溫派大將康懷英率十萬大軍進攻河東重鎮潞州,又聯絡北面的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想兩面夾擊晉陽,使李克用首尾不能相顧,想一舉擊敗他。李克用親赴契丹,說服老阿不要出兵。阿保機被李克用英氣所逼答應了他並與李克用拜為兄弟。但令老李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剛返回晉陽,阿保機就翻臉不認人,投靠了朱溫。李克用大怒,頭上毒瘡迸裂,病勢危急。

    2.後繼有人,虎父無犬子

    臨終之際李克用把王位傳給獨子李存勖,泣血囑託道:“我死後你為晉軍之主,我要囑託你三件事,你需盡力完成方可告慰我在天之靈。他令人取來三支帶血的箭鏃,把他交到李存勖手上,哀告之曰:“樑的朱溫是我的世仇,不殺此人我死不瞑目;幽州劉仁恭、劉守光這狗爺倆當年都是跟著我混的,是我把他們扶上今天這個位置,而契丹的耶律阿保機這個混蛋,曾經和我約為兄弟,這些人都先後背叛我投了朱溫;今天給你這三支箭,你不要忘了老子的志向,將來給我滅了他們,我在天之靈方會瞑目。”(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他果然不忘父親囑託,把三支箭收藏在祖廟裡。此後每出兵,就先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支箭,用錦囊盛著,揹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參考歐陽修《伶官傳序》)

    憑著這股意氣,李存勖果然先後覆滅後梁、擒殺劉仁恭、打敗耶律阿保機,統一黃河流域以北。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後唐。

    後唐在五代十國中疆域之廣。“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時樑晉吳蜀四分天下,後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可以說,當此之時,只要李存勖振臂一呼,再接再厲,結束唐朝滅亡後天下割據的紛亂局面,重新統一天下已是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存勖不幹了。

    3.寵幸伶人,英雄忽然變狗熊

    李存勖覺得他已經完成了他父親給他的囑託,開始意志消沉,耽於國是,尤其是寵幸伶人,也就是戲子,還時常與伶人同臺演出,並起藝名“李天下”,中國歷史上宦官干政大家聽過不少,可曾聽過戲子干政的,就是這傢伙創造的記錄。

    同光三年(926年)九月,莊宗命人伐蜀意圖統一天下,幾個月時間,前蜀滅亡,次年屬下一個叫皇甫暉的煽動叛亂,李存勖派遣他爹在時的大太保李嗣源帶兵平叛,受到打壓的李嗣源卻在亂兵擁戴下稱帝,並殺回洛陽。可憐的李存勖親自率兵迎戰,中箭身亡。李嗣源入主後唐,局勢總算穩了下來,然而後唐王朝經過種種折騰已是疲憊不堪,期間雖偶有中興也不過是迴光返照,一天不如一天。

    最終在各派勢力的相互征伐下,後唐繼續陷入和唐朝末年一樣的各種混戰,一個強盛一時的王朝就此滅亡,它在歷史上最大的功績也不過是推動了全國的統一程序,實在是可悲可嘆。

  • 12 # 豈容青史盡成烣

    在人類歷史上,政權淪亡就像“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樣,許多政權的統治者殘酷地剝削、加重壓迫人民的措施政策,正所謂“暴政猛於虎”而引起連續的農民起義戰爭,導致政權迅速崩坍瓦解。這其中就有眾所周知的秦王朝。

    1,秦朝(前221—前207)國祚15年

    我相信很多年青人在讀到秦國孝公商鞅變法的熱血執著,又到後來秦朝始皇帝一掃六國的豪邁情懷,那絕對是相當看好秦朝的前景,就如同現代的一個剛剛上市的公司,像投資人股東般的欣賞眼神,投向秦朝,正如“稚鳥初啼,且向朝陽”,其前景如“前途似海,如日方長”。像漢朝四百年振宇華夏,像唐朝那樣足夠影響整個東西亞,還有明朝眾多的東南藩國,說不定還能超越後面的這些晚輩。

    但結果始終令人扼腕嘆息的是,秦朝迅速統一後,又在15年之間,因種種原因,迅速崩塌瓦解滅亡,這個局面頗有點戲劇性了,讓人心臟陡然上下。

    2,曹魏(220年12月 —265年12月)國祚45年

    曹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為遼闊的國家,人口也是最多的國家。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和資料

    3,前秦(350-394)國祚43年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秦 ,由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號稱三秦王,又於352年苻健稱帝號,定都長安,國號“大秦”。因其所聚之地為戰國時秦國故地,故以此為國號。前秦之稱最早見於《十六國春秋》,後世的文史學家,因區別於其它以“秦”的國號政權,史稱“苻秦”

    值得一說的是,自370年起,前秦先後滅亡前燕、前涼、和代國,當時的北韓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也都皆受前秦的冊封,一度稱雄於當時的中國北方,兵鋒直指南方的東晉王朝,隱隱有一統華夏的雄心壯志。

    後來前秦苻堅向東晉發起統一戰爭,集結北方八十萬軍隊,誓師南下,於著名的淝水被東晉謝安所率領的八萬北府兵打敗,自此前秦一橛不振,直到內亂亡國,共歷七主,享國43年。

  • 13 # 鼎玉軒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典型的朝代,第一個是大秦朝,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秦始皇建立秦朝時是多麼的風光,掃除六合,一統寰宇,外抵匈奴,內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然後重用趙高這個宦官,篡改遺詔,讓胡亥登基,導致大秦帝國迅速瓦解,第二個就是大隋朝,隋文帝接受北周的禪讓,建立大隋,攻滅其他國家,建立大一統的國家,並且開創了開皇之治,無奈到了隋煬帝,好大喜功,大興土木,又三徵高麗,導致國力下降,又徵調民夫,加重賦稅,導致農民起義遍地,大隋朝也就這麼結束了。第三個是大元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金戈鐵馬,佔領了大部分的亞歐大陸,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大一統的元朝,可是蒙古族接受漢人文化速度太慢,內部紛爭不斷,對中國的人民也分了四種等級,激化了尖銳的民族矛盾和官民矛盾,所以南方開始了紅巾軍起義,一發不可收拾,只有九十餘年就滅國了。所以朝代不僅要有聖君,還要制定適合民眾的政策,要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長治久安,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14 # 小超老師

    加關注,不迷路!

    按照歷史發展的規律,王朝和人一樣,應該初生、成長、巔峰、衰落、滅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初生時候,力量最為薄弱,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國力漸漸強盛,然後出現一到兩個盛世,再出現幾個敗家子折騰一下,國力開始衰退,民怨開始沸騰,最終被人推翻,這個過程,長的有將近800年,短的,只有40天。

    可是,要說到開國實力強橫,極短時間滅亡的國家,當之無愧秦和隋。

    一、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來諸侯割據,戰亂的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在統一六國以後,秦始皇並沒有停下攻伐的腳步,派蒙恬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從匈奴手中收回“河南地”,派遣幾十萬勞工修建萬里長城抵禦遊牧民族侵襲,為了消滅盤踞在南方的越人和開發邊疆,秦始皇派了50萬大軍南下,為了解決大軍補給運輸問題,順道開了個運河——靈渠。這一樁樁一件件,即使放在現在,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要是沒點家底,秦始皇敢這麼折騰麼?當然, 和普遍規律不同的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豐功偉績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父親爺爺以及太爺爺的共同努力之上,終於讓秦國從一個諸侯國搖身一變成為大一統的帝國。秦始皇自好始皇帝,本想著大秦江山萬萬年,贏家子孫世代稱帝,可惜好景不長,二世而亡。

    二、隋朝

    和嬴政一樣,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也不是個白手起家的農民出身,楊堅出自關中高門弘農楊氏,世代為官,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官X代,他的父親楊忠跟隨北周文帝宇文泰起義關西,官至柱國、大司空,封隨國公。死後追贈太保。周武帝宇文邕死後,太子宇文贇即位。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此時的楊堅不僅是國丈,還是柱國大將軍、大司馬。接著又官任大後丞、右司武,很快轉任大前疑,反正就是很牛X的領導幹部,周宣帝每次外出巡幸,都讓楊堅在朝內留守,按照現在的話說,常務副總理。到後來,周宣帝病危,  楊堅令人偽造遺詔,輔佐朝政。再後來,輔佐也不過癮,乾脆想辦法讓北周靜帝下詔禪讓,自己再演足了辭而不受的戲碼以後,宣佈稱帝,並且害死了禪位與他的北周靜帝。

    所以,隋朝的立國並沒有經歷大的社會動盪,沒有過多的流血衝突,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其樂融融,喜氣洋洋。所以,隋朝儲存了北周的強盛國力,或者說,隋朝的立國和其他朝代不一樣,並非通過暴力手段推翻了前王朝,而是竊取了前王朝。

    文帝楊堅開局就抓了一把好牌,隋朝開國後,全國戶數首次突破九百萬戶。外加全國推廣的均田制,兵強馬壯的府兵,周邊四夷拜服的威猛。大隋王朝,就似一個能量飽滿的巨人,朝著接下來數百年的國運大踏步前進。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樣的強大帝國開啟了倒計時,時間為九年。

    楊堅死後,二兒子楊廣殺兄屠弟,繼位後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修宮殿,遷都洛陽,多次發動對外戰爭,親征吐蕃,三徵高麗,搞得民不聊生,短短九年就被老李家送進了墳墓。

  • 15 # 淺談道與術

    秦隋立國時都是特別強大的,只是制度太超前,嚴重影響了功臣勳貴的利益,而導致分崩離析。歷史上的任何朝代假如去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都會分崩離析,在古代平民並沒有學習知識的條件

  • 16 # 一觀留評

    看到這麼多回答,差不多都答完了,但好像有一個大家沒答:納粹德國。

    先說特別強大。

    二戰時,德國的經濟總體上算不上特別強大,強大的是它的軍事科技。據說二戰德國一天能造20輛坦克,每個月大約600輛。

    二戰期間,德國總共佔領了32個國家。

    再說極短。

    僅僅存在1933年到1945年共十三年時間便消亡。這比亞述帝國、秦帝國統治時間可都短,如果說納粹德國強大而不用“極短”二字,恐怕沒有哪個帝國還用上。

  • 17 # 洹水之上2020

    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那真叫一個猛啊,從希臘,一口氣滅掉波斯帝國,殺到印度!要不是將士們厭戰,還想來中國和羅馬溜溜!可以一死,帝國就分崩離析了!

    大秦帝國――積累六世餘烈,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前無古人的輝煌功業!但是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啥都要盡善盡美,南破百越,北擊匈奴,修長城,建陵墓,統一文字等等,對於後世都是壯舉!可以操之過急,逼反!

    大隋帝國――強大,打遍天下無敵手;富強,糧食多的50年都吃不完;人口,多的盛唐百年未超越!可惜一副王炸,被二世整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

  • 18 # 追劇喵吖喵

    國外的歷史我不太瞭解,但是中國歷史中比較電影的有這麼幾個。首先當然是秦朝了二世而王,這個大家都很瞭解了,不過秦作為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朝代的話,其實是不能算是建國較短的。其次是西晉,西晉建立不久,就出現了八王之亂,國力大幅度下滑,以至於控制不住周邊的異族和地方,導致五胡亂華,衣冠南渡,西晉滅亡,東晉建立。再一個就是隋了,可以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了,同樣二世而忘,但是我不覺得的楊廣是昏君,他只不過是他自負了,所以最後玩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為何這麼說?四更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