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向蒙古喀爾喀部落主動發起進攻。此時距離後金成立,不過短短十年。而蒙古部族從13世紀時就稱霸蒙古草原,曾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即便後來帝國衰敗,但他們在草原的勢力依舊無人可以撼動。
明朝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用過無數謀略手段。軍事、外交、貿易、通商等,都只能取得短暫效果,沒有辦法真正撼動蒙古在草原的根基。可是,努爾哈赤卻敢於主動挑戰蒙古部族。這並非狂妄無知,而是一個長久戰略佈局後的結果。
努爾哈赤在二十五歲統一女真部族後,便開始籌謀後金將來的走向。當時的後金周圍,有直接接觸的,主要是明朝、北韓、蒙古幾股重要力量。明朝在最初時,跟女真族還是保持不錯的關係。
努爾哈赤還曾到明朝進行朝貢,送上關外特產,換取貿易等條件。但是,當努爾哈赤率領後金崛起,並不斷南下劫掠後,對明朝而言,便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明朝開始在邊疆上,投放大量的軍力、物資,應對邊關危急。
站在後金的角度看,明朝龐大的體量,既是隱患,也是誘惑。北韓則是明朝的死黨,自從明朝幫助北韓抵擋外患後,北韓便誓死效忠明朝了。
反觀蒙古,雖然仍牢牢紮根草原,但已經分裂為很多個部分,實力衰落很多。對於努爾哈赤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當時的蒙古部落中,主要分為漠南蒙古部,漠北喀爾喀部,漠西魯厄特部。漠南蒙古與後金有直接接壤,在歷史上,雙方曾發生過戰爭。
但是,當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在內部爭鬥中失敗後,便主動派遣使臣跟後金修好關係。努爾哈赤並沒有因為雙方曾經的敵對關係排斥科爾沁部,而是主動接待,厚待使臣,重修關係。
當然,努爾哈赤也清楚,科爾沁部並非只是為了恢復雙方的關係。蒙古部落自從被明朝趕回草原大漠後,一直懷有怨言。
而且,後金跟蒙古作為遊牧民族,一直以南下劫掠作為補充物資的辦法。雙方無論在政治、經濟上,都有很大的共同目標。
因此,努爾哈赤為了雙方關係更長遠的考慮,賞賜大量財物給蒙古部落,並且雙方還形成聯姻關係。努爾哈赤跟他的兒子,都娶了蒙古貴族的女子。雙方還共同發誓,如果背叛盟約,就要受到懲罰。
當然,盟約只有產生效果,才是真實的。所以,對於後來背叛自己的蒙古部落,努爾哈赤選擇直接用武力打壓。因為有誓約在前,更讓努爾哈赤師出有名。
當然,當時的蒙古部落中,也並非人人願意歸順後金。畢竟仍有一部分人視自己為草原的正統,不願屈膝努爾哈赤。林丹汗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名義上來說,林丹汗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實際上,他可以掌管的領土非常有限。
漠西蒙古不認同他,漠南蒙古只將他視為名義上的公主,漠西蒙古則跟蒙古帝國是敵對狀態。所以,林丹汗一直想要重新統一蒙古部落,恢復帝國的光榮。只不過,這個宏圖大願要實行起來,極為困難。
他曾率三萬多人攻打明朝,但沒有太大效果。而後金的拉攏政策,讓原本很多不願服從林丹汗的蒙古部落,轉投後金。
林丹汗開始轉變政策,主動送還被蒙古劫掠的明朝人口,並主動派遣使臣修好關係。明朝也樂於看到有蒙古部落願意跟自己合作,共同打壓後金。畢竟明朝無法長期出兵後金。
在明朝經濟的支援下,林丹汗開始跟努爾哈赤正面交戰。努爾哈赤也曾想過用同樣的辦法拉攏林丹汗,但被林丹汗拒絕。雙方曾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對斥、交戰。
只不過,林丹汗最終因為內部發生叛亂,許多蒙古部落轉投後金而失敗,最後只能捨棄城池,帶著人馬渡黃河逃走。
所以,在努爾哈赤主動挑戰蒙古喀爾喀部落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用賞賜、聯姻、軍事打壓的手段,將大部分蒙古部落招攬到後金一方。
皇太極繼位後,便繼續依照努爾哈赤定下的戰略,繼續拉攏蒙古部落,最終讓整個蒙古部落跟站在後金一邊,壯大自己的力量。清朝入關後,也是繼續按照跟蒙古部落聯姻、賞賜等辦法,獲得他們的支援。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向蒙古喀爾喀部落主動發起進攻。此時距離後金成立,不過短短十年。而蒙古部族從13世紀時就稱霸蒙古草原,曾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即便後來帝國衰敗,但他們在草原的勢力依舊無人可以撼動。
明朝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用過無數謀略手段。軍事、外交、貿易、通商等,都只能取得短暫效果,沒有辦法真正撼動蒙古在草原的根基。可是,努爾哈赤卻敢於主動挑戰蒙古部族。這並非狂妄無知,而是一個長久戰略佈局後的結果。
努爾哈赤在二十五歲統一女真部族後,便開始籌謀後金將來的走向。當時的後金周圍,有直接接觸的,主要是明朝、北韓、蒙古幾股重要力量。明朝在最初時,跟女真族還是保持不錯的關係。
努爾哈赤還曾到明朝進行朝貢,送上關外特產,換取貿易等條件。但是,當努爾哈赤率領後金崛起,並不斷南下劫掠後,對明朝而言,便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明朝開始在邊疆上,投放大量的軍力、物資,應對邊關危急。
站在後金的角度看,明朝龐大的體量,既是隱患,也是誘惑。北韓則是明朝的死黨,自從明朝幫助北韓抵擋外患後,北韓便誓死效忠明朝了。
反觀蒙古,雖然仍牢牢紮根草原,但已經分裂為很多個部分,實力衰落很多。對於努爾哈赤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當時的蒙古部落中,主要分為漠南蒙古部,漠北喀爾喀部,漠西魯厄特部。漠南蒙古與後金有直接接壤,在歷史上,雙方曾發生過戰爭。
但是,當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在內部爭鬥中失敗後,便主動派遣使臣跟後金修好關係。努爾哈赤並沒有因為雙方曾經的敵對關係排斥科爾沁部,而是主動接待,厚待使臣,重修關係。
當然,努爾哈赤也清楚,科爾沁部並非只是為了恢復雙方的關係。蒙古部落自從被明朝趕回草原大漠後,一直懷有怨言。
而且,後金跟蒙古作為遊牧民族,一直以南下劫掠作為補充物資的辦法。雙方無論在政治、經濟上,都有很大的共同目標。
因此,努爾哈赤為了雙方關係更長遠的考慮,賞賜大量財物給蒙古部落,並且雙方還形成聯姻關係。努爾哈赤跟他的兒子,都娶了蒙古貴族的女子。雙方還共同發誓,如果背叛盟約,就要受到懲罰。
當然,盟約只有產生效果,才是真實的。所以,對於後來背叛自己的蒙古部落,努爾哈赤選擇直接用武力打壓。因為有誓約在前,更讓努爾哈赤師出有名。
當然,當時的蒙古部落中,也並非人人願意歸順後金。畢竟仍有一部分人視自己為草原的正統,不願屈膝努爾哈赤。林丹汗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名義上來說,林丹汗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實際上,他可以掌管的領土非常有限。
漠西蒙古不認同他,漠南蒙古只將他視為名義上的公主,漠西蒙古則跟蒙古帝國是敵對狀態。所以,林丹汗一直想要重新統一蒙古部落,恢復帝國的光榮。只不過,這個宏圖大願要實行起來,極為困難。
他曾率三萬多人攻打明朝,但沒有太大效果。而後金的拉攏政策,讓原本很多不願服從林丹汗的蒙古部落,轉投後金。
林丹汗開始轉變政策,主動送還被蒙古劫掠的明朝人口,並主動派遣使臣修好關係。明朝也樂於看到有蒙古部落願意跟自己合作,共同打壓後金。畢竟明朝無法長期出兵後金。
在明朝經濟的支援下,林丹汗開始跟努爾哈赤正面交戰。努爾哈赤也曾想過用同樣的辦法拉攏林丹汗,但被林丹汗拒絕。雙方曾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對斥、交戰。
只不過,林丹汗最終因為內部發生叛亂,許多蒙古部落轉投後金而失敗,最後只能捨棄城池,帶著人馬渡黃河逃走。
所以,在努爾哈赤主動挑戰蒙古喀爾喀部落的時候,實際上他已經用賞賜、聯姻、軍事打壓的手段,將大部分蒙古部落招攬到後金一方。
皇太極繼位後,便繼續依照努爾哈赤定下的戰略,繼續拉攏蒙古部落,最終讓整個蒙古部落跟站在後金一邊,壯大自己的力量。清朝入關後,也是繼續按照跟蒙古部落聯姻、賞賜等辦法,獲得他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