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神經解萬物

    容易被心理暗示,說明自我不夠強大,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沒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人云亦云,是各類騙子的收割物件。從腦功能來說是額葉功能不夠好,但是邊緣腦比較發達,從好的方面來說,情感豐富,敏銳,如果用好的話人際關係處的會比較好。

  • 2 # 旅居地球80年

    心理暗示,就是心靈響應,比如一支歌會引起一些聯想,比如算命,算命先生又不知道對方情況,他只是大致的說,被算命的人自己去響應,因為人類都有95%的共性。比如在平臺撰寫文章,有人點贊有人搖頭,都是一種心靈響應。往哪裡響應是個人的個性,沒有統一的道。有些人帶著渴望心去響應,有些人帶著鄙夷心去響應,在於各人的奢望,與算命先生或者撰寫人毫無關係。

  • 3 # 精神心理呂醫生

    心理暗示從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動力理論的角度來講的話,是指標對潛意識裡面本我的內容。本我是屬於完全潛意識的,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本我也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比較準確的說法是“本我意識”,其實就是對本我的認識深度。因此,對本我的認識越清楚,越不容易被心理暗示。

    此外,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綜合了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做出的,這樣的決定和判斷,我們老百姓俗話說叫“主見”。自我同樣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自己內心的思想與個體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一個“自我”比較發達、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有主見”、“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沒有萬能的自我、更沒有完美的自我,這樣一來,“自我”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對的,也並不總是“有主見”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給外來影響留出了空間、給別人的暗示提供了機會。

    可是,暗示具有無選擇性的特點,是潛意識對外界任何現象(包括聽到、看到的一切)以及任何顯意識行為(也就是思考)的認同、接收和儲存。暗示不具有分辨力,無論有沒有反對的聲音存在,暗示都會產生效果,只是個體對暗示的接受程度不同而已。

    心理暗示產生的條件是被暗示者必須存在著針對外來的暗示者的自卑——覺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覺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應該向其討教、自己必須接受他的判斷、自己必須接受暗示者的影響。其實,這樣的暗示作用,在本質上,就是用自認為比自己強的別人的智慧、代替或者乾脆取代自己的思維和判斷。當然,這樣的自卑、自貶,以及對於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誇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識到,這些心理過程通常都發生在潛意識。所以,暗示作用通常都發生在不知不覺中。而且,我們會發現,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可幫助被暗示者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及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消極的心理暗示卻能對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響,有時甚至會非常消極。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成為別人或異端邪說的受害者。

    我想從以上的分析您已經得出結論:心理暗示不完全都是壞事。同時也恭喜您對自身的情況有所覺察,已經認識到自己易受暗示性的特點。可是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確有人格方面需要完善的部分。如前所述,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非常虛弱、自卑,這個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之後,要從增強自信,完善自我上下功夫,透過提升自我能量,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分析外界事物,做一個自信、從容、有主見的人。

  • 4 # 硤嘉嘉的心靈樂樂園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的接受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廣告對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容易受心理暗示的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更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別人的話可能會在他的身上表現的特別明顯。心理暗示的作用有積極的一面與消極的一面,如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消除消極的負面情緒,可以改變自我的缺陷、重塑自信;消極的暗示則對我們沒有任何的益處,不同的心理暗示就會有不同的選擇與行為。我們平時常說的心態決定命運,正是以積極心理暗示決定行為這個事實為依據。我們要從一開始就引導好暗示這顆種子,才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越來越好。

  • 5 # 海明心理

    弗洛伊德用古希臘神話里納克西斯(Narcissus)的故事,來說明一種心理現象:一個人自己愛上自己,即“自戀”,自戀是人類一般的本質特性。而海明老師發現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Hermes)的故事,可以來說明另一種心理現象:人具有不同的催眠能力,人都會受到他人和自我暗示的影響產生某種非自主性的反應,即“可暗示性”,可暗示性同樣被視為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特質。

    可暗示性和可欺騙性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重大差異。催眠並不會妨礙人們去行駛理智的態度去搜索資訊,權衡資訊的能力,所有的個體都能或多或少意識到自己是有限的,當我們遭遇到我們知之不多的領域時,面對比我們會的或懂得更多的人時,我們就更容易受他人影響,增加其催眠易感性,自己對於他人的暗示有必要或者更值得做出反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水果摸一摸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