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星衍史談

    受《三國演義》影響,我們對三華人物的認識更多集中在了諸如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這樣的“猛將”,亦或是諸葛亮、郭嘉這樣的“謀士”。但是演義畢竟不完全等同真實歷史,法正是一位在真實歷史上起到很大作用的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法正的戲份可謂少之又少,只能退居“二三線人物”。

    法正一身的功績主要在於:幫助劉備入蜀、穩定益州局勢、奪取漢中。

    助備入蜀

    法正(176-220),字孝直,善於奇謀。早年投奔割據益州的劉璋,但是劉璋不會識才用人,胸無大志,所以法正不受重用。當時同在益州劉璋麾下的別駕張松也深感在劉璋手下無法發揮才能,兩人“同時天涯淪落人”,因而交好。208年,張松出訪曹操,在受曹操蔑視後回到益州勸劉璋交好當時駐兵荊州的劉備,並讓法正出使。在見到劉備之後,法正深感劉備才能萬倍於劉璋,於是與張松商議以劉備為主。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說曹操將要征討在漢中的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併益州。張松趁機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被任命為使者。但法正見到劉備後即刻向劉備獻策:以張松為內應,率軍入蜀,佔據益州。由此,法正、張松裡應外合,協助劉備佔領益州,準備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成就大業。

    穩定局勢

    劉備佔據益州後,因其外來身份,當地士族頗不待見。為了聯合益州本土的豪門大族,劉備的手下都勸他迎娶劉璋舊將吳壹的妹妹,但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的遺孀,劉備礙於自己與劉瑁同族,害怕這麼做有違禮法。法正進諫僅用一句話:“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劉備便納吳氏為夫人,由此初步安撫了益州豪強。除此之外,法正參與制定《蜀科》,進一步穩定益州局勢。

    漢中之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見曹操收服張魯後,卻未繼續進攻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便進言劉備進攻漢中。對於漢中的戰略意義,法正說得很明白:上可討國賊,尊崇漢室;中可並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固要害。劉備遂接受法正進言,進攻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南渡沔水,在定軍山、興勢山山麓紮營,與率軍前來的夏侯淵對峙。當時夏侯淵駐守戰場南線的據點走馬谷,而張郃駐守東線的據點廣石。於是法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廣石。張郃雖沒有丟失據點,但也受不了劉備軍實際上是“小股部隊”的輪番騷擾,於是在未明局勢的情況下向夏侯淵請求支援。

    夏侯淵以為張郃處境危險,便急忙將精兵調撥一半支援張郃,自己繼續固守南線。但劉備在法正授意下派兵偷襲走馬谷,放火燒燬了曹軍陣前諸多防衛工事,夏侯淵不知是計,親自率四百軍士出營修補。此時,法正看準時機,見夏侯淵中計,讓劉備發起總攻。劉備於是命黃忠居高臨下從後方擂鼓突襲,夏侯淵猝不及被黃忠斬殺,曹軍大敗。劉備從此佔據了漢中之戰的主動權。不久,曹操親征,聽聞是法正獻計取漢中,因而感慨不已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

    相關典故

    法正雖善奇謀,頗有才幹,深得劉備信賴寵愛。漢中之戰時,法正某此同劉備一起在前線。當時劉備軍暫處下風,劉備大怒而不撤退。當時箭如雨下,法正見狀便擋在劉備面前,劉備大驚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何況我法正呢?”劉備只好下令撤退。

    但畢竟人無完人,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他在得勢之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當時的人向諸葛亮舉報法正,但諸葛亮也奈何不了他。

    可惜法正天不假年,僅四十五歲即去世,劉備為之痛哭五日,法正甚至還成了劉備生前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季漢大臣。劉備在彝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還嘆息:“若法正在,就能勸住主上不要東征;即便東征,也不會輸的這樣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史上最奇葩、最殘忍的減肥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