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愛無疆6895
-
2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賞識教育就是表揚加鼓勵,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一種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強化方式。這裡釆用的是正強化。
其基本原理就是訓獸師訓練動物完成某一動作而給予獎勵(食物)從而強化這一行為的方法。
賞識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孩子看成了動物而進行有條件的愛。而不是發掘孩子自身的的興趣愛好及通過好奇心驅使孩子自發產生學習動機所進行的學習行為。
這種賞識教育的必然結果是孩子為了獲得賞識而學習。為了獲得父母及師長有條件的愛而學習。久而久之必然使孩子視別人的眼色而行事。會讓孩子過分關注師長的評價,在乎別人的眼光。活在別人的評價裡而失去自我。
即使考上類似北大這樣的頂級大學依然關注的是別人的評價,一旦無人關注則會陷入抑鬱而空心化,找不到學習行為的意義。
當下賞識教育流行,甚至有人把這種泊來品視為子女教育的金科玉律。但不知其長遠的負面影響而大加推廣,這是要引起注意的。
我們看到越是優秀的孩子問題越多而且越來越越脆弱不堪。應該反思一下這些優秀的孩子是經歷了一個怎樣的學習過程一一賞識。因為在其成長中很少有挫折,很少有失敗的體驗。賞識是其學習的根本動機而非興趣。所以造就了一旦失去賞識和關注則受到強烈的挫敗感。
同時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對人生意義產生懷疑陷入虛無之中……
空心病乃至空心化與過度追求成功有密切關係,所以在教育中謹慎選擇賞識教育和單一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
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指的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每天微笑面對孩子,及時發現孩子的長處和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
面對犯錯的學生,先表揚其優點和長處,然後讓其認識自己犯的錯誤。這樣可以讓孩子樂於接受老師的教育,避免出現牴觸情緒。
在操作過程中可以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口頭表揚和獎狀以及物質獎勵相結合,這樣可以更好地起到對孩子的肯定。
至於賞識教育,我印象中是在2005年前後出現的,當時影響很大。後來就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