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御史而行

    晚清時期,曾國藩,是湘軍的創立者,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他不僅在軍事上消滅太平天國,令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殘喘,在為官上清正廉明,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令朝政煥然一新,而且在為人處世上,他非常重視家風教育,寫的《曾國藩家書》對家族的影響很大,因此曾家一直是名人輩出。

    曾家一共有五個兄弟,曾國藩是長兄,以下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葆。曾國藩先後任湖廣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等,官至正一品,位極人臣;曾國潢,一直在家操持家務,是曾家五兄弟唯一隱居田園,不諳世事的一個;曾國華,在對太平軍作戰過程中,攻克多座城鎮,戰功顯赫,但戰死了;曾國荃,因戰功封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等,官至正一品,位極人臣;曾國葆,因曾國華的戰死,棄筆從戎,作戰相當勇猛,戰功顯赫,但因從軍後操勞過度猝然離世。

    第一,由於兄長曾國藩一直在外地做官,幾乎沒有時間回鄉,家裡又有祖父曾玉屏、老父親曾麟書以及很多家人,而其他三個兄弟也一直忙於軍務,除去曾國藩,作為家裡最大的哥哥,自然而然需要承擔起這份責任和義務,操持家務,奉養父母,教導子侄,讓家裡其他兄弟沒有後顧之憂。因此,曾氏子侄輩名人眾多,這一切的幕後英雄,當屬曾國潢。

    但是,曾國潢的天資並不高,在父親的私塾中讀書也沒有多大長進,怎麼也考不上秀才。後來,曾國潢甚至來到京師,接受曾國藩的當面指導。但是,曾國潢始終還是未能有所突破,曾國藩給他捐了一個監生,他的功名之路也就止步於此了。

    曾國潢於1886年去世,終年66歲,死之後,因為曾國藩和曾國荃的關係,被朝廷誥授通議大夫,封建威將軍。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什麼叫做宗族社會,這就是了。

    以前的大家族全部是這樣操作的,並且這些家族裡面的價值觀和現在也不一樣,那時候,家是大於國的。

    先家事後國事,是當時社會主流輿論,那些世傳的大家族從來秉持的是:耕讀傳家,置地發家。

    那些出門人掙回錢來,要交“公”——也就是在家的老二,買田地置家業的。

    至於皇帝主子是誰?做誰的官?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家族企業代代相傳。

    袁世凱一國總統,八十一天皇帝,地位夠厲害了吧,回家還不是弄不過他的二哥袁世敦,以至於父母不能合葬。袁世凱家的家長袁世敦依據的就是傳統家法。在袁家,也是袁家老二袁世敦這個嫡長子當家做主的。

    就是說,曾家這個企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兼實際控制人兼法人代表是曾家老二,至於曾國藩之流只是外派的開拓市場人員,為企業增收做出了大貢獻的業務人員而已。

    你說,曾家老二重要不重要?要不要守在家裡?一個大企業,根據地是什麼,根本產業也,根本產業還是要抓到手裡的。什麼是曾家的根本產業呢?自然是湖南的那些田產鋪子山林了,這些產業可是能代代相傳的,大清倒了,皇帝死了,這些產業還是在的。曾國藩官再大!能往下傳嗎?官職不是根本產業,軍隊也不是。

    好理解了吧,古時候的家族族長的選擇,原則上是嫡長子,但是,也 只是原則上,因為利益實在重大,基本上還是以賢良適宜為主的。起碼要服人心。

    所以說,不要認為曾家老二沒有能力,沒有本事。

    只說一個曾家那麼勢大財大,曾家沒有出有名的紈絝敗家子,曾家老二這個在家教育子弟的人居功甚偉。起碼曾家老二忠實到位的實現了曾國藩的教育理念。沒有讓曾家子孫丟人。

    至於說他讀書不行什麼的,不重要,從來讀書只是經營家族的發家途徑,不是目的。上面說了,家族族長的當選以“適宜賢良”為主!

    當然這種家族制是落後的,阻礙社會發展的,需要打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學了金融的人,特別的所謂的金融學專家,還不會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