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張說理兒
-
2 # 心語201905
幼兒吐口水,既不衛生也不文明。吐口水大致有兩種原因:
1.缺乏微涼元素。小時候我表姐就總是不停的吐口水,舅媽管她,不讓她吐,可她只能忍一會兒,舅媽一走,她又開始吐。後來舅媽帶她去看大夫,大夫說她這是脾虛,缺乏微量元素引起。
在幼兒園,老師發現孩子總吐口水首先要和家長取得聯絡,瞭解孩子的情況,也可以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醫生。如果真的是孩子缺乏微元素引起的吐口水,老師在午餐時應多加關注,提醒孩子多吃蔬菜,養成不偏食的習慣。還要提醒家長在家給孩子的飲食要清淡,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食物和膨化食品,相信孩子會逐漸改掉吐口水的習慣。
2.表達憤怒。幼兒的模仿力極強,起初看見別人因爭執吐口水時,只是感到好奇。而當孩子間由於爭搶玩具或遊戲中出現衝突,又不會很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時,他們就會模仿用吐口水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老師要先告訴孩子總吐口水不但對口腔有危害,而且還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其次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增加互動遊戲,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渲洩自己的情緒。
當然,改掉吐口水的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平時勤提醒、多互動、多疏導等方法,孩子學會控制和表達他們的各種情緒。
-
3 # 輕風細月
謝悟空邀請,幼兒園寶寶吐口水無外乎是這樣幾種: 第一,寶寶為一點小事互相憤怒,相互吐口水,這時老師要制止,批評教育,給孩子說明:吐口水是不文明的行為 ,同學之間要相互謙讓。 第二 ,寶寶覺得吐口水好玩,甚至比賽誰吐得遠,這時需要老師引導:告訴寶寶,口水裡帶了許多細菌 ,有的細菌會飛在空中,有的會留在地面及物表上,損害人的健康,那樣我們就會生病,生病了我們就不能來讀書,就不能玩好玩的,也不能吃好吃的。 第三,有的寶寶無緣無故的吐口水,有可能是寶寶唾液腺分泌發達,忍不住要吐口水,那麼就需要老師告訴家長,讓家長帶寶寶去看醫生。第四,哈哈!還有一種可能,在學校裡吃零食餐時,寶寶看見別人的零食,喜歡得不得了,自己又不能擁有,向著別人吐口水:你以為你有好吃的,我就沒有哇,我回家喊我媽媽買。如果老師能理解,就請給孩子調換一點。
-
4 # 小布丁麥茶
面對這個問題,老師先了解情況才下結論,孩子是第一次吐口水還是多次吐口水?在什麼情況下吐口水,為什麼要吐口水;第一次吐口水和多次吐口水的情況不一樣。如果是第一次吐口水,老師可以口頭教育;要是多次吐口水的話,這樣的情況就會比較嚴重,應當向家長了瞭解家裡的情況,是否有吐口水的現象,要一一排查瞭解情況後,老師與家長要共同教育。
回覆列表
我感覺面對這件事,我們要做到三個字。
第一個字:忍。對幼小的孩子既不能訴諸暴力,又不能報以辱罵,只有以忍應對,但也絕對不是無限度的忍,也不是不採取什何措施的忍。否則,只能是對他們行為的縱容和放任,不利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二個字:教。教就是教育,有時也可以是批評,要講清他們行為的錯誤之處,讓他們明白自身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他們不敢為、不想為。
第三個字:告。告就是告知,而不是控告,要告知老師、家長,多方共同監督,引導孩子改掉不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家長放心、老師認同、同學喜歡的好孩子。
其實,我們的目的就是能夠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