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空中的花朵

    夢,最大的昏沉,妄念不斷,夢境不斷,是處在昏沉的狀態之中。

    入靜,我估計你是想說 入定。入定(入靜)是處在最清明洞徹的狀態,與昏沉完全相反。

    打坐和冥想是一回事。打坐是中中國人的稱呼,冥想是外中國人的說法。無論怎麼稱呼,都是在表達讓自己入定的一種方法。打坐(冥想)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昏沉和掉舉,最終實現入定的境界。

  • 2 # 溪花浦牧魚

    我拭著回答,不對或者不妥權當拋磚引玉,以拓展思路之用。

    夢境,是指一個人於熟睡中的大腦活動,或者引申為不能確定的無法用語言表述的事物和景緻,闢如“彷彿在做夢一般。”入靜,是佛家修養至成後的最高境界,萬事萬物皆成空濛,肉身當不知何物,思維與天地合一。打坐,是道家的兼修內外的必修課,面壁十年圖破壁,於靜坐中憚悟世之萬事萬理之通。冥想,它的意思是“深刻地思考。”一般用於哲學意義上的思索、探究。

    之於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夢境是遊離的隨機的不確定的大腦活動。入靜和打坐,它是宗教裡憚悟真理的一種外在方式,只是存在參悟時的出發點不同、世界觀不同,方法的不同,由此結論不一,結果不一,才有了自古以來豐富多彩的真理之爭。趨同在於,它們都欲給芸芸眾生找到一條和諧並且永恆的“大同之路”。

  • 3 # 羅佔光

    夢境是心腦生理或病理在睡眠<夜屬陰>思維情志活動。

    入靜是眠靜,是思維情志自我安慰而息放。

    打坐是讓氣血之陰陽,精氣神之化納代謝。

    冥想是讓思維意識情志放飛放鬆,創造建立智力。

    四者都是以靜為主(陰性)而作而息。提練心腦之精氣神。

    區別是:夢境為時間與陰陽交接白天與夜上完整完善二十四內。

    入靜為思維情志寂靜可無時無刻,無時間制約性。

    打坐與入靜基本一樣可無時無刻。

    冥想與打坐和入靜時間無制約性。

    入靜與打坐屬養生之範疇內容,是正常生物功能狀態。

    夢境與冥想有時跟病理變化有關,不僅僅是生理功能反映狀態。

    中醫認為:精氣神一陰陽 主一身生理與病理變化,是生命機能物質與精神意識之本之源。

    夢境,入靜,打坐,冥想都屬精神意識思維形式,表達、表現、反映,有主觀與客觀之別,有主動和生物功能之異。

    嚴格嚴肅之說:氣陰陽,精氣神之形式形態,功能活動與呼吸吐息,飲食與情慾及自然之氣與形等等…,規律節律變化,轉變轉化,陰陽之中、之間交接,還存有中性之質,是所有《黃帝內經》《周易》無涵養之內容,及因素條件。(內經與周易只有陰陽學說,陰陽學說不完整、與完全性,缺相關性特點特色)…只有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萬物…。(不詳述…抱歉)…傳承與發展…

    入靜或打坐等,儒、釋、道、法、民都從有自己之稱呼、稱號…

  • 4 # 春風小羅漢

    我試著說一說,淺薄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夢境時大腦是有活動的,屬於一種昏沉。

    入靜,這並不是佛家的一個專有名詞,佛家也很少使用這個詞。它僅僅表示境界由粗到細而已。

    打坐,便是一種修行姿勢,不管佛教道教印度教都會打坐。

    冥想,英文maditation,也即禪修之意,是印度教的專有名詞。

    人在靜坐修行時如何控制萬千雜念?不同宗教或者同一宗教間有千萬法門。

    不過很多法門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將念頭集中到一點,以一念抵萬念。

    這一點,可以是想某個事物,念某句佛號咒語,也可以是將注意力放到身體的某一部位,比如下丹田。

    這樣,慢慢地,心就變得清淨了,慢慢進入“定”的境界,也就是入定。

    什麼是定,我的理解,大概等於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和孔子的弟子顏回的所謂“坐忘”。

    此時,“黜肢體,廢聰明”,身空念頭也空。

    入定有好處嗎?當然有!

    出定之後清爽無比,明淨皎潔。好比秋月寒潭,碧空無染。長久練習,可以變化氣質,有益身心。至於更高深玄妙的益處與體驗,佛道經典中有所闡述。

    總之,修行之事,貴在親證,言語不能盡表其中奧妙。筆者淺薄,僅此談一點個人體會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植牙和烤瓷牙哪個比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