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時,最後往往變成了說教。家長:“今天過得開心嗎?”,孩子:“恩,今天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我們特別聊得來。”,家長:“交朋友可以,但不能經常一起玩啊,先把學習搞好了再說。" 孩子:……。
3
回覆列表
  • 1 # 勻木教育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我們還是從具體的場景來看看如何運用溝通技術吧:

    如果你的孩子想去朋友家玩,但是他必須先完成自己的家務活,他感到非常沮喪,甚至會和你發生衝突,你會怎麼辦?有的父母會堅持原則,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先完成家務活,否則,不能去;也有的父母會很理智,說話語氣溫柔:你可以去,但是請先完成你該做的家務活。

    這些說法,都給出了孩子必須完成家務活的理由,但是,如果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就能照父母的話去做,那家庭教育領域裡恐怕沒什麼問題了!

    對這種問題的處理,《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的作者雷斯切爾提供了一個法則:“優質父母能運用好同理心”,建議父母這樣對孩子說:“必須做完家務才能去朋友家,這讓你很不開心,我能理解你的沮喪。當我不能馬上做我特別想做的事情時,我也會不開心。”

    在這段話裡,父母運用了同理心,包含了對孩子感受的承認,很容易構建較為融洽的親子關係,而且,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鍛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掌握這種人際關係處理的基本技能。

    毫無疑問,操練同理心,停下來傾聽孩子,是增強親子感情、快速解決親子衝突的有效方式,但雷斯切爾沒有停留在這裡,而是把教育往深裡推進了一步,警告父母們,運用同理心的良好努力,可能被另外一個詞毀壞,它就是“但是”。

    接下來會涉及孩子的“界線感”法則的運用。在上面的案例中,很多父母經常在後面再加上一句話:“但是,你必須做完家務活,才能去朋友家。”“但是”這個詞強調的是後面的事情,或者說,“但是”後面的事情要比前面的事情更重要。就是這個詞,將父母辛辛苦苦建立起的良好親子關係,一下子毀於一旦。

    就我自己而言,這樣的問題在我身上是習以為常,每次我想談孩子的一個缺點,我必定從孩子的優點開始,孩子在聽到我對她的誇獎後,往往也很冷靜地問:“然後呢?”我問她為什麼這麼問,她對我說:“我想聽後面主要的!”孩子在等著我的“但是”,她早就看穿了我的把戲,習慣了我的“但是”。

    那該怎麼辦呢?雷斯切爾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建議,換一個詞:“與此同時”。按照這個建議,上面案例中的父母就可以這樣說:“孩子,我知道你很鬱悶,我也能理解你為什麼不高興,要是我,我也會不開心。與此同時,完成家務活才能外出,是咱們的規矩,你是知道的。”這樣,去朋友家和做家務活就成為同等重要的事情,孩子的逆反情緒就會減少,親子衝突也就不會輕易發生了,這就是雷斯切爾強調的孩子的“界線感”。

  • 2 # 鵜鶘心理

    我個人覺得是被孩子難倒的時候,而且家長被孩子難倒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實在很尷尬。時代在發展,孩子們的所知所學越來越深奧,父母的知識水平要麼過時,要麼就是達不到圓滿解答孩子的問題的水平。被孩子問倒的那一時間家長會感到面子上過不去,有的家長知識水平不足但仍“打腫臉充胖子”,胡亂回答或憑經驗瞎猜。可想而知,被孩子嘲笑的局面會更加令人尷尬。到底怎麼樣的問題會難倒大多數家長哪?

    大人忽略思考的問題。比如為什麼魚不睡覺?為什麼出了太陽還在下雨?為什麼男孩是站著小便的?等等,這些問題看來平常,卻極不好回答。即使有了正確答案,也要家長經過加工,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給他們聽。

    太過專業的問題。孩子們由於直接不加掩飾,更不會受習慣思維的左右,常提出讓家長瞠目結舌的問題,叫人難以作答。如看了科普書會問:“人能和光走得一樣快嗎?”看成了神話故事會問:“我們能長生不老嗎?”甚至還有哲學方面的提問:“我從何處來?”

    性方面的問題。這種問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是不可避免的,也迴避不了。這些使家長感到窘迫的性問題,卻成了孩子急於知道的,尤其是在上小學中後期,此時的小孩處在兒童和青少年之間轉換的時候,對於科學與真理有強烈的求知慾。當家長聽到孩子提出類似的問題,請尊重孩子思想和探究行為,不要責罵和果斷無理地拒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認為2018年世界盃英格蘭能不能進決賽甚至奪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