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玩顧問老宋

    螺鈿漆器,由於國內藏家對螺鈿漆器認識的空白,所以螺鈿漆器也是在所有古代藝術品類當中被大大低估的一個品類。老宋先在這裡簡單說一下,螺鈿漆器的簡介,歷史文化和主要用途。

    螺鈿簡介

    螺鈿(diàn),也稱為螺甸,鈿螺等,螺是指材質,鈿是指工藝,結合起來就是指用螺殼和海貝,(主要就是夜光貝,夜光蠑螺)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者文字等薄片,並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總稱。螺鈿中的鈿字,本身就有鑲嵌裝飾之意,而且螺鈿自身就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相當強烈的視覺效果,這種藝術工藝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傢俱,樂器,屏風,木雕,盒匣等工藝品上,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瑰寶。

    螺鈿的歷史悠久

    據說螺鈿的工藝可以追溯到商代。到了大唐盛世,中國的螺鈿工藝就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特別是銅鏡漆背螺鈿。在當時可謂是風靡一時,珍貴異常。 明代由於古代漆器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繁榮階段,還衍生出厚螺鈿和薄螺鈿共存的局面。 清代主要是螺鈿的傢俱非常的鼎盛。而且螺鈿傢俱受到了清朝宮廷的青睞,有記載稱,乾隆年間,就有官員向朝廷進貢揚州漆器螺鈿的傢俱。 建國後,考古學家也在陝縣和洛陽出土了螺鈿漆背銅鏡。銅鏡背面以漆為底,用貝殼鑲嵌的圖案,非常精緻典雅,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螺鈿的主要用途

    一般用於珍貴硬木傢俱上,如紫檀,黃花梨,紅木,其中紅木使用居多,在蘇式傢俱中還會和玉,珊瑚等一同鑲嵌,於是衍生出了“百寶嵌”。後來也成為了廣式傢俱的一大特色。

    對於題目中說到的,新舊螺鈿有什麼區別?老宋有以下兩點見解

    二,現代螺鈿藝術品與元明清時代的用料,工藝,造型,圖案都有較大差異,精細度也遠不及古代。20世紀60~70年代揚州,廣東,山西稷山曾恢復生產一批當代小件螺鈿藝術品,如文房用品,盤,盒,插屏等,裝飾簡單,也曾出口,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成本持續上漲,且耗時費工,多數產地已經不再生產了,只有極少數還在艱難維持。

    想要鑑別唐代以前的螺鈿藝術品比較簡單,因為唐代以前比較流行硬螺鈿,就是將產自中國近海的貝螺打磨,直接鑲嵌。而宋,元,明,清非常流行軟螺鈿中的“七彩螺鈿”,使用的是太平洋西岸,琉球,東南亞一帶進口的“蠑螈海螺”。這種海螺色彩更加豔麗。主要就是將螺貝放入鍋中煮4天4夜,用鑷子將螺片層層剝離,然後放入白醋,蘿蔔汁浸泡,使螺貝變軟變柔韌,這樣附著在曲面漆器上不會出現破裂的情況。七彩螺鈿漆器圖案精緻生動,夜間會散發出瑩潤光芒,高階技師也會隨彩施工,將色彩分門別類,以螺片的自然光澤替代顏料,在漆胎上貼出紅牆綠瓦,青山綠水,帽子鬍鬚等,最終點綴出一幅細密的螺鈿藝術品。製作這樣一件大的傢俱,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

    但是想要區別螺鈿是宋,元,明,清,哪個時代以及區別出中,日,琉球,北韓等產地,國別就非常困難了,因為歷史上琉球和中國使用一樣的材料,工藝造型,影象,甚至也會找中國技師製作,其他的日本,北韓也會仿中國的影象,造型和中國元素,變化都不大,已經很難鑑別了。

    需要強調的是,根據古籍《明會典》記載,百花國一次進貢螺殼也就200只,這樣的數量根本做不了幾件東西。

    現存螺鈿藝術品中的神物——紫檀螺鈿五絃琵琶

    這是一件不得不提的音樂神器,紫檀螺鈿五絃琵琶是唯一一件傳世的五絃琵琶,正常琵琶普遍都是四弦的,此琵琶產於唐代,唐代的螺鈿鑲嵌工藝在琵琶上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大唐盛世的繁華。不但可以演奏琵琶還可以當做吉他演奏。目前五絃琵琶工藝已經失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為什麼會超越D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