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後,青椒們都在埋頭於基金申請中苦苦撰寫,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本子寫的盡善盡美,無懈可擊。但讓很多人無奈的是:自己寫著寫著就有種捉襟見肘的感覺,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博士在第一次寫青基的時候尤為明顯。突然發現文獻量不夠,科學問題不明確,研究內容邏輯關係模糊等等問題,在加上應付各類教學工作,時間更加緊迫,最終跌跌撞撞的將一個看似完美而又不完美的本子提交了上去,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半年。
有的人一投即中,瞬間如釋重負,有的人只能默默的流淚後,發誓從現在就開始認真撰寫,寫他個大半年,來年一定要拿下。結果九月份一開學,又是一大波各類的教學任務,糊里糊塗就到了年底,應付完各類期末考試、年終考核和報告後,長舒一口氣,終於有時間寫基金了,猛然發現又回到和去年一模一樣的時刻,又慌慌張張的開始選題目、查文獻、撰寫綜述,寫著寫著捉襟見肘的感覺又出現了。這時不禁開始問自己,這樣寫下去,本子會不會還和去年一樣,又一次跌跌撞撞的將看似完美而又不完美的本子提交了上去,懷著忐忑的心情再等待半年?
說實話,塔主覺得這個狀態寫出來的本子能不能中就看運氣和機率了,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狀態下寫出來的,所以本子質量差不多。我們靜下心來想一下,大家都是博士畢業,都有幾篇中不溜的文章(那種發TOP的牛蛙除外),水平差不多,而且都是有教學任務,撰寫時間長度也一樣,你的本子比別人牛氣在哪裡?如果沒有牛氣的地方,憑什麼你的能中?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本子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從申報的每個環節下功夫了。最重要的當然是本子本身的質量了,網上有很多撰寫國基的帖子,每一部分怎麼寫都講得很詳細,而在這裡,塔主只談談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選題。其實選題是很重要的一環,很多人對科學問題的凝練很模糊,往往把科學問題和研究內容混淆了,認為給研究內容加個問號就變成科學問題了。比如將XXX的動態特徵研究,改成XXX的特徵是怎麼變化的?就寫到擬解決的問題那部分去了。其實,這不是科學問題,記得有一次聽一位院士的學術報告,他在講尋找科學問題時說過這麼一句:我和我的團隊只做國家在本領域需求的研究,國家不需要的研究堅決不做。從這個角度再尋找科學問題就相對容易了,找出來的應該是國家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樣的問題才算是真正的科學問題,而且這個科學問題是國家層面需要的,其研究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其次是研究基礎。塔主覺得自己沒有研究基礎的題目就不要寫了,不要跟著那些短平快的熱點研究圖所謂的創新。你也不想想,你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衝一把熱點研究,評委一看你的研究基礎,能相信你這個半路出家的和尚嗎?越是新的領域新的觀點,越會讓人將信將疑,自不而然的就會翻看你的老底,看看你在領域內的積澱。積澱的越多,越有權威話語權,這不是靠說出來的,是長期的成果堆出來的。還是老老實實做一做自己研究的領域,做做自己博士論文中的展望部分,這時候你才是真權威。
第三是申報程式碼。很多人只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研究內容去選擇程式碼,殊不知這個程式碼的重要性。每年基金公佈結果後都要公佈各個學部的評審專家名單,大家不妨看看這些專家的背景,興許能看到和你一樣的研究的專家,想辦法多跟這些專家交流,讓人家替你把把關,對本子提提意見,比你自己矇頭寫效果要好得多,同時,你來本子提交前問問人家,讓人家建議你一下,報哪個程式碼(你懂,好運有可能來眷戀你的)。
第四是撰寫形式。如果你有團隊的話,建議建立團隊作戰的模式,團隊閉關集中時間段撰寫,根據每個人的擅長分工綜述、研究內容、方案、研究基礎各部分,隨時交流隨時修改,一起吃飯,一起討論,效率非常高,你要相信群體的智慧要遠遠大於個體,這樣寫出來的本子質量很高。同時注意打磨本子的格式,寫一個基金本子就是孕育一個孩子,你得把你的孩子打扮漂漂亮亮的吧?
每年春節前後,青椒們都在埋頭於基金申請中苦苦撰寫,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本子寫的盡善盡美,無懈可擊。但讓很多人無奈的是:自己寫著寫著就有種捉襟見肘的感覺,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博士在第一次寫青基的時候尤為明顯。突然發現文獻量不夠,科學問題不明確,研究內容邏輯關係模糊等等問題,在加上應付各類教學工作,時間更加緊迫,最終跌跌撞撞的將一個看似完美而又不完美的本子提交了上去,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半年。
有的人一投即中,瞬間如釋重負,有的人只能默默的流淚後,發誓從現在就開始認真撰寫,寫他個大半年,來年一定要拿下。結果九月份一開學,又是一大波各類的教學任務,糊里糊塗就到了年底,應付完各類期末考試、年終考核和報告後,長舒一口氣,終於有時間寫基金了,猛然發現又回到和去年一模一樣的時刻,又慌慌張張的開始選題目、查文獻、撰寫綜述,寫著寫著捉襟見肘的感覺又出現了。這時不禁開始問自己,這樣寫下去,本子會不會還和去年一樣,又一次跌跌撞撞的將看似完美而又不完美的本子提交了上去,懷著忐忑的心情再等待半年?
說實話,塔主覺得這個狀態寫出來的本子能不能中就看運氣和機率了,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狀態下寫出來的,所以本子質量差不多。我們靜下心來想一下,大家都是博士畢業,都有幾篇中不溜的文章(那種發TOP的牛蛙除外),水平差不多,而且都是有教學任務,撰寫時間長度也一樣,你的本子比別人牛氣在哪裡?如果沒有牛氣的地方,憑什麼你的能中?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本子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從申報的每個環節下功夫了。最重要的當然是本子本身的質量了,網上有很多撰寫國基的帖子,每一部分怎麼寫都講得很詳細,而在這裡,塔主只談談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選題。其實選題是很重要的一環,很多人對科學問題的凝練很模糊,往往把科學問題和研究內容混淆了,認為給研究內容加個問號就變成科學問題了。比如將XXX的動態特徵研究,改成XXX的特徵是怎麼變化的?就寫到擬解決的問題那部分去了。其實,這不是科學問題,記得有一次聽一位院士的學術報告,他在講尋找科學問題時說過這麼一句:我和我的團隊只做國家在本領域需求的研究,國家不需要的研究堅決不做。從這個角度再尋找科學問題就相對容易了,找出來的應該是國家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樣的問題才算是真正的科學問題,而且這個科學問題是國家層面需要的,其研究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其次是研究基礎。塔主覺得自己沒有研究基礎的題目就不要寫了,不要跟著那些短平快的熱點研究圖所謂的創新。你也不想想,你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衝一把熱點研究,評委一看你的研究基礎,能相信你這個半路出家的和尚嗎?越是新的領域新的觀點,越會讓人將信將疑,自不而然的就會翻看你的老底,看看你在領域內的積澱。積澱的越多,越有權威話語權,這不是靠說出來的,是長期的成果堆出來的。還是老老實實做一做自己研究的領域,做做自己博士論文中的展望部分,這時候你才是真權威。
第三是申報程式碼。很多人只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研究內容去選擇程式碼,殊不知這個程式碼的重要性。每年基金公佈結果後都要公佈各個學部的評審專家名單,大家不妨看看這些專家的背景,興許能看到和你一樣的研究的專家,想辦法多跟這些專家交流,讓人家替你把把關,對本子提提意見,比你自己矇頭寫效果要好得多,同時,你來本子提交前問問人家,讓人家建議你一下,報哪個程式碼(你懂,好運有可能來眷戀你的)。
第四是撰寫形式。如果你有團隊的話,建議建立團隊作戰的模式,團隊閉關集中時間段撰寫,根據每個人的擅長分工綜述、研究內容、方案、研究基礎各部分,隨時交流隨時修改,一起吃飯,一起討論,效率非常高,你要相信群體的智慧要遠遠大於個體,這樣寫出來的本子質量很高。同時注意打磨本子的格式,寫一個基金本子就是孕育一個孩子,你得把你的孩子打扮漂漂亮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