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狐狸
-
2 # 豫齋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時所作。蘇軾字子瞻,號東坡。東坡先生雖命運坎坷但生性曠達(別文有述)。其詩取材廣泛,視野廣闊;詩風清新豪健,誇張比喻,無所不用;可以說是獨具風格,成就極高。當時,東坡先生正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面對廬山瑰麗的山水,仍然逸興勃發,寫下了一系列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可以說是廬山觀遊的總結之作。全詩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試析:西林指西林寺,在江西廬山上。根據詩題的意思,此詩是題寫在西林寺裡的牆壁上。首承二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詩人眼中所見,從正面、側面、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等各個視角看廬山,都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其寓意就是,要不斷地移步換形,才能看到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轉結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寫詩人的體悟,我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那是因為我身處廬山之中。這是即景說理,寓意為,看問題不能片面,片面只能看到“廬山一角”,只有全面、超越狹小的視角,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此詩的妙處在於,藉助描寫廬山千變萬化、瑰麗多姿的面貌而講述一個大道理,即,我們觀察事物或者看待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可能就得不出準確或者說正確的結論。同時,詩的結句也有我們今天經常說的“跳出問題看問題”的寓意。雖是小詩,但詩人有高度,有見底,以哲人的眼光從平常的一次遊覽,悟出人生大道理。語言平實,但詩意渺遠、深刻。可謂是“言淺而意深”的典範。以詩喻理,也是宋詩的一大風格。宋代以前的詩歌,多是傳統意義上的以詩言志、以詩言情為主,而宋代出現以詩喻理的新詩風。所以有人評價“唐詩以情致勝,宋詩以理致勝”,用東坡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宋詩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蘇軾這首詩作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當時他已經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六年,這一年他被改遷任汝州團練副使,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安置,並沒有改變政治上的窘迫地位。在由黃州赴汝州的途中,他路過九江,與友人一起遊了廬山。完成廬山之遊後,作了《題西林壁》一詩。
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於廬山西麓,《題西林壁》就是在西林寺牆壁上寫的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從字面上意思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說的是遊人從遠處、近處、高處、地處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觀感的。有時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有時你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端的山峰。後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由普通的觀感,變成了詩人對哲理的頓悟。
“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作者認為之所以人們看到的情景不同,只因為自己置身山中,並沒有看到山的全貌。所以廬山的一峰一巒、一草一木依舊不變,人們得出的結論卻不盡相同。觀山如此,看人看事也是如此,你從隻言片語看人,從一點一滴看事,也會出現掛一漏萬,只窺一斑不識全豹的錯誤。
蘇軾在詩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種政治體驗。蘇軾自進入仕途後捲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他在政治傾向上更貼近保守派,反對王安石主導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張講究執行策略,反而又為舊黨所不容。因此,蘇軾筆下的廬山,也可以看成是撲朔迷離的政局,新舊兩黨立場不同,結論也不同。事實上,人們都置身局中,置身歷史長河中,都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得出恰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