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榮耀262
-
2 # 陌小寶的成長故事
我家陌寶今年6歲,我回想了一下他5歲時的一些事情,對於這個有題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1.五歲的孩子差不多是獨立意識第一次覺醒的年齡。獨立意識覺醒的意思是說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有了佔有意識,知道自己的玩具不能隨意的讓被人碰;自己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喜歡被打擾;受到“不公正”待遇時會反抗。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厲的話,他就會產生跟你對著幹的念頭,出現逆反心理就像題中提到的總是立規矩。
2.給孩子立規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8天”,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給孩子立規矩也應該有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要求孩子怎麼怎麼樣。回想訓練陌寶自己獨立穿衣服時,我們沒有刻意的要求說你必須學會自己穿衣服。那時陌寶大概兩歲的樣子,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他說:你已經長大了,應該學著自己穿衣服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對自己穿衣服這件事沒有那麼抗拒了。我們接著跟他說,很快你就要上幼兒園了,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穿衣服的。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慢慢的學會了自己穿衣服。
3.對於教育孩子,我們家長應該更加註重過程。我們大人的思維更多的是結果導向:確定目標後再決定改怎麼去做。孩子的恰恰相反,對於孩子我們首先要想的是引導孩子的行為。畢竟孩子的思考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對事件的預見能力有限甚至是沒有,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我們家長的約束和規範。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多做引導而不是強加生硬的命令。
想到以上幾點後,我們再回來看這個問題。
孩子怪爸爸給立這樣那樣的規矩,是不是說明對於孩子之前的成長爸爸介入的比較少。對於5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引導的作用優於“粗暴”的指令。建議爸爸採取稍微溫和些的方法和孩子溝通。
在教育孩子前先明確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然後一步一步地引導。比如想讓孩子放學後先寫作業。就要讓他明白先寫作業的好處。我家陌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告訴他:反正你的作業是早晚都要完成的,寫完作業你就可以盡情的做別的事情;如果先玩兒的話作業寫不完就要熬夜,第二天就不能按時起床,上學就要遲到,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陌寶因為這個原因遲到被老師批評了一次後,就知道現在作業的好處了)。而如果一上來我們就以命令的語氣要求他必須先寫完作業才能玩的話,他就會產生抗拒心理。就是寫作業的話也不會專注的寫,沒有效率不說,還達不到檢驗孩子學習效果的目的。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習慣於用成人的思維要求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訴求。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放下大人的架子,用孩子的方式和他們交流,當你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以後就知道該怎麼和他們愉快的相處並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後建議題中的爸爸放慢節奏,減少對孩子的規矩,多一些陪伴和寬容。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寬容和關懷,讓他勇於積極的面對問題。不要給孩子立規矩,要陪孩子一起面對問題。
回覆列表
您好,您的這種憂慮,我以前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恰好有一點點經驗,還請別見笑,針對您孩子出現的問題,5歲的孩子,長大一點點了,具有了一點初步的意識,或者說一點點的世界認知世界觀,而他反感的是處處都有規矩,如同被繩子束縛的蛾一樣,剛從繭中出來,看到大美的世界,剛想展翅飛翔,如其他一般,而卻有束縛,心裡鬱悶不舒服,其解決辦法可以分為兩類進行教育,一類是假設如他所願,你去過你的生活,就在旁邊,讓其碰一點壁再救助,再教育,效果非常好,非常顯著(我自己實驗過) 再一類呢就是帶其認知,你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矩,這些是如何合理法,但沒有必要的也可以撤了,效果也不錯,畢竟小孩子都是要給他講理好好給他說的,要教育嘛,這兩類又可以單獨細化,結合不同的實際,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謝謝!歡迎追問,歡迎回復,期待能共同學習,交流,因為都是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