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登
-
2 # ruixuezhaofeng
模里西斯位於印度洋西南,為群島國家,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126.5萬(2018),當年GDP142.2億美元,在非洲屬人均GDP排名前幾位的富裕國家。
它人文上更像亞洲(南亞)國家,人口由亞、非、歐三部分移民後裔,印度人、克里奧爾人、華人、法英等歐洲人4個族群組成。印裔人來自殖民時代的英屬印度,既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他們佔總人口的67%;克里奧爾人系非洲移民後裔,約佔27%;華裔佔3%,法裔和不列顛人佔2%。
印度教徒佔一半、基督徒31%(以天主教為主)、穆斯林17%。英語為官方語言,法語為標準語,居民日常使用以法語為基礎的克里奧爾語。
模里西斯Mauritius史上是密林遍佈的荒蠻無人群島,歐洲人到來前,阿拉伯、馬來、爪哇和印度的漁民商船常登陸補充淡水,阿拉伯人稱之為“遍地可尋銀幣的島”。1505年,葡萄牙人稱為“蝙蝠島”。1598年,荷蘭人登陸並首設居民點,他們以王子之名稱其為“模里西斯”並以之為罪犯流放地,1639年引種甘蔗,劫掠運來非洲黑奴墾荒。荷蘭人之後是法國統治奴役212年,最後英國“接手”直至1968年模里西斯獨立。
它選擇“加入”非洲,將自己的命運與非洲大陸緊密聯絡。
-
3 # 閒看秋風999
模里西斯的名字是如何來的?拜當年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所賜。
1598年,荷蘭人來了,荷蘭人用當時荷蘭王國的莫里斯王子的名字給島命名為“模里西斯”( Mauritius,荷蘭語“莫里斯”,英文讀作“模里西斯”);
1715年,法華人又來了,這些殖民者將這個島又換了一個名字,稱它為“法蘭西島”;又過了一個多世紀,英國打敗法國,並佔領了這裡,將島的名字又改回“模里西斯”;1814年這裡成了英國殖民地。
模里西斯是非洲少有的富裕國家,人均GDP接近一萬美元。模里西斯有人口一百三十多萬,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後裔(70%);因此,模里西斯主要宗教文化受到了印度教的影響很深。
模里西斯的溼婆節,簡直就是印度本國這個節日的翻版——屆時,數萬名印度教信徒聚集在一個火山湖裡沐浴Shiva神的雕像(洗禮);
與此同時,這些信眾們將小燈放在香蕉葉上,連同鮮花一起放入在水中。
另外,模里西斯的華人後裔有大約2.5%左右;總體來說,模里西斯人由於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城市和農村的很多人都穿著西裝,已經很難尋覓民族服飾了。
回覆列表
模里西斯是非洲東部的一個島國,跟非洲大陸有2200公里的距離,離模里西斯最近的馬拉加西跟模里西斯也有800多公里。模里西斯這個國家常常被人們遺忘,因為距離非洲大陸太遙遠,模里西斯其實是一個荒島,因為有很長時間上面沒有人居住過。1505年這個小島被西班牙船隊發現,當時這個島嶼世界地圖上都沒有標註,沒有任何的記載。西班牙人登島查探是發現島上有一群蝙蝠,就將這座島嶼命名為“蝙蝠島”。
1598年這個島嶼被荷蘭人分給了自己的殖民作為殖民地,並將此島改名為“模里西斯”,模里西斯這個名字是以莫里斯王子命名。1715年的時候荷蘭人被法華人打敗,模里西斯島嶼落入了法華人的手中,法華人又將模里西斯改名為“法蘭西島”。1814年的時候法國又被英國打敗,這座島嶼又被英國搶走,英華人恢復了“模里西斯”這個名字。隨著民族運動的興起,經過幾十年的爭鬥,1961年模里西斯獲得期盼已久的自立,7年後模里西斯正式獨立。
模里西斯佔地面積為204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達到了126萬,雖然屬於非洲國家,但是模里西斯這裡的經濟情況跟別的非洲國家可不一樣。很長一段時間,模里西斯的經濟來源只能是依靠生產蔗糖來掙錢。不過模里西斯的人民很聰明改變了思路,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感,他們開始發展旅遊行業和金融行業,經濟一下就得到了很大提升。生活在模里西斯的人們生活質量在非洲國家可謂是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