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飛哥說史

    就是李隆基........

    很多人吹府兵,但開頭我就要說府兵並不一直都會是一個好的兵制。又不想花錢又想有戰鬥力,天下有這等美好的事?後世文人一談兵制必吹府兵,可當兵的有那麼傻嘛,文人怎麼自個不去當啊。府兵只能是特定時期下特定產物,府兵動搖也不是唐初,隋朝就有過問題了。府兵崩潰也不僅僅是所謂的均田制完蛋,軍功入仕困難會導致參軍刺激性不夠,天下就那麼點官哪有那麼多位置給你,徵行頻繁會導致家破人亡,大軍出征經年累月可不是番上那一個月,你沒有其他激勵措施,人們就不願意當兵,府兵必然要瓦解的。現在挖出的唐時西北文書中,軍戶分了大塊田,女主當戶主不少,因為男丁死絕了。那邊可不存在所謂的地不夠分的情況。歷史就那麼殘酷.......府兵誕生背景就不說了.......

    現在的說法是府兵出自西魏,經過隋,再到唐重建。每代府兵制度都是略有不同的。到了唐時,軍府檢擴民戶入軍,入軍好處是減免雜科等等(軍功入仕等隱性好處),平時散居鄉間,有事徵集。主要的常規性任務是每年十一月上報兵部計劃書去“番上”,“番上”內容是到京城當衛士,並不是全部軍府都要去京城,或有到州縣搞勤務,或有到邊疆做鎮兵等。大致每次服役時間是一個月,西域等地服役時間是半月。非常規性任務是差遣和徵行,差遣太雜了就不說,徵行就是從軍出征,如組建“行軍”征討敵人等等。

    以上可以看到兩個問題。

    第一、府兵任務比較雜。唐律中有很多處強調不得任意徵用府兵幹事的。說明濫用府兵幹雜事的事比較多的。府兵幹雜事負擔是很重的.....

    第二、任務期限過短。府兵有類徭役性質,役期是一個月。唐律中原先是不得頂替的,但實際中以出土文書知道,很多以“農忙”向領導申請頂替,領導批准允許頂替“番上”。說到底這個兵制是比較操蛋。要是“番上”到農忙期怎麼辦?軍府又不會發給你工資。還不如僱人去“番上”划算。其次,只有一個月的合兵時間,訓練是否真有效果?我們知道現在有班訓練,連訓練,團訓練。府兵的大規模訓練是難以保障的。

    綜上,府兵在太宗時期的戰鬥力就有所不行了,武德重建府兵到太宗才多少年啊。太宗畢竟是馬上天子,他用了很多辦法來提高府兵的戰鬥力,主要就是時常田獵(古代野戰演習)。老是徵招府兵肯定會增加府兵負擔,所以老被人諫議。兩方都沒錯,錯的是制度本身。

    以出土的文書來說,有十二歲就入軍充衛士,按律令中至少要二十歲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兵源缺少罷了。現實比律令苛酷的多......

    到玄宗前,兵制就已經改革過了。真就一個月的番上時間根本不現實。而徵人也就是臨時募兵也已經出現。到玄宗時將鎮戍時間改為二到四年。按不同的服役方向,定不同的番上時間。但真正的內容並沒有改革。府兵是自備一部分裝備和自個攜帶軍糧,作戰有軍賞等等。但軍餉呢?

    這改革之後就是長從的出現,一下子就扭轉了武周時期的軍事疲憊的局勢。當然武周疲軟除了兵制崩潰外,還在她亂用人上,薛懷義這種都能當大將,大家就別期望那會武周的戰鬥力能有多強了。士兵的戰鬥力和待遇是息息相關的,待遇包括顯性和隱性兩種。府兵多隱性待遇,而長從開始多顯性待遇。

    募兵也不是導致後面割據之源。後面朝代基本上都是募兵為主的.....這個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節度使並不是一種壞的制度。節度使最早出現於睿宗景雲元年。並不是出自唐玄宗時期.....後世文人多歸咎節度使制度導致唐朝大亂。但實際情況呢....唐初兵制有三大系統,府兵也就是“團旅隊”,州郡的兵募,野戰兵團“行軍(大總管-總管-子總管-隊)”。而官制是除開散勳外有兩大類,職事官和使職。前者有官品明尊卑,而使職是沒有的。行軍系統和節度使都是沒有品級的。這種無非靠皇帝的信任和主官的威望,你要是像李靖這樣,估計下面的將領也不會反對,畢竟威望在那。但換一個人呢?大非川之敗,就是郭待封不服薛仁貴這個大總管,導致大敗的。宿將不斷死去,一種新的節制辦法肯定會出現,無非是將使職職事化,或給予可靠的節制權力。唐朝走的是後者也就是加使持節。這制度也不是唐朝出現的,大量發節杖那是開始於魏晉。當時情況也類似唐朝,魏國那會一軍若千人,然後若干軍組成組成一個戰役方向軍團,這種臨時搭配也必然是需要有節制權力的,不然扯皮的話,怎麼打仗?發節杖就是一個權宜之計。這會就出現監XX軍事,督XX軍事, 都督XX軍事,等級不同發不同節。最後形成著名的都督區.....到東晉出現權臣都督大半壁江山的情況....權力遠大於後面的節鎮。

    到唐朝雖然依舊有都督和總管府,但地盤小(相對魏晉),兵力少,不持節(唐初是例授,節度使加雙旌雙節才回到魏晉制度)。基本形成不了大危害....

    節度使並不是一個壞制度,看你怎麼用。

    玄宗朝節度使制度的槽點在於很多居然任一鎮節帥長達十年,這就有問題了。要知道我們現在軍隊也有任職限制的,時間一到就得去“交流”。

    很多人老以為節度使桀驁不馴,朝廷管不了。可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安祿山是三鎮節度使,歷史上有比他更厲害的一位,也就是王忠嗣,那是四鎮節度使,兵力是也比安祿山多,還是玄宗養大的。之後就李林甫構陷致死。在安祿山兵變前高仙芝,哥舒翰和封常清入朝面聖。這些人戰功都比安祿山大。還是很聽朝廷話的...並沒有出現說指揮不了節度使的情況。實際到安史之亂後,大部分的節度使是很聽話的。具體可以看“藩鎮研究”這部書。並沒有出現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些情況。兵制國內研究不多,喜歡的話,我覺得可以買些名家的書來看看,這樣更能透徹理解當時人的想法。

    我們來看看安祿山履歷。開元二十八年任平盧軍兵馬使,天寶元年建節鎮,任平盧軍節度使,天寶三年任范陽節度使,天寶十年任河東節度使。天寶十四年造反。安祿山長任幽州接近二十年...二十年啊...玄宗心夠大的。晚期任職越多和楊國忠的矛盾也越大。

    說玄宗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那他為什麼那麼自信。畢竟李林甫搞死的邊將那麼多,也沒見人造反。楊國忠搞搞安祿山怎麼了,自個正好從中斡旋,這是帝王之術嘛。

    其實像李林甫搞邊將搞太子,沒有玄宗在背後鼓搗是不可能的。所以李林甫怎麼搞太子,太子也不會倒就是這麼個道理。玄宗心裡明白著呢.....宰相和太子不搞基他才擔心呢.....

    可安祿山不想學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玄宗傻眼了,安祿山不和他玩了直接造反。

    之後他開始一系列將大唐帝國送入墳墓的操作,安祿山叛亂不是沒的救的....為攻陷潼關前,等平盧和河東反正,都不需要出動朔方,安祿山也要完蛋。實際安祿山能控制的也就一個多鎮的軍隊而已...最後鬧成這樣,不怪玄宗怪誰。安史之亂全責在玄宗身上,而之後藩鎮鬧成這樣,那就是他兒子和孫子兩置障的鍋了.........

    不能預見安史之亂是不確切的。李林甫開始搞邊將,宰相和邊將的矛盾實在太激烈,你不能保證每個邊將都把脖子伸出來讓你殺啊。但安史之亂最後鬧成這樣估計很多人都難以預見。畢竟玄宗在之前除了“寡恩刻薄”“不顧倫理”外沒多大的黑點。

    玄宗可以設節鎮和募兵都沒什麼事。但從小校升到節帥可以不受時間限制。但任節帥了,那就得施行迴避,三年五年就得遷轉到別鎮,這樣就不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問題。

    補充一點:唐六典(張說和張九齡編)中對任期期限是有規定的

    諸軍、鎮使、副使以上皆四年一替,總管以上六年一替。這裡是軍應該是平盧軍或天兵軍這類的,鎮不是鎮戍的鎮,而是安西四鎮的鎮守使之類的。

    也就是張說變法的時候實際是有過限制手段的.....

    其他答主扯黨支部和文官什麼的都是扯淡。黨支部不現實,古代中國監軍制度也極度發達。從太監到文官到皇族,各式各樣的。但監軍的問題是你權力給大了,必然導致軍事主官權力小,監軍權力給小了,又沒什麼用。大監軍制在歷史可不是沒出現過大問題,蘇聯和我軍早期就是教訓....

    古代比較好的制度是類如行軍或者明清的督撫總兵參將各領營制度。文官就不會造反,誰規定的啊。但一個督撫標營也就3000左右人,他怎麼造反啊..

  • 2 # 橫塘路92

    唐玄宗只是親手毀了盛唐。

    唐肅宗李亨不採取李泌的南北夾擊策略,從南向北快速拿下兩京後便採取招降策略,導致了藩鎮割據擴及內地。

    唐代宗李豫對藩鎮採取包容策略。

    唐德宗李適開始打擊藩鎮,用步子邁太大扯到蛋了,導致“涇原兵變”。之後規定任用宦官當神策軍統領,宦官正式走上臺面。

    唐順宗抱病登基,數月而亡。

    唐憲宗一朝重開氣象,一統漢地江山。奈何統一不到2年就被宦官殺害。

    唐敬宗昏庸無道,藩鎮再次割據,中央再無統一之實力。

    唐穆宗,唐文宗均對藩鎮無力,朝廷陷於黨政與閹亂之中。

    唐武宗,唐宣宗時期,大唐迴光返照,但內部矛盾已不可調和。

    唐懿宗,唐僖宗均為昏君,內部矛盾加劇,卻整天吃喝玩樂,終於爆發龐勳黃巢等起義。

    唐昭宗上位,此時已併入膏肓,無力迴天。最終朱溫殺唐末帝篡唐,唐亡。

    綜上,是唐玄宗和唐肅宗埋下藩鎮割據的隱患,唐德宗又將宦官專權合法化,唐僖宗唐懿宗最終將唐朝的家底敗盡,到唐昭宗時已無力迴天。

  • 3 # Zh上善若水W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1]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盛世的到來一定是數代人努力的成果,然而唐玄宗卻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締造者。唐玄宗繼位以後,勵精圖治,勤於政務,他選賢任能,撥亂反正,迅速將唐朝的頹勢扭轉過來。唐玄宗用人有先祖李世民的風範,他不看出身,只看能力與品行,而且能夠虛懷納諫,聽取大臣們的建議。除此以外,唐玄宗還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把府兵制改為募兵制,親自監督朝廷賑濟災區,減輕賦稅,發展經濟。唐玄宗時期的文化政策極度開放與包容,文化十分繁榮。在唐玄宗的治理下,唐朝國力達到鼎峰,出現萬國來朝的盛況,史稱“開元盛世”。

  • 4 # 糊了個逗

    唐玄宗是否親手毀了大唐?我的答案是:是的。

    但這個是的有更深層的社會背景。唐朝開國是繼承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府兵制。隋的統一讓南北融合,經過魏晉南北朝400年和隋末農民戰爭國家當務之急是發展生產,而生產的核心是農業,唐代太宗創制,承襲隋制,核心在於管理一個靜態的農業社會。

    而到了唐玄宗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國家用原來農業社會的管理方式已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表現就是均田制的解體,和因為府兵制由於戰鬥力下降而轉向募兵,這才有邊將的做大。歸根到底是社會管理模式的變化,而唐玄宗君臣上至玄宗本人下到姚崇宋璟韓休張九齡等開元賢相無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姚崇給玄宗上的十條建議,不過是就是太宗時期的翻版,宋璟本人也崇尚以德治國,以廉治國,歸根到底還是以儒家禮教的思維來看待唐王朝的問題。玄宗本人即使在開元時期也不過更多的在強調吏治,德才,納諫,這樣的行為是突出了作為一個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家形象,但卻不是作為解決社會核心問題的有效藥方。

    而玄宗本人任相從張九齡到李林甫就是由法治到人治的體現,李林甫大權獨攬,舉薦了牛仙客等目不識丁的地方將領做宰相,目的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但也開啟了邊疆入朝為相的先例。楊國忠就更是如此了將宰相辦事處都搬到自己家裡去了。李林甫為了一己私慾提拔安祿山等蕃將,楊國忠又沒有能力鎮服。玄宗面對這樣的問題,沒有從制度上解決,一方面大肆拉攏安祿山等邊疆少數民族將領,讓他們一塊去華清池洗澡,認楊貴妃做乾媽等等;設定大量使職,什麼鹽鐵使啊,節度使只是其中之一。這樣的做法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節度史在邊區擁有均全民全柴犬,可謂一方諸侯大權獨攬。

    中央政府在可控的時機內並沒有及時遏制住這種勢頭的蔓延,即在安史之亂之前,中央還擁有對地方絕對控制力的時候,並沒有及時的分節度使的權利,反而讓安祿山等人身肩三大節度,使手握20萬重兵,要知道唐朝當時的中央軍頂多不過40萬而已,而且大部分還和高仙芝等人在帝國西部應對吐蕃等。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唐帝國將全國的兵力集結到對安史叛軍這個問題上來,帝國西部的權力真空就出現了,從此唐王朝再也沒有實現對西域地區的完全控制。在面對吐蕃,回鶻等少數民族還常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唐王朝的權威也在安史之亂,之後一落千丈。

    政治上的無能也造就了經濟上的疲軟。中國社會在盛唐時期,商業已經頗為發達,甚至海外貿易也在這一時期蓬勃發展。之前說過唐王朝還是在設立史,直來監管這些問題,對於時代上的鉅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城市內部市坊格局的打破多層建築民居的出現,也沒有引起統治者對於商業發展的重視。

    唐玄宗時期的大唐王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時代。大唐王朝展現出了博大的胸襟,對日本北韓甚至遠到波斯,印度都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日本到今天仍然蓬勃的一個學問,就叫做長安學,也就是日本人對於唐王朝開元時期的長安美好的幻想。唐王朝也在宗時期,最終建立了一個博大的東亞國際體系,這個體系從南北朝時期就開始發展,隋文帝隋煬帝時期初現雛形,唐太宗和唐高宗進一步推動它的發展,實現在軍事意義上的控制。而最終在唐玄宗時期,徹底用文化達到了四夷賓服的狀態。但是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後,帝國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唐王朝也不過如同周天子一樣,成為了意義上的盟主。即使在憲宗元和中興,那也只不過是短暫的復興而已。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最大的特點

    首先失去了對少數民族的信任,博大的胸襟不再有了,重新陷入一種華夷之辨的情節之中,這一位宋代之後,中國轉向內在開闢的先河。第二,文化上的博大胸襟也沒有了,從韓愈開始重新復歸儒學,盛唐以前的多元文化發展的局面,最終又走向了一元。第三,女性地位徹底下降,從武則天為後楊貴妃之後,女性的地位在中國更是一落千丈,一方面是女性統治者,讓男性更為後怕,另一方面也是女性自我禁錮的結果。第四,由於唐王朝的控制力減弱,多種形式的經濟逐漸發展起來,最終商品經濟在宋代形成大事,佔據了稅收的主要力量。這和開元盛世以前的中國歷史是完全不同的。第五政治上處於完全的混亂狀態。兵變在唐朝中央,政權反覆上演,地方拿捏住中央,比如說韓湟的例子。中央的權威,一步一步的喪失。所以也造就了唐末五代的亂世和宋代對於地方權利的極端控制,中央和地方最終也沒有形成平衡關係,在宋代,明代和清代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所以唐代由盛轉衰只是時間的問題,安祿山等的上臺只是這些矛盾的反應,否則依據唐制蕃將身兼三大節度使是基本不可能的。安史之亂本不該是盛唐的終點,這才是歷史讓人可惜之處。唐代由盛轉衰是玄宗時期沒有應對好社會問題引發的,這個鍋不該玄宗個人承擔,但作為帝國的掌舵人沒有這樣的意識只是依據傳統去澄清吏治等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結語:

  • 5 # 威哥A歷史

    很多人吹府兵,但開頭我就要說府兵並不一直都會是一個好的兵制。又不想花錢又想有戰鬥力,天下有這等美好的事?後世文人一談兵制必吹府兵,可當兵的有那麼傻嘛,文人怎麼自個不去當啊。府兵只能是特定時期下特定產物,府兵動搖也不是唐初,隋朝就有過問題了。府兵崩潰也不僅僅是所謂的均田制完蛋,軍功入仕困難會導致參軍刺激性不夠,天下就那麼點官哪有那麼多位置給你,徵行頻繁會導致家破人亡,大軍出征經年累月可不是番上那一個月,你沒有其他激勵措施,人們就不願意當兵,府兵必然要瓦解的。現在挖出的唐時西北文書中,軍戶分了大塊田,女主當戶主不少,因為男丁死絕了。那邊可不存在所謂的地不夠分的情況。歷史就那麼殘酷.......府兵誕生背景就不說了.......

    現在的說法是府兵出自西魏,經過隋,再到唐重建。每代府兵制度都是略有不同的。到了唐時,軍府檢擴民戶入軍,入軍好處是減免雜科等等(軍功入仕等隱性好處),平時散居鄉間,有事徵集。主要的常規性任務是每年十一月上報兵部計劃書去“番上”,“番上”內容是到京城當衛士,並不是全部軍府都要去京城,或有到州縣搞勤務,或有到邊疆做鎮兵等。大致每次服役時間是一個月,西域等地服役時間是半月。非常規性任務是差遣和徵行,差遣太雜了就不說,徵行就是從軍出征,如組建“行軍”征討敵人等等。

    以上可以看到兩個問題。

    第一、府兵任務比較雜。唐律中有很多處強調不得任意徵用府兵幹事的。說明濫用府兵幹雜事的事比較多的。府兵幹雜事負擔是很重的.....

    第二、任務期限過短。府兵有類徭役性質,役期是一個月。唐律中原先是不得頂替的,但實際中以出土文書知道,很多以“農忙”向領導申請頂替,領導批准允許頂替“番上”。說到底這個兵制是比較操蛋。要是“番上”到農忙期怎麼辦?軍府又不會發給你工資。還不如僱人去“番上”划算。其次,只有一個月的合兵時間,訓練是否真有效果?我們知道現在有班訓練,連訓練,團訓練。府兵的大規模訓練是難以保障的。

    綜上,府兵在太宗時期的戰鬥力就有所不行了,武德重建府兵到太宗才多少年啊。太宗畢竟是馬上天子,他用了很多辦法來提高府兵的戰鬥力,主要就是時常田獵(古代野戰演習)。老是徵招府兵肯定會增加府兵負擔,所以老被人諫議。兩方都沒錯,錯的是制度本身。

    以出土的文書來說,有十二歲就入軍充衛士,按律令中至少要二十歲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兵源缺少罷了。現實比律令苛酷的多......

    到玄宗前,兵制就已經改革過了。真就一個月的番上時間根本不現實。而徵人也就是臨時募兵也已經出現。到玄宗時將鎮戍時間改為二到四年。按不同的服役方向,定不同的番上時間。但真正的內容並沒有改革。府兵是自備一部分裝備和自個攜帶軍糧,作戰有軍賞等等。但軍餉呢?

    這改革之後就是長從的出現,一下子就扭轉了武周時期的軍事疲憊的局勢。當然武周疲軟除了兵制崩潰外,還在她亂用人上,薛懷義這種都能當大將,大家就別期望那會武周的戰鬥力能有多強了。士兵的戰鬥力和待遇是息息相關的,待遇包括顯性和隱性兩種。府兵多隱性待遇,而長從開始多顯性待遇。

    募兵也不是導致後面割據之源。後面朝代基本上都是募兵為主的.....這個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節度使並不是一種壞的制度。節度使最早出現於睿宗景雲元年。並不是出自唐玄宗時期.....後世文人多歸咎節度使制度導致唐朝大亂。但實際情況呢....唐初兵制有三大系統,府兵也就是“團旅隊”,州郡的兵募,野戰兵團“行軍(大總管-總管-子總管-隊)”。而官制是除開散勳外有兩大類,職事官和使職。前者有官品明尊卑,而使職是沒有的。行軍系統和節度使都是沒有品級的。這種無非靠皇帝的信任和主官的威望,你要是像李靖這樣,估計下面的將領也不會反對,畢竟威望在那。但換一個人呢?大非川之敗,就是郭待封不服薛仁貴這個大總管,導致大敗的。宿將不斷死去,一種新的節制辦法肯定會出現,無非是將使職職事化,或給予可靠的節制權力。唐朝走的是後者也就是加使持節。這制度也不是唐朝出現的,大量發節杖那是開始於魏晉。當時情況也類似唐朝,魏國那會一軍若千人,然後若干軍組成組成一個戰役方向軍團,這種臨時搭配也必然是需要有節制權力的,不然扯皮的話,怎麼打仗?發節杖就是一個權宜之計。這會就出現監XX軍事,督XX軍事, 都督XX軍事,等級不同發不同節。最後形成著名的都督區.....到東晉出現權臣都督大半壁江山的情況....權力遠大於後面的節鎮。

    到唐朝雖然依舊有都督和總管府,但地盤小(相對魏晉),兵力少,不持節(唐初是例授,節度使加雙旌雙節才回到魏晉制度)。基本形成不了大危害....

    節度使並不是一個壞制度,看你怎麼用。

    玄宗朝節度使制度的槽點在於很多居然任一鎮節帥長達十年,這就有問題了。要知道我們現在軍隊也有任職限制的,時間一到就得去“交流”。

    很多人老以為節度使桀驁不馴,朝廷管不了。可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安祿山是三鎮節度使,歷史上有比他更厲害的一位,也就是王忠嗣,那是四鎮節度使,兵力是也比安祿山多,還是玄宗養大的。之後就李林甫構陷致死。在安祿山兵變前高仙芝,哥舒翰和封常清入朝面聖。這些人戰功都比安祿山大。還是很聽朝廷話的...並沒有出現說指揮不了節度使的情況。實際到安史之亂後,大部分的節度使是很聽話的。具體可以看“藩鎮研究”這部書。並沒有出現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些情況。兵制國內研究不多,喜歡的話,我覺得可以買些名家的書來看看,這樣更能透徹理解當時人的想法。

    我們來看看安祿山履歷。開元二十八年任平盧軍兵馬使,天寶元年建節鎮,任平盧軍節度使,天寶三年任范陽節度使,天寶十年任河東節度使。天寶十四年造反。安祿山長任幽州接近二十年...二十年啊...玄宗心夠大的。晚期任職越多和楊國忠的矛盾也越大。

    說玄宗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那他為什麼那麼自信。畢竟李林甫搞死的邊將那麼多,也沒見人造反。楊國忠搞搞安祿山怎麼了,自個正好從中斡旋,這是帝王之術嘛。

    其實像李林甫搞邊將搞太子,沒有玄宗在背後鼓搗是不可能的。所以李林甫怎麼搞太子,太子也不會倒就是這麼個道理。玄宗心裡明白著呢.....宰相和太子不搞基他才擔心呢.....

    可安祿山不想學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玄宗傻眼了,安祿山不和他玩了直接造反。

    之後他開始一系列將大唐帝國送入墳墓的操作,安祿山叛亂不是沒的救的....為攻陷潼關前,等平盧和河東反正,都不需要出動朔方,安祿山也要完蛋。實際安祿山能控制的也就一個多鎮的軍隊而已...最後鬧成這樣,不怪玄宗怪誰。安史之亂全責在玄宗身上,而之後藩鎮鬧成這樣,那就是他兒子和孫子兩置障的鍋了.........

    不能預見安史之亂是不確切的。李林甫開始搞邊將,宰相和邊將的矛盾實在太激烈,你不能保證每個邊將都把脖子伸出來讓你殺啊。但安史之亂最後鬧成這樣估計很多人都難以預見。畢竟玄宗在之前除了“寡恩刻薄”“不顧倫理”外沒多大的黑點。

    玄宗可以設節鎮和募兵都沒什麼事。但從小校升到節帥可以不受時間限制。但任節帥了,那就得施行迴避,三年五年就得遷轉到別鎮,這樣就不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問題。

    補充一點:唐六典(張說和張九齡編)中對任期期限是有規定的

    諸軍、鎮使、副使以上皆四年一替,總管以上六年一替。這裡是軍應該是平盧軍或天兵軍這類的,鎮不是鎮戍的鎮,而是安西四鎮的鎮守使之類的。

    也就是張說變法的時候實際是有過限制手段的.....

    其他答主扯黨支部和文官什麼的都是扯淡。黨支部不現實,古代中國監軍制度也極度發達。從太監到文官到皇族,各式各樣的。但監軍的問題是你權力給大了,必然導致軍事主官權力小,監軍權力給小了,又沒什麼用。大監軍制在歷史可不是沒出現過大問題,蘇聯和我軍早期就是教訓....

    古代比較好的制度是類如行軍或者明清的督撫總兵參將各領營制度。文官就不會造反,誰規定的啊。但一個督撫標營也就3000左右人,他怎麼造反啊...

    ------------------------------------------

    這裡說那麼多我想說的是,任何一項制度不是憑空出來的。制度本身並沒有絕對壞的,絕對好的,也並不存在什麼完美製度。史家寫書的時候可能對兵制理解並不透徹,或者根本不能說透,說透那就是妄議朝政了。總不能集火到皇帝身上,如玄宗肅宗代宗。那隻能怪藩鎮怪宦官,都是奸臣矇蔽了皇帝。如曹彬北伐,除了驢哥漂移趙光義愛發陣圖外就沒其他的原因了?曹彬能指揮得動其他的將領了?為什麼不給他實質權力?

    要了解各時代某些制度看大V之類的沒多大用,很多也是胡扯的,有些常識性認知本就不對。建議喜歡的,可以看看專門論述這些內容的專著...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很多歷史“常識”並不是那麼回事。

  • 6 # 史記沒記

    毀掉大唐的,不是唐玄宗,而是封建王朝的制度。由盛而衰,是每個封建王朝的必由之路。

    唐玄宗前,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使唐朝達到了一個盛世。而後李治朝已被武則天掌握,基本混亂,然後武則天當政,自不必說,李顯,李旦時還受到武則天的影響,無法振作,直到李隆基登基。

    "開元盛世"是大唐的第二個頂峰。封建皇權制度的一個缺陷就是皇帝一家獨大,當皇帝懶政時,幾乎無人能鉗制。所以當唐玄宗開創盛世後,享受了幾十年的和平,並被奸人捧來捧去,遂趨於自滿,而開始享樂。其後果就是奸臣當政,導致朝綱混亂,而此時唐玄宗已對節度使失去了控制,使大唐陷於混亂之中。

    如果採用現代社會管理方式,會有各種規章制度及機構監督規範唐玄宗的行為,如果你懶政不作為,那麼換一個負責的上位。

    分權而治,才能保證大唐長治久安。

  • 7 # 熊貓大粽子

    不能就說唐玄宗李隆基親手毀了大唐,任何事物都是盛極必衰。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由盛轉衰埋下伏筆。

  • 8 # 使用者一石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各封建王朝,建立幾百年之後無一例外的都滅亡了,這是歷史的客觀規律,所以唐朝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說唐玄宗毀了大唐並不十分確切,因為在唐玄宗之後,唐朝還堅持了將近150年,所以準確的說,是由於唐玄宗的後期統治,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唐朝由鼎勝開始轉入衰敗。

    第一任用李林甫為相,第二任用楊國忠為相,第三安史之亂爆發

    第一任用李林甫為相

    唐玄宗開元時期統治是比較清明的,任用賢臣、能臣治理國家,比如用姚崇,宋璟為相。所以開元時期,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開元后期,尤其是罷免了宰相張九齡後,玄宗已經開始昏聵了,特別是任用了李林甫為相

    李林甫這個人城府極深,他當面對人說好話,背地裡就陷害人,當時的人都稱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凡是才能和功勞都在李林甫之上的,官位要接近李林甫的,李林甫都要千方百計的把這個人設計除掉。像楊楊慎矜,蕭嵩,張九齡,韋陟,四鎮節度使王忠嗣等等,很多人都被李林甫陷害,罷官的罷官,殺頭的殺頭,諫官的言路也被他阻斷了。

    進入天寶以後,744年又霸佔了兒媳楊玉環,從此毫無底線的寵愛楊貴妃,更加不理朝政。

    李林甫在朝堂上可以說是隻手遮天了,李林甫共在位19年,這期間的唐玄宗親小人,遠賢臣,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也急劇加深。

    第二任用楊國忠為相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繼相位,此人與李林甫一樣,忌賢妒能,陷害忠良,朝政一片腐敗。

    此時的唐玄宗又特別寵信安祿山,使安祿山擔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史,擁有兵力超過18萬,比全國戍邊兵力的1/3還多,至使安祿山擁兵自重。

    而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一直搜尋安祿山造反的證據,甚至於抓捕安祿山的門客李超等人,迫使安祿山造反。

    第三安史之亂爆發

    755年農曆11月,安祿山舉兵反唐,“安史之亂”正式爆發。由於唐玄宗罷免和處死了很多的能臣良將,至使無人可用,只能任用病中的哥舒翰,哥舒翰因病不能親自處理軍務,軍隊的戰鬥力極大的下降。

    特別是唐玄宗指揮不當,強令哥舒翰進兵,這是非常關鍵的一仗,結果哥舒翰出潼關不久,在陝郡被崔乾祐打敗,唐玄宗被迫走國,丟掉了長安,從此唐朝陷入了長達七年之久的混亂戰爭,直到763年才平定判軍, 從此之後,唐朝開始走向衰敗,“安史之亂”後,各繼任皇帝再也沒有多大的作為,“開元盛世”那樣的景況,再也沒有出現。此後的唐朝一直在叛亂與平叛中,堅持了144年,907年被朱溫所滅。

    總而言之,大唐由強盛轉變到衰落,唐玄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任,而唐朝的滅亡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秸稈埋在地下發酵發熱能燒:死樹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