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
2 # 氣象學博士
“副熱帶”一般是指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5度)周圍的緯度帶,所以副熱帶高壓就是指北緯23.5度或者南緯23.5度附近的高氣壓系統。
地球不同緯度的受熱不均決定了副熱帶地區會出現高壓系統太陽輻射是驅動地球大氣運動最重要的熱量來源。太陽輻射在熱帶地區最大,並隨著緯度的增加向兩極逐漸減少。因此,熱帶大氣接收到的熱量最多,也就是被加熱得最厲害。空氣受熱會膨脹上升,於是在熱帶形成一個強烈的上升氣流,造成空氣質量在熱帶對流層頂的堆積,並進一步造成對流層頂附近由熱帶地區向副熱帶地區的向極氣流。由於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該向極氣流在副熱帶地區轉為西風氣流並下沉,從而在副熱帶地區形成高壓系統,這就是我們說的“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
圖中紅色箭頭下沉的區域即為副熱帶,藍色標著High Pressure的為副熱帶高壓示意
副熱帶高壓沿著緯圈(東西方向)不是均勻的剛剛那個影象是緯向平均來看的,也就是把整個地球的東西方向做一個平均。在實際中,由於受到海陸分佈等因素的影響,副高並不是在整個緯圈均勻存在的,而是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對北太平洋上的副高而言,冬天它窩在東太平洋、美國西海岸那邊,夏天它跑到西太平洋來,影響中國夏季氣候。相比而言,由於南半球陸地較少,因此南半球的副高沿緯圈的分佈就比北半球均勻許多。
圖中黃色標區域標註H的即為副熱帶高壓(7月)
1月(上圖)和7月(下圖)副熱帶高壓的對比。圖中可見兩個特徵:第一,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沿東西方向更對稱;第二,副熱帶高壓的主體在夏季更加偏向西太平洋。注:冬季亞洲和北美大陸上的黃色部分不是副熱帶高壓。
路過答下
副熱帶高壓,是大氣環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形成的動力由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兩大部分組成。
地球在赤道附近受太陽照射面最大,該區域空氣收熱上升,升到高空迴向兩級流動;這時候由於地球的自轉偏向力,使這些氣流不斷髮生偏移,兩半球方向相反,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
隨著緯度的升高,偏向力變大,在北緯30°附近的副熱帶地區,空氣流動的方向形成自西向東流動,而這時候這股流動的氣流會阻擋正常向北極移動的氣流,在該地區的氣流會急劇聚集並被迫下沉,形成高壓。因此產生了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主要位於大洋上,其常年存在。在不同的位置稱呼不同,我們天氣預報常說的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其中心常分一個或數個,在夏天溫度高,其強度也高影響範圍佔北半球面積的20%~25%,冬天強度和麵積會減少
在副高控制區域因其內部盛行下行氣流,空氣溫度上升強烈,同時由於壓力梯度減少,風量較小,這時太陽能夠照射到更廣的區域,地面溫度上升,因此受影響區域就會較為炎熱,如果副高強烈,其控制區域可能出現乾旱。
雖然副高控制區域晴熱少雨,但是其仍然是水汽輸送的重要通道。
確切的說,影響中國天氣狀況的是延伸到中國內部的副熱帶高壓脊,其北部是中緯度西風帶,氣旋及鋒面活動頻繁,常帶有陰雨或暴雨。南部是東風帶,是降水活躍區。
正常情況下,5月份高壓脊位於北緯15度附近,此時我們華南進入雨季;6月份脊線越過北緯20度,此時長江中下游進入雨季,江淮一代在梅雨季節。7月份脊線越過北緯25度,黃河流域、華北地區進入雨季,此時江淮一代出梅,入伏乾旱少雨。脊線南側的東風帶帶來臺風。
影響颱風的走向
一般的高壓脊東西向的時候,颱風向西,高壓脊東南西北向的時候,颱風向西北,高壓脊斷裂,颱風向北。
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