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名十六畫

    老年人的情感缺失,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非常大。輕者悲觀情緒加重,容易引發多種疾病,重者會喪失生活信心,從而走上絕路。

    1、舉個身邊的例子。幾年前,單位一位80多歲退休老人,喪偶多年,腿腳行走不便,常年蝸居在家。突然一天從三樓家中跳樓自殺。公安迅速趕來勘察現場,發現了老人留下的一封遺書,遺書中說是自己不堪忍受孤獨,活著沒有意思,不願再連累孩子而選擇了自殺,與家人沒有任何關係。

    2、處於情感缺失的老人,在遺書中吶喊般地道出了真諦:“孤獨”——“沒意思”——“不願再連累孩子”。與生命訣別之堅定竟然是這樣一個情感邏輯。可見“孤獨”一詞是有多麼大的殺傷力。顯然,不堪忍受孤獨是老人自殺的罪魁禍首。由此引發的一連串情感反應,是一般常理難以解釋的。

    3、孤獨,是老年人的主要特徵之一。老年人心裡也明白,有老伴還好,沒了老伴,就像丟了魂,即使衣食無憂,也常會“鬧心”。與年輕人相比,年輕人也有失戀,也有找不到物件的,但他們填補“情感缺失”的機會與途徑很多,時間空間都向他們傾斜,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稱得上天時地利的寵兒。老年人怎能不知與年輕人的天壤之別?尤其到了古稀之年,若疾病纏身,“缺失”的東西恐怕很難回來,即便兒女同意,在如此現實的當下,又有誰會挺身而出?

    4、所以,我的一點愚見是,擺在情感缺失老人面前的就是三條路:一是靠兒女的孝道。二是靠轉變養老的觀念。三是走出家門廣交朋友。兒女光給做口飯,看個病只是孝的一部分,解決老人的孤獨,還需要陪和聊。陪是基本的,聊是主要的。愛聊時,多聊幾句,不愛聊,多陪一會兒。以工作忙家裡事多為由不願陪老人的,現實生活大有人在,這裡不做是非評判,但做得好的確讓人敬佩和感動。

    5、舉一例。我一很鐵同事的老婆,也是我嫂子,是絕對的孝道典型。嫂子老媽八十多歲。平時看望照顧就不用說了,單說嫂子去年,忽然查出了癌病,被化療放療折磨的非常厲害,痛苦不堪,頭髮全部脫落,情緒低落到極點。儘管這樣,每星期固定一次到老媽家,和平時一樣又陪又聊,在老媽家該幹啥幹啥。直到一年後長出新頭髮,病情好轉,才跟老媽講。老媽聽後心痛的責怪女兒:為啥不早說?從嫂子身上,我再去理解孝的內涵,就四個字:付出和犧牲。很慚愧,我是沒做到。

    6、轉變養老觀念。靠自己不靠兒女。靠自己是我老爸說的話。老爸93歲走的,算是高壽。老媽85歲走後,老爸開始也很孤獨,兒女也時常去看,包括孫子輩的。但在家陪和聊的時間都不算長,節假日最多一起吃個飯,就各回各家了。後來老爸想明白了,就說了還得靠自己的話。爸好動,不是到公園聽歌聽戲,就是到處走。或是用滿天飛的 老年月票乘公交,本市的公交線路幾乎坐個遍,哪條線路的起點和終點,老爸張口就來,簡直就是活地圖。晚上練習拉二胡。以前的二胡嫌動靜不好聽,我在老媽去世後給老爸買了把高階演奏二胡,雖然總是跑調,但放上消音器,半夜了也還在用功,樂此不疲。看得出來,老爸生前的最後幾年還是蠻快樂的。

    7、走出家門廣交朋友。擺脫孤獨就有了辦法。現在社會上老年大學很多,各種老年文化娛樂培訓班經常招生。我單位離退休活動中心,除了重要節假日休息外,天天開放,雙休日都不休息。球類、棋牌類、舞蹈班、聲樂班、書法繪畫班、健身房等等,每天人來人往。有的老同志身兼幾個班的學員,每天比上班的都忙。我本人也經常到公園鍛鍊,看到不少七八十歲的老人,踢毽子,壓腿,走步,打太極,有的還練單雙槓,大回環一悠起來的時候,年輕人都看傻掉了,這還是老年人嗎?

    8、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但老的境遇會千差萬別,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大家所共同擁有的,那就是:國家正變得越來越好。比起處在戰亂國家的人,我們簡直是活在蜜罐裡。從這個角度講,只要找準自己活好的方式方法,老年人的情感缺失會得到極大的改善,對此都要充滿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魔獸世界》中玩pvp的人還多嗎?遊戲的競技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