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柺李 中國民間流傳的八位仙人。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組上仙,即鐵柺李、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遊記》,鐵柺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迴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柺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人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侮。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這就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在中國民間的眾多神仙中,鋒頭最勁、影響最大的神仙,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尤其是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八仙的傳說始於唐代,其時已有「八仙圖」、「八仙傳」等,然八仙姓氏至宋代尤有變更,至《東遊記》始定為李鐵柺、漢鍾離、張國老、何仙姑、呂洞賓、藍採何、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其故事傳說大多可以在唐、宋書籍種覓得蹤跡,少數見於明代記載。 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璉、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位皆善飲酒 賦詩,稱為酒中八仙?。
鐵柺李 中國民間流傳的八位仙人。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組上仙,即鐵柺李、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遊記》,鐵柺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迴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柺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聲附合,並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人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侮。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衝突,引起爭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往,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並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這就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在中國民間的眾多神仙中,鋒頭最勁、影響最大的神仙,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尤其是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八仙的傳說始於唐代,其時已有「八仙圖」、「八仙傳」等,然八仙姓氏至宋代尤有變更,至《東遊記》始定為李鐵柺、漢鍾離、張國老、何仙姑、呂洞賓、藍採何、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其故事傳說大多可以在唐、宋書籍種覓得蹤跡,少數見於明代記載。 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璉、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位皆善飲酒 賦詩,稱為酒中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