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9
回覆列表
  • 1 # 89度銳角

    首先,周朝有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劃分的界限是周平王東遷,時間是公元前770年,周朝的首都由鎬京(今西安)遷往洛邑(今洛陽),前面是西周,後面是東周。

    其中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時間線的劃分有三種不同的觀點,普遍被大家接受的是公元前476年,當時諸侯國史官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記錄國家發生的大事,故史書取名《春秋》。因為後來孔子根據魯國史官記錄內容修訂的《春秋》成為儒家經典流傳下來,而它記錄的歷史起止年代大體上與現在所稱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相當,所以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我們歷史課本也是這樣劃分的。

    當然,也有人主張公元前453年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這一年晉國內亂,趙、韓、魏三家滅掉智氏,晉國公室形同虛設。

    我自己比較傾向於公元前403年這個觀點,這和第二種觀點邏輯其實一樣,不同的就是在這一年周威烈王正式把趙、魏、韓三家封為諸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這標誌著戰國七雄局面由此形成。《資治通鑑》描寫戰國的歷史也是從這一年開始。

  • 2 # 老泉文史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有一文一武兩種說法

    所謂“武”的說法,指的是發生在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事件。韓、趙、魏三家諸侯聯合剿滅了智氏,瓜分了晉國,從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史學家一般將這個時間點作為戰國的開始。

    其實歷史上還流傳著一種“文”的說法,那就是“西狩獲麟,孔子輟筆”的故事。

    在公元前481年,也就是魯哀公十四年,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帶著一幫人出門去打獵,途中遇到了一隻長相非常奇異的神獸。魯哀公的一名手下朝著那隻神獸射了一箭,竟然直接把神獸給射死了。魯哀公請來了知識淵博的人來鑑定,竟然發現這隻神獸竟然就是傳說中的麒麟。

    聽說了這件事的孔子非常的傷心,他認為麒麟是千百年才能一見的仁獸,如果麒麟降世,代表著世間將有太平之治,是天大的祥瑞。現在麒麟被人射死了,說明這個時代已經無可救藥了,後面必定會有無休無止的災難和災禍。於是,悲痛欲絕的孔子停止了《春秋》這部書的寫作,從此輟筆。

    正因為西狩獲麟的事,《春秋》記載的時間就停止在了魯哀公的十四年,由於《春秋》記錄的歷史正好涵蓋了東周的建立到三家分晉這段時期,因此才把這240多年的歷史時期成為“春秋”時代。

  • 3 # 妖嬈史話

    春秋和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發展最為繁榮的兩個時期,諸子百家爭相鬥豔,所產生的各種新思想幾乎都成為了後世的經典學說,是華夏文明中非常寶貴的一筆財富。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的劃分有很多種說法,比較主流的有兩個。

    按照時間劃分

    從上面可以看出,周朝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前256年。其中,西周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前770年;東周的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前256年。而春秋時期就是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開始,到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是從公元前476年開始,到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

    有一種說法是把東周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嚴格來說是錯誤的,因為東周在戰國時期還沒有結束時已經滅亡了。

    按照事件劃分

    自從鄭莊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相繼稱霸以來,各個國家的內部由於世族的崛起,都發生了嚴重的內亂,可以說是重新洗了一次牌。公元前453年,晉國最大的世族智伯瑤被滅,剩下的世族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三家平分了晉國的土地。三家分晉後,春秋時期進入了戰國時期。

    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之所以在分界點這個問題上有多種說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史記》和《資治通鑑》中的記載不一致。至於司馬遷和司馬光誰才是正確的,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4 # 小宋認真學歷史

    通常來說,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劃分是以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但是對於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歷史上一直存在很多爭議。

    常見五種說法有:

    1.分界線是公元前481年。這一年剛好是《春秋》這本書的絕筆之年。

    2.分界線是公元前479年。這一年孔子逝世,宋代有詩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帶走仲尼,諸侯紛紛滅”。

    3.春秋的結束時間為公元前476,戰國的開始的時間為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

    因為郭沫若等歷史學家根據歷史的斷代認為,公元前476之前為奴隸社會,從公元前475年開始進入封建社會,這也就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他們的依據還有司馬遷的《史記》,其開始來記敘“六國時事”的時間也是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所以後來的歷史書籍包括教科書都這麼劃分。

    4.分界線是公元前453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是三家滅智,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由此名存實亡,春秋時期僅存的“禮義”由此徹底崩塌。

    5.分界線是公元前403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為三家分晉,周威烈王正式分封趙魏韓三家為諸侯,戰國七雄由此全部產生,另外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認為戰國由此開始。

  • 5 # 偃旗擊鼓

    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劃分是以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三家分晉。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戰國時期包括二週滅亡前和二週之後秦滅六國完成之前。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春秋戰國來源於春秋和戰國兩部分,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據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的解釋,春秋意指春去秋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史實。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這五個人。

    啟示

    春秋戰國時代歷時500餘年,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舞臺:不管是出身尊貴還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門還是販夫走卒,不管是白髮蒼蒼還是稚齡童子,只要有才幹,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華。蘇秦、張儀、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羅十二歲拜相。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 6 # 一點點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因為曾經被編入中學教材中,所以很多人都會背誦這首《朝代歌》,其中“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就是要回答的問題。

    公元前771年,那位曾經烽火戲諸侯的昏君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在驪山下,西周宣告滅亡,眾諸侯擁立前任廢太子姬宜臼繼位,並遷都洛陽。歷史上以周平王東遷來區分東周和西周。

    春秋時期

    周平王東遷之後,使得本就已經衰微的王室再遭重創,周天子只是在形式上名為“天下共主”,這個時期各諸侯國的想法還只是稱霸並無統一的概念,所以各國互相攻伐,很多小諸侯國被吞併,形成了大諸侯國相繼制霸的局面。

    這一時期之所以被史學家稱之為“春秋”,則源於諸侯國魯國史官所著的編年體著作《春秋》大致記錄了魯隱公770年至魯哀公481年間的件事,這段時間也被歷代史學家稱為“春秋時期”,後世有傳《春秋》一書為孔子所著,但是沒有定論。

    戰國時期

    關於戰國時期的界定其實是有一定分歧的,一般來說是以韓、趙、魏三家分晉標誌著戰國時期的到來,晉國被實際分割的時間是公元前453年,但此時三國只是自稱為諸侯,直到50年後的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出使者朝拜周天子,從而獲得了周威烈王的冊封正式成為諸侯。

    “戰國”這以說法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使用《尉繚子·兵教下篇》中就曾說到“今戰國相攻,大伐有德”,後來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說到“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而戰國七雄的說法則來源於《戰國策》“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

    當然這其中還需要注意一點,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東周在公元前前256年就被秦國給滅掉了,所以東周雖然分為春秋和戰國,但是戰國時期在時間概念上並不完全包括與東周。

  • 7 # 靜聽精彩

    1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魯國孔子的編年史《春秋》一書而聞名天下。《春秋》從公元前722年開始,至公元前481年結束。歷史上通常將周平王東遷至公元前476年之間的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代。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這五個人。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凶猛,為儲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蔘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游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做盟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積蓄力量,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機,發兵攻入吳都。夫差急忙迴歸,向越求和。不久,越滅吳,勾踐也北上會諸侯于徐州,一時成了霸主。

    春秋時期各國的兼併與鬥爭,促進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屬間的接觸與融合。經過這一時期的大變動,幾百個小國逐漸併為七個大國和它們周圍的十幾個小國。

    2

    戰國時期——戰亂紛爭

    由於各諸侯國連年發生戰爭而得名。通常將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之間的時間稱之為“戰國”時代。其間風雲變幻,可堪稱中國史上可歌可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的一段史詩。

    戰國七雄:

    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 楚國:都城郢(今湖北荊州市江陵區)

    秦國:都城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燕國:都城薊(今北京西南)

    南韓:都城鄭(今河南新鄭) 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

    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

    戰國時代的形勢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齊在東,秦在西,韓、魏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

    從魏文侯開始至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是魏國獨霸中原的時期。魏的強大,引起韓、趙、秦的疑慮,它們之間摩擦不斷。公元前354年,趙國攻衛,魏視衛為自己的屬國,於是出兵攻打趙都邯鄲。趙向齊求援,齊派田忌救趙,用孫臏之計,襲擊魏都大梁。時魏軍雖已攻下邯鄲,不得不撤軍回救本國,在桂陵被齊軍打敗。次年,魏、韓聯合,又打敗齊軍。公元前342年魏攻韓,韓向齊求救,齊仍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設計將魏軍誘入馬陵埋伏圈,齊軍萬箭齊發,魏國大將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由此造成了齊、魏在東方的均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一躍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於是向東擴充套件勢力。先是打敗了三晉,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後又向西、南、北擴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紀末,其疆土之大與楚國接近。

    在秦與三晉爭鬥之時,齊國在東方發展勢力。公元前315年,齊國利用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而引起的內亂,一度攻下燕國。後因燕人強烈反對,齊軍才從燕國撤出。當時能與秦國抗爭的唯有齊國,鬥爭的焦點則集中在爭取楚國。

    楚國的改革不徹底,國力不強,但它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楚結齊抗秦,使秦國的發展大受影響。於是秦派張儀入楚,勸楚絕齊從秦,許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為代價。楚懷王貪圖便宜,遂與齊國破裂。當楚國派人去要地時,秦相張儀卻狡辯稱“只有六裡”。楚懷王興兵伐秦,大敗而回。楚國勢孤力弱,秦便東向進圖中原。先是與韓、魏爭鬥,後與齊國爭鬥。公元前286年,齊滅宋,使各國感到不安。秦國便約韓、趙、魏、燕國攻齊,大敗齊軍。燕國以樂毅為將,趁勢攻下齊都臨淄,攻佔七十餘城。齊王逃至國外,為楚所殺。齊國的強國地位從此一去不復返。由此,秦國開始了東向大發展。

    秦並六國——天下一統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繚、李斯等人,加緊統一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權臣,打亂六國的部署,連年發兵東征。經過多年的爭戰,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東方六國先後為秦統一。中國實現了華夏民族的統一、建立起了一箇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是春秋以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比起西周,東周時期的生產力又有新的發展,採礦、冶煉、鑄造業中出現了許多新工藝,如豎井中採用垛盤支護,使採掘深處的銅礦成為可能;硫化礦冶練技術的出現,拓寬了銅礦資源的利用;焊接、嵌錯、鎏金和失蠟法鑄造工藝等,使中國的青銅時代進入又一個繁榮期。鐵器的出現,特別是戰國中葉以後鐵工具在農業和手工行業中逐漸普及,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更細,各行各業的興盛,促進了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使商業活動空前活躍。新興地主階級及相應生產關係的出現,對舊有生產方式是個沉重打擊。這是生產力的一次解放。可是分封制導致割據與混戰,給社會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造成人員的大量傷亡。各國之間設關立禁,也不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實現統一,才能促使社會更快地發展和進步。廣大農民、工商業者和新興地主都盼望統一。雖然統一是靠長時間戰爭實現的,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它畢竟換來了歷史的進步,使一種新的制度得以確立。

    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古代史上是一件大事,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秦始皇廢除了古代的封國建藩制度,推行郡縣制,從中央到地方建立層層控制的統治體系,並採取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對中國的封建社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秦的統一,為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 8 # 採菊東蘺下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延續年份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共790年。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

    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鎬京。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玩過了頭,被申侯引來的犬戎殺死,西周滅亡。

    東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兒子宜臼在鄭、衛、晉等諸侯的擁護下登上王位,就是周平王,周平王將都成遷至洛陽,史稱東周。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時間,因為剛好和孔子修訂的《春秋》一書年代相當,而史書匱乏,我們對這一時期的歷史大多就是通過《春秋》而獲得的,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時期稱做春秋時期。總共295年。

    那時,周天子名存實亡,諸侯紛爭,繼鄭莊公一箭射散天威,鄭國成為春秋初年的一個強國,號稱小霸後,中原大地先後崛起了齊、晉、楚、秦等強大的諸侯國,它們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先後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歷史上稱做戰國。“戰國”的名稱來自西漢劉向編注的《戰國策》。

    那段時間,周王室早就沒有了號令諸侯的權威與力量,眼睜睜的看著各諸侯打來打去,你爭我奪,混戰不休。最終三家分晉,在中原地區形成了齊、魏、趙、韓、秦、楚、燕七個諸侯大國,史稱戰國七雄。雖然還有宋、魯、衛、鄭等二十多個小國,但不過是苟延殘喘。西邊的秦國通過變法,日益強盛,不斷地征服消滅他國。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東周滅亡。公元前221年秦國滅了最後的諸侯國齊國,統一了中國,戰國結束。

    當然,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戰國應該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還有的認為應該是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作為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

  • 9 # 縱侃天下

    春秋、戰國的定義劃分,是在東周這個“亂”的大時代背景下,依照其中的“序”的不同來進行的。

    這個“序”,就是諸侯國對周王室的公開態度。

    春秋戰國都在打仗。

    但春秋時期,儘管先後有楚、越稱王事件,但其相對於當時的大背景,只能算作是個例現象。

    而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紛公開稱王(包括相互尊王彼此預設),這種情況,使得諸侯國在名義上取得了和周王室同等的稱號位置。而實際上,在教條禮制上,有沒能真正脫離周王室名義的管轄。

    這才是春秋、戰國之間的不同。

    那麼,進一步地,劃分春秋、戰國的標誌,就是戰國這幫子“自立門戶”的稱王的諸侯國格局的基本形成,其標誌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

    畢竟,朝代末年諸侯紛爭的情況,並非東周一家獨有。

    而諸侯紛爭,由混亂到相對穩定,也不是隻有春秋戰國才具備。

    關鍵,就在於政權的關係。

    諸侯稱王前後,和周王室之間,是有著微妙的差異的。

  • 10 # 南朝居士

    這個其實是看一點的,那就是君臣之間的關係,或者說郡縣制和分封制。

    春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諸侯國的宗室、卿大夫很容易就威脅君權,動不動就把國君架空成傀儡,殺了國君,廢了國君比比皆是,比如趙盾弒君、田氏代齊、三家分晉。

    韓非子說了,故《桃左春秋》曰:"人主這疾死者不能處半。",

    國君能活到正常死亡的不到一半。

    司馬遷有說,“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春秋時期弒君的三十六位,這是他統計的,還有沒有統計的呢?被廢的呢?

    而戰國時代呢,臣子權力再大,國君不信任你了,你馬上什麼都不是了。

    在典型的戰國四公子,權力很大吧?國君猜忌你了,馬上就流亡他國了,沒有反抗的機會。

    呂不韋、穰侯魏冉等,權勢滔天了,國君不信任你了,馬上就成了孤家孤人,這在春秋時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春秋晚期,私有制產生,郡縣制開始出現,新興地主階級取代了舊的世襲卿大夫,

    春秋時代,天子分封給諸侯王,諸侯王分封給卿大夫,諸侯王坐大威脅天子,卿大夫坐大也能威脅諸侯王。

    諸侯國內,軍隊基本都是卿大夫的私兵,都是他們封地的農民,卿大夫組成執政班底,國君權力很小,卿大夫的權力、土地、軍隊可以世襲嫡子。

    商鞅變法能成功的基礎就是是這樣,生產力發展了,荒地得到開墾,新興地主取代了舊的卿大夫,卿大夫的權力基礎沒有了,

    而新興地主、軍功授爵的官僚,他們的權力基礎是國君的授予,國君不信任了,他們就什麼都不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不好,諸事不順,自己老是莫名的生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