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8卦新鮮事

    現代很多小說喜歡用所謂“人性化”的方式來把許多主角的惡行或者道德汙點給正面化。這當然有助於人們去理解人性,可是是非還是是非,並不因為主角有血有肉就可以改變。

    比如甄嬛,她的三觀其實很有問題。除去心理描寫和許多細節,拿出故事梗概來,甄嬛跟潘金蓮的做法其實並無區別。養小叔子,謀殺親夫,跟男人玩兒曖昧,給老公戴綠帽子。誠然,宮裡凶險萬分,伴君如伴虎;誠然,一身涉及甄家幾十口性命;誠然,皇帝薄情,小叔子多情;但是仔細想一想,潘金蓮是不是也有許多迫不得已?

    被張大戶玩弄,被迫嫁給一個窩囊廢。見到西門慶以為遇到真心人,後來發現他不過是玩弄自己。人也殺了,情也偷了,只好豁出去到西門府做小。府裡有出身好,孃家人幫助的吳月娘,有管廚房的孫雪娥,有管賬的李嬌兒,有不差錢的孟玉樓和李瓶兒,只有潘金蓮除了有幾分姿色,什麼都沒有。所以潘金蓮爭寵,用盡各種手段在床上霸住西門慶,尿也喝,鳥也吃。為了爭寵還不斷給西門慶在外面拉皮條,讓他沒有辦法跟屋子裡別的女人親近。等西門慶死了,立刻去勾搭陳經濟……

    其實潘金蓮無非是想找個如意郎君好好過日子,她有錯嗎?

    好像哪裡不對!是啊!當你一面罵著操蛋的世界,一面無所不為的時候,自然是大有問題。如果你恪守婦道,你可以罵武大郎窩囊;如果你如李瓶兒一樣嫁入西門府洗心革面,你可以罵府中險惡;如果你在西門慶死後,好好為人安心守寡,你可以說你命途多舛。但是潘金蓮沒有!她用更加的惡毒來對待惡毒,不是反抗,而是不肯吃虧!不肯吃一點兒委屈!

    甄嬛回宮,她的藉口是,肚子裡的孩子,父母和姐妹。按照這個邏輯,方孝孺實在不應該罵朱棣,韓愈實在不應該上書反對迎佛骨,越姬就不該自殺。誰沒有父母親眷,誰不向往幸福和快樂,誰不想子孫昌盛。可是事情的問題不在於此,而在於到底什麼是更重要的。在甄嬛的眼裡,愛情永遠派在後面,家族榮耀,子孫後路都是比愛情更加重要的東西。與之相反,清河王則是愛情至上;在他眼裡甄嬛最重要,任何時候有需要就可以赴湯蹈火,隨時能把性命,榮耀,乃至子孫都不要了。

    甄嬛和清河王其實是完全兩個世界的人!甄嬛自始至終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而清河王則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前者總是要算計得失,後者則隨時可為理想奮不顧身。

    其實自始至終,甄嬛和皇帝才是一對兒!他們才是真正般配的。而清河王跟甄嬛必然會岔開,等到甜蜜過後,理想主義的清河王在現實的殘酷面前優柔寡斷,無所適從,他們的感情自然就會淡去。有的人可以談風花雪月,有的人則能夠柴米油鹽;甄嬛自始至終都不是林黛玉,從一開始她便精打細算。她聽得懂高山流水,卻每每在關鍵時刻選擇下里巴人。

    因此,答案很明顯,無論甄嬛有沒有懷孕,她都會決定回宮。因為她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她不相信在現實功利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道理。皇權說誰好誰就好,皇權說誰壞誰就壞;甄嬛是徹徹底底相信皇權而不相信公道人心,不相通道德,不相信鬼神的人。

    甄嬛和清河王(果郡王)像極了《笑傲江湖》裡的嶽不群和甯中則;嶽不群總有一大堆理由,總能說服甯中則;而甯中則自始至終不看重世俗的成敗,她相信天道長存,希望光明磊落。混亂的江湖裡,甯中則只有死路一條,但是,嶽不群之流的勝利又有多大意義?甄嬛的勝利又有多大意義?後宮的血雨腥風平息了嗎?陰謀詭計消散了嗎?更多人獲得了幸福了嗎?

    當你變成惡龍,你擁有了財寶,可是在外人看了,一切還是原來的樣子。

    我覺得讀過《甄嬛傳》無妨讀一讀林覺民的《與妻書》,當深愛的妻子懷孕的時候,面對死局,林覺民是如何抉擇。家族?榮耀?兒子?愛妻?不捨卻都要放下,字字泣血。相比而言,甄嬛算什麼呢?愛情與她很重要,但是在愛情和權力面前她從不相信愛情。因此她當然無法圓滿,當你總把權力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又怎麼會有超越權力的愛情?當你機關算計,算計著自己的榮寵,算計著家族的門楣,算計著子孫的興旺,然後呢?愛情又算什麼呢?

    有人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此言差矣!對錯本身就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利弊的總結。誠然特殊情況下權宜無傷大雅,可是如果沒有了對錯只看利弊,那麼照樣會只爭得眼前而喪失了大的利益。譬如《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每每只問利弊不談是非,結果人心盡失,什麼便宜都沒佔到。

    我忍不住吐槽幾句:

    第一,《甄嬛傳》不是歷史!在真實歷史上,後宮妃嬪根本沒可能跟太醫通姦。甄嬛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現代人才有的觀念。

    第二,皇帝對甄嬛不錯!甄嬛要的是皇帝對她對等的愛。哪怕身不由己需要臨幸其他妃嬪,心裡必須只有她。這種要求在古代屬於是大逆不道的思想!一個真正的君主也不可能真愛一個活著的妃子。所以甄嬛一開始的要求就非常過分。好比潘金蓮,她也是心高氣傲,就是想著憑著姿色能成為大戶人家管家的小老婆。這個定位在那個看出身的時代就是非分之想,如果不靠通姦,淫蕩根本無法到達。所以潘金蓮才走向了毀滅之路。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這樣來說,超出了歷史時代和自身條件的欲求就是一種惡。

  • 2 # 雨緣竹讀書

    甄嬛無論是否懷孕,二次回宮都是必然的選擇,腹中的胎兒只是她回宮的籌碼。

    第一,甄嬛為何必須回宮?

    甄嬛身懷朧月時,甄遠道已經被彈劾,發配寧古塔。嬛嬛冒死前去求情,卻被皇上無情的拒絕了。甄嬛到此時才明白自己只是菀菀類卿,在皇上心中並無地位。於是生下朧月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皇宮,去了甘露寺。

    甄嬛到了甘露寺,能忍得住寂寞,受得了欺凌,無非是因為有果郡王的暗中幫助。果郡王的幫助不光是對甄嬛自己,更是對甄遠道的暗中保護。因為父親被護周全,才有了甄嬛和果郡王的開始。

    果郡王剛被派到滇藏邊境,甄遠道就性命危在旦夕。甄嬛相救父親,自然得想盡辦法。溫實初帶來了果郡王遇難的訊息,讓甄嬛可以名正言順的藉助腹中胎兒回宮救父了。

    試想如果沒有果郡王的遇難,但果郡王遲遲不歸,甄嬛真的會坐等果郡王回來再做打算麼?到時父親是死是活都難說了。

    第二,如果沒有懷孕,甄嬛能迅速的順利回宮嗎?

    皇上子嗣不多,懷上龍裔對皇上來說是頭等大事。如果甄嬛沒有懷孕,即便蘇培盛和崔槿汐裡應外合,將皇上引到凌雲峰,無非也就是和甄嬛重敘舊情罷了。

    第三,如果果郡王沒死並迅速趕回,可能甄嬛回宮的劇情就不會出現了,和是否懷孕無關。

    溫實初將果郡王遇難的訊息帶給甄嬛,加速了甄嬛趕快行動。如果果郡王沒死並順利趕回來了,可能還有一線轉機。果郡王依舊如之前一樣,暗中幫助甄遠道,讓他少受些痛苦。但如果果郡王一直沒有訊息,也遲遲不歸,很難保甄嬛不會重新作出決定。畢竟只有皇上能降旨赦免甄氏一族。任何人的感情和利益都遠不如甄家的安危重要,這一點從甄嬛進宮前一晚與父親的對話中就已經註定了。

    甄嬛二次回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救甄遠道,維護甄氏一族的安危。既然靠不了果郡王,自然就只能去投靠皇上了,要不然憑著自己一介女流,又有什麼法子呢?

  • 3 # 鳳吟

    在《甄嬛傳》中如果甄嬛沒有懷孕,她應該還是會選擇回宮的。懷孕生子並不是甄嬛的主要目的,甄嬛回宮主要是為了幫甄家度過難關,還要查清楚果郡王被害的真相為他復仇。

    甄嬛前期跟皇帝感情很好,甚至覺得自己找到了良人。沒想到這數年情愛時光只是一場替身遊戲,多年感情竟然比不上一件純元舊衣。在皇后的設計下,讓甄嬛明白了自己只是一個替身,她跟皇帝之間的感情只是笑話一場。

    性格剛烈的甄嬛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在生下朧月公主之後,不顧自身安危也要強行離宮去甘露寺修行。自此,甄嬛對皇帝再也沒有了感情。

    而在甘露寺苦修的甄嬛碰見了對她一心愛慕的果郡王,經過一些波折,兩人終成眷屬也算是苦盡甘來。在果郡王離京辦差的時候,甄嬛發現自己已經有了果郡王的孩子。

    在甄嬛在一心等待果郡王回京的時候,眉莊給甄嬛帶來了甄家在寧古塔受苦,其父甄遠道更是身患重病,若是不能回來好好修養只怕有性命之憂。

    甄嬛明白甄家會由此一劫,主要還是自己在後宮失勢,甄家被皇帝所棄導致的。可是彼時甄嬛自身難保,自己尚在甘露寺無法動彈,又怎麼能幫助甄家。甄嬛唯一想到的就是等果郡王回京,可以暗中派人照料甄父。

    但是沒過多久,溫實初給甄嬛帶來了果郡王的死訊,甄嬛再也沒有人可以指望。想要拯救甄家,想要查清楚果郡王的死因,甄嬛只有依靠皇帝的恩寵。

    命運弄人的是,在甄嬛已經為了回宮做好了所有的準備,果郡王回來了。前一陣的死訊只是誤傳,可就是這個時間差,讓甄嬛和果郡王再無可能。

    哪怕是甄嬛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果郡王的孩子,哪怕甄嬛再怎麼不捨得跟果郡王就這樣分開。覆水難收,甄嬛已經選擇了回宮,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就算甄嬛自己願意停,甄家數十條人的命運也無法讓甄嬛選擇留在這。更何況,甄嬛已經在皇帝那說了想回宮,就不能出爾反爾。否則不光甄嬛、甄家,就連果郡王也不會有好下場。

    而甄嬛懷孕這一點更多的是要讓甄嬛更快的做出抉擇,甄嬛等得起,她肚子裡的孩子等不起。可也因此,甄嬛並沒有等到果郡王回來的時候。

  • 4 # 山水有情111111

    會回宮,孩子只不過加快了回宮的步伐,如果沒有自願回宮,那麼皇上也會因為思念去看他,想辦法讓她回宮,皇命是不可以拒絕的,所以最後的結果也是回宮。

  • 5 # 嘶啞的怒吼

    甄嬛回宮不是因為懷孕,是因為以為果郡王死了。

    寧古塔是個啥地方,就是中國東北的邊邊上,那裡過去是什麼樣?不用說清朝,看看闖關東就知道了。人跡罕至,山高皇帝遠。果郡王的威勢完全罩的住,過個十年八年,皇上都忘了這事了,直接接回來沒準都沒人知道。就像甄嬛離開甘露寺去了靈雲峰,其實也沒人管她是不是真的還在修行,只要不回後宮,那些娘娘們也懶得管。

    甄嬛和果郡王這段感情戲我個人一直不愛看,總覺得太過於生硬。甄嬛後來想把玉堯嫁給十九。說了一句話,嫁給平常人家總是無用,只能嫁給皇上的兄弟,才沒有後患。所以說,甄嬛和十七在一起,多少有些尋求庇護的意思。

    果郡王一死,父親又病重,甄嬛想要盡孝,只能回宮。

  • 6 # Sweet小八卦

    如果果郡王沒死,甄嬛懷孕沒懷孕都不會回宮,因為愛的人還在!

    但是以為果郡王死了,甄嬛哪怕沒懷孕也會回宮,一是為了家父,二是為了果郡王。算是報仇吧!

    甄嬛在最後也明白了對皇上不是不愛了,而是一開始的愛因為知道是替身而死心,加上果郡王的緣故明白了之前愛皇上多深,就恨皇上多深!

    也就是甄嬛在皇上嚥氣的時候說“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一開始便都是錯的。”這句話真的感覺對皇上的感情體現出來。所以如果她沒懷孕,也是有兩種可能性的。

  • 7 # 有雪片片57321

    甄嬛選擇回宮有三個目的,第一就是沈眉莊特地大正月裡設計出宮趕來凌雲峰告知她的噩耗,她的父親甄遠道病重在寧古塔,性命危在旦夕,若是不能早早接回京都好好醫治,只怕就要身死異鄉了,甄嬛原本打算著允禮就要回來,靠著他果郡王的權力就算不能使父親回京醫治,總還可以暗中請個良醫前去,總之有允禮在,一定會為她設法周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不能跟秋葵一起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