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史資深宅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項羽的殘暴也就流傳至今,極有可能就是漢朝人的抹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不符合競選武聖人的八項標準,在仁德上出了問題。這也讓人感到了非常惋惜: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猶在耳邊。

    當然選撥武聖人還有另外一條潛規則,那就是隻能選擇一些功績蓋世的大臣。項羽被稱為西楚霸王,是一代君主,不符合這個條件。因此與武聖人失之交臂,確實有一點遺憾。

    聖人都是皇帝派人評選出來給普通人學習的榜樣,忠義仁孝是放在第一位的標準。說白了皇帝就是希望大臣和老百姓都成為乖乖聽話的奴才,而不是像項羽這樣的起義軍將領。

    如果讓項羽成了武聖人,豈不是鼓勵天下人造反嗎?不管是關羽還是岳飛,都是忠君愛國的正面典型。把他們稱為聖人,符合皇帝的利益,所有的一切都是刻意設計的結果。

  • 2 # 白華歷史

    關羽被稱為武聖,為什麼項羽不能?我想還有不少人都好奇這個問題,畢竟在大家印象中,關羽曾因大意失了荊州,而項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鉅鹿之戰一舉擊潰秦軍主力的蓋世英豪,這件事就和白紙上的黑點,黑紙上的白點一個道理,一個好人要是做了一件壞事,大家都會說他虛偽,一個壞人要是做了一件好事,大家都會為他瘋狂洗白,這樣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可不少見。

    武聖,分為“武”和“聖”,兩者孰輕孰重,我想“聖”優於“武”這是毋庸置疑的,自古以來武力超群者數不勝數,而能稱“聖”的,就那寥寥幾人,那麼何為“聖”呢?“聖”指的是一個人的品格,在這方面,忠義無雙的關羽要全面碾壓項羽。

    大家最最關心的問題,應該還是關羽和項羽打起來到底誰厲害,可兩者一個是三國時期的人物,一個是楚漢爭霸時期的人物,相差幾百年的時間,自然不可能發生跨時空大戰的事,那麼就只能從兩人的戰績上做個對比。

    關羽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猛將輩出的時代,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吳國雖然稍遜一籌,可也有猛將甘寧、黃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威壓整個時代的絕世猛將呂布,關羽雖然戰績剽悍,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可也並非當世第一,現在認可比較多的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只能排在第四。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單論武力的話,項羽在關羽之上。

    一個人若只是打架厲害,沒有良好品格,那終究只是一個莽夫。

    關羽被後世尊為武聖,主要就在於他“忠義”的品格,從桃園結義起,就對大哥劉備不離不棄,面對曹操丟擲的橄欖枝,也無動於衷,千里走單騎,護送兩位嫂嫂回到劉備身邊,後華容道冒著砍頭的風險,放走曹操。

    反觀項羽,識人不明,剛愎自用,韓信在投靠劉邦前,曾是項羽的部下,幾次獻計都被項羽趕出賬外,就連亞父范增都說他,“豎子,不相與謀。”在鉅鹿之戰勝利後,坑殺二十萬秦兵,可以看出他殘暴的一面,單憑這一點就無法稱“聖”。

  • 3 # 花開水不流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羽死後被後世尊為武聖,主要是因其“忠”“義”,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關羽的“忠”“義”從桃園三結義開始名傳天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親提大軍討伐劉備,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為保全劉備家小,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

    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為了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以私人感情來詢問關羽。關羽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曹操因此稱讚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後來,關羽為曹軍斬殺了顏良,於是,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向北,去袁紹軍中,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回到劉備身邊,後來,民間文化把關羽此舉叫做“千里走單騎”。

    面對曹操的封賞,關羽不為所動,依然投靠落魄的劉備,在魏晉時期被評價為“臣子逃歸君父,振古通義。”

    關羽死後,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從此,關羽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

    項羽留給後人的只有勇武,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

    在推翻強秦暴政的過程中,項羽的勇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他能夠率領諸侯滅亡秦朝。但是他的殘暴和淺陋的政治見識最終葬送了他。最終落了個自刎烏江,屍身被分割請功。

    太史公司馬遷《史記》中評價項羽: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由此可見,只有忠義仁厚之人才能得到後人的肯定。

  • 4 # 怎麼擁有自己

    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相信大家對於三國時期的關羽並不陌生,關二爺的這個稱呼,關羽,號稱武聖。在歷史上究竟有多厲害,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三國時期除了像誕生了:諸葛亮:這樣的神機妙算的謀士之外,還有一些武藝高強而被後人追捧的武將,關羽就是其中一個,因為他的武藝高強,後被人稱之為‘武聖’。對於三國時期的""劉關張""三兄弟的桃園結義大家都深有了解,遙想當年關羽和劉備三兄弟一起打拼天下,豪情萬丈,最後卻落得一個屍首分離的一個下場,

    雖然關羽死的較早,但是他在人們的心中並沒有逝去,尤其是放在當今年代,被人們加封成為’武聖”甚至還追封了關聖大帝。放在90世紀的,相信大家現在都稱呼為“關二爺”

    關羽字雲長,早些年因為殺人的緣故被流放,後來陰差陽錯結識了劉備和張飛,幾個人一見如故,從此開啟了雄偉霸業。對於關羽當時的溫酒斬華雄,以及斬顏良誅文丑,早早的為關羽打下了武聖的基礎。其實早在古代戰爭中,就有了騎兵衝斬敵軍大將的戰鬥方式,但是真正的經過歷史記載騎兵衝斬大將的典禮是出自於關羽之手,記得當時顏良還是袁紹手下的一個猛將,手中所持兵力也是非常雄厚,在這種情況下,關羽能夠斬殺顏良,確實非常厲害了。當時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的事情也不為過,而當時憑藉這場戰役可以說的揚名立萬了,為後邊打下了基礎,後來的官渡之戰中,關羽憑藉著自己的赫赫戰功贏得了曹操的無數封賞,但是關羽卻始終惦記著自己的大哥劉備,答謝完曹操的一番恩情之後,帶著自己的妻兒一家去找尋劉備,所以關羽不僅僅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武將,同時也是一個不畏權貴,衷心庚庚的良將。

    項羽,相信大家對於他,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烏江自刎了,相遇烏江自刎最為慷慨悲壯,在民間流傳也一直廣泛,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霸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形容當時的項羽不為過吧,項羽是個爭搶好勝,死要面子的人,這種人相信大家都能瞭解到,不管是平常的生活中還是人際交往中,這種人都是心機比較少的人,這一點和關羽就不能相提並論了。當時的楚漢之爭中只有項羽和劉邦兩個,和三國時期完全不一樣,楚漢之爭中,因項羽和劉邦勢力太強大,其他的零散隊伍只有選擇站隊。項羽此人,才氣可以說天下無雙,不學兵法,戰場上不按套路出牌,憑藉自己的力氣,一生征戰四方,縱橫天下,是他的傲慢最終害死了自己,本是一場無關大局的失利,本可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江東還在手中,便可以捲土重來,已戰神自居的他卻認為這是天要亡他,不肯逃走,無臉面對江東父老,這是他和關羽的區別。作為武將不懂得接受失敗的事實,最終也成就不了大事。不知道大家對於小編的見解有沒有補充的地方呢

  • 5 # 賈甄矜

    如果你是皇帝,你願意天下人學關羽,從而孝忠於你?還是願意他們像項羽那樣改天換地推倒你?

    哪位皇帝不想江山永固,基業長青?而封官和封神的權力,基本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所以,封關羽這樣一位敗軍之將為武神,那是很諷刺的,也是一種維護皇權和推崇愚忠的封建舊道德!

    當然,對關羽的人品,甄矜也是很傾佩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認識到,關羽只是一個人,這才是他可愛的地方。把任何人封神,都是在挑戰人權。

  • 6 # 狂言亂語等打臉

    道理很簡單!

    在歷史各類文學作品甚至史料給關羽的定位是忠、義、智,但給項羽的定位總體概括來說可以用“莽”字來形容!

    所以關羽可以被稱為武聖,但項羽不能!但同樣項羽被稱為“霸王”,而關羽不能。因為項羽雖然被冠以“莽”字,但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霸氣。不是莽撞,就是真正的“看不起你”,就是認為“你不行”,這份霸氣是無人能及的!

    項羽就憑著這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氣,雖然評不上武聖,但古往今來卻從來不缺少“粉絲”!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7 # 年輕人看歷史

    個人觀點

    歷來人們,都把項羽奉為戰神,而且“王不過項”就是後人對項羽最直觀,最合適的總結。然而項羽所作所為卻有所違背歷代統治者所提倡的忠信禮義的:項羽斬帥奪權,誅殺宋義奪取兵權,雖說是為了援救鉅鹿,然而以下犯上總不是統治者所希望看到的;項羽誅殺楚懷王,這個沒有哪個統治者會選擇看到,沒有哪個統治者會宣傳這種殺主僭越的人物,即使功勞再大。

    至於關羽,身上適合統治者宣傳的閃光點則更多,這從後世把關羽稱為“義聖”可看出。關羽首先體現的就是一個義字,這符合統治者執權思想,利於教導平民學習關羽的義。

    接著是關羽最為重要的一點-忠,這是執權者最為提倡的一點,執權者都希望自己所管轄之下的人都忠於自己,所以以忠義聞名的關羽是位合適的人選。執權者通過對關羽的表彰,變相的說明只要忠義待人,忠義對待自己的國家,就會得到統治者的封賞和推崇。

  • 8 # 大唐秦王府

    關羽忠心護嫂,忠義兩全,千里走單騎,雖然最後蔑視江東兵敗被殺,但這只是能力問題,跟他的大忠大義比不值一提。歷代君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去放大關羽的忠義兩全的光輝形象,就是為了讓臣民都效仿關羽忠君報國。

    項羽推翻秦朝,卻是以暴制暴,坑殺降卒,又派人殺掉義帝,完全就是個殘暴的殺人狂形象,這樣的人會被人推崇嗎?!

  • 9 # 我愛紅燒肉吃完再減肥

    關羽忠義,項羽霸王,有了桃園三結義,義結金蘭給關羽披上忠孝仁義的標籤,然而有了曹操第一輪天使投資加持使得關羽市值飆漲,又有後來斬顏良文丑業績業務能力的提升,再後來過五關斬六將第二輪天使投資使得關羽名利雙收,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威震華夏,納斯達克敲鐘,好嗨哦!感覺人生已經達到最高峰,然後卡卡不講了,項羽排面不行,殺降,殺楚懷王,燒阿房宮,

  • 10 # 顛沛的獨角獸

    一,項羽一直享受的是帝王的歷史待遇。

    雖然我本人覺得他並不適合做一個帝王,

    至少到自殺前的項羽都不是合格的帝王,

    甚至不適合做一個團隊的領導者,

    他適合的是做衝鋒陷陣那一個,

    二,關羽享受祭祀,是因為忠義勇武的品格。

    從歷史而言

    三國時期,稱萬人敵的就關羽張飛

    南北朝談前世猛將必言關、張。

    關羽也曾經威震華夏。

    萬軍之中斬顏良,這是歷史上很少記載的個人勇猛戰績。

    有這樣記載的有項羽、秦叔寶等(項羽幾次百人斬,秦叔寶幾次與萬軍中救主)

    千里尋主,這不是一般臣子能做到的。

    更何況三國演義小說出了之後,關羽的影響力又進了一步。

    項羽即使神勇千古無二,也不代表他就該被祭祀。

    作為聖,品格也很重要。

    項羽這個人,太嗜殺了。坑殺降卒,屠城,燒城這樣的事,沒少幹。

    一個不如意,可能就把人殺了。

    謀士勸他定都關中,他不幹,謀士說他沐猴而冠,他把人殺了。

    他想叫王陵的母親勸王陵歸順自己,王陵母親卻讓兒子跟劉邦混,然後當著使者的面自殺,項羽一氣之下把王陵母親煮了。

    紀信,周苛城坡被俘,他勸降不成,直接就殺了。

    這些都是項羽的黑點。

    如果不是劉邦更像個流氓,以及司馬遷對老劉家有意見。換其他人來寫,項羽絕對是按反派來塑造了。

  • 11 # 勤學好文

    關於關羽被尊稱為“武聖”的問題,我們不應僅僅將關注點,側重在關羽白馬坡斬 顏良、誅文丑;以及他怎麼過五關斬六將;如何在襄樊之戰,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等,武藝高強,能征善戰,武神蓋世,天下莫敵的“武”上。這樣當然要為“力拔山兮氣蓋世” 項羽叫屈。我們一定要明白他被尊稱為“武聖”,那可不僅僅是“武”的問題。如果僅以武論,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征善戰者,當以千萬計。就是三國時的戰將也很多,甚至蜀漢政權中也不少——關羽也不過是五虎上將之一。為什麼一定要尊他為“武聖”?

    其實,關羽被尊稱為“武聖”,其“武”是基礎,而“聖”才是關鍵。我在昨天,回答“聖人為什麼被稱為聖人?”的問題中,強調過所謂聖的解釋。"聖",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為王之德,德行遍處施行。符合這三條標準,才算的上是“聖人”。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或想過沒有,關羽和成千上萬的武將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是什麼呢?你發現了沒有關羽作為武將他最愛讀的書,是什麼書?兵書!我想兵書他肯定讀,但這決不是他的首選。他首選的、最喜歡讀得書是《春秋》。《春秋》是儒家的經典文獻中的六經之一。它是怎樣的書呢?《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其紀年依據魯國,記述範圍卻遍及當時整個中國。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等諸方面的歷史。總而言之關羽是講政治的。因為“武”——軍事鬥爭本來就是政治的延續。離不開政治的。所以他不只是武功高強,軍事領導力強,他還是一位懂政治,講政治的軍事將領。這是由“學一人敵到學萬人敵”項羽所不及之處。

    簡而言之關羽被尊稱為武聖,也是因為他具備了有"耳"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即得傳統的儒家思想的正理);有"口"佈道,教化大眾之功德(他教化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王"統率萬物,德行遍施之影響(據史書記載,早在明代,關廟已有“把遍天下”之說;至清代,關廟之多更是遍及天下,“兒童婦女,無不震其靈威者。香火之盛,將於天地同不朽。”)所以關羽才被尊稱為武聖。不知大家是否贊同我的說法。希望得到您的支援;也願意與您進行交流。

  • 12 # 波雲星

    古代社會,文武二聖是帝王們給予作為臣子的文士、武將們的榮譽,讓他們接受來自官方和民間的祭拜。祭祀文聖人的是“文廟”,祭祀武聖人的是“武廟”。 首任“武聖”是姜子牙,後來又先後將岳飛、關羽升格為“武聖”。

    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禮”主要的不是禮貌之禮,而是強調的等級秩序。正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究的是名實相符,不能錯位、亂了秩序。

    舉個例子,251年,司馬懿去世,當年就被奏請在魏太祖廟中設牌位,享受配享祭祀待遇,而且因位高爵顯,司馬懿還是位列第一名。265年,司馬炎受魏禪,司馬懿被追封宣皇帝,廟號高祖。級別提高了,曹操的廟小就容不下司馬懿這個皇帝,這時的司馬懿就必須得從曹操廟裡撤出來,另起供奉。

    論軍事才能,諸葛亮和司馬懿相若,但司馬懿根本不可能屈尊去武廟,像諸葛亮那樣在武廟裡找個十哲的位置,給“武聖”姜太公站班。同樣道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曹操、劉秀,這些帝王哪一位不是文治武功極有建樹,那些文臣、武將們得來他這裡上班,給他們站崗,而不是相反,否則那就是違反了封建禮教

    項羽呢,是滅亡秦朝的一支主力軍。滅秦後,他自立“西楚霸王”,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為他寫了《項羽本紀》。本紀是啥?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項羽享受的是帝王待遇。項羽的霸王祠,在級別規格上比武廟高。傳說皇帝方可建祠百間,項羽雖功高業偉,但終未成帝業,故少建半間。

    項羽不在武廟裡祭祀,是正常的;在武廟祭祀,成為裡面的“聖人”,則是不折不扣地降格。

  • 13 # 風雨說古今

    關羽是三國曆史上蜀漢第一大將,和張飛一起被稱為“萬人敵”。關羽戎馬一生,英雄一世,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水淹七軍,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武藝高強,能征善戰,為人忠義雙全,宋朝以後皇帝開始追封關羽,明神宗正式以"聖"字封,成為了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那關羽究竟有什麼能力,竟然擔得起這麼高的評價?主要是因為他創下了兩個世界第一,無人超越。

  • 14 # 秋江東風

    先來看看“武聖”是怎麼被提出的,唐太宗尊姜太公為武聖;康熙帝尊關羽為武聖,是官方提出的,也就是舊時的統治階級提出的武聖這個名頭。

    武聖這個頭銜代表著,忠,孝,義,這三者都是帝王籠絡人心所需要的,只有忠心於統治階級,為統治階級賣命。這就為古代的勞動人民設立了一個“榜樣”,有了這個“榜樣”才能更好的“愚民”。

    這樣看來,項羽他還能成為武聖嗎?

    一個推翻舊王朝,打破舊統治階級的人能成為統治階級所需要的“榜樣”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不管他項羽能力再強,功績再大,不好意思,還是不能成為武聖。因為從本質上,武聖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而項羽是推翻統治階級的領軍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扣肉要什麼做顏色才好看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