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螭

    對於這個問題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華人常說除卻生死無大事,可見這生和死是需要重視的大事,而婚禮代表了生,葬禮代表了死。

    縱觀歷史,各個朝代各個民族都可以發現生殖崇拜的文化,種族繁衍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婚禮是繁衍的開始,預示著新生命即將降生,婚禮是各民族都重視的大事。婚禮的儀式也表現了對新生命降生的祈求,比如說吃半生的餃子,撒帳用的紅棗桂圓蓮子花生,以及婚禮祝福語早生貴子百年好合等。所以婚禮也得到了比較好的傳承。

    而葬禮則是一個民族昌盛的證明,只有國富民強,擁有大量的財富才會有能力舉辦盛大的葬禮。且葬禮也是對死者的緬懷,這是人文的傳承。華人還有視死如生的習俗,這從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發現。這種習俗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綜上所述,婚禮和葬禮是文化的根本,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祈求。

  • 2 # 原上麈

    有人說婚葬習俗是人類文化的根,這話肯定不對。因為不管人類要滿足性慾設的婚禮也好,還是要滿足求生設的葬禮也罷,他們都是為了維護人的生物屬性而有意制定的儀式。可見強調婚葬習俗是文化的根,其實是在片面地強調人類的生物功能在社會前進中的作用,而忽視人類社會功能在社會前進中的作用,人類文化的發展主要靠的是社會功能驅動的,而不是靠人的生物功能驅動的。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對達爾文的這種《生物進化論》做出過結論。

    首先,人類最初是沒有婚葬習俗的,沒有婚葬習俗但並不代表人類最初就沒有文化。只有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才產生了婚禮和葬禮的習俗。這種婚葬風俗習慣才最後演繹為我們所謂的文化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婚葬習俗不是文化的根。而是文化根基上結出的兩朵奇葩。

    其次,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說過,勞動創造了人類歷史,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因為只有了勞動作為基礎,才能儲存人的生命權,生存權。在此基礎上才能滿足人的性交權益,生育權益。如果沒有社會勞動做為基礎,生命都保證不了,就更談不上性交權,生育權。生都保證不了,死更談不上尊嚴。只有勞動帶來物質基礎和精神基礎上,人類才會有婚禮和葬禮的儀式。正如漢代賈誼在《論積貯疏》一文中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

    再次,婚葬習俗到一定程度上,作為一種文化,它也會反過來影響到人類的勞動過程。但它的反作用還是建立在一定勞動基礎之上。沒有勞動作為基礎,婚俗文化是發揮不了根本反作用的。孟軻在《孟子》一書中曾說過,“食,色,性也”。也就是說食慾,色慾在人生命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食在先,色在後,食色之間食慾更為重要。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在修訂《增廣賢文》一書中說過“飽暖思淫慾,飢寒生盜賊”,而不是“淫慾思溫飽”,因為這樣說就是唯心的。也就說人在吃飽後才能生飲食男女之心。是物慾決定了人的意欲。由此說明婚葬習俗根本不是文化的根。

    最後,如果堅持婚葬習俗是人類文化的根。勢必讓人的思想又陷入佛羅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窠臼。無限地誇大人的自然屬性,而忽視人的社會屬性,其目的還是想要推行“人性自由”,“性解放”,“泛愛”等思想。但事實恰恰相反,人是社會動物,不是簡單的生物動物,他是有大腦思維的高階動物。人類的進步它不僅僅靠生物功能驅動,更重要地是要靠社會功能的驅動。這也就是猴子永遠不能進化到人的道理。因此說婚葬習俗不是文化的根,文化的根就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勞動創造人類社會,勞動創造人類歷史,勞動創造人類文明,勞動創造人類文化。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偏科怎麼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