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咕咚比爾
-
2 # 哨兵小虎
崤山小虎第328條回答。
戰爭的確是一場高消費的買賣,而且這個“高消費”還指的是消費自己國內的錢。但同時也要認識到戰爭也是一場“高回報、高收益”的“賭博”。賭的是“國運”,博的是短期的“高回報”,長期的“高收益”。
上個世紀以來,擅長靠戰爭來進行“高消費”來換取“高收益”的國家枚不勝舉,特別有名的有“日本、美國”。日本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讓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從此野心膨脹、慾望陡漲,最終“老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捱了“兩顆原子彈”。
日本就是透過甲午戰爭獲得了大量戰爭賠款2.3億兩白銀(相當於其當年國家預算的4倍多),從而又透過日俄戰爭獲得了大國地位。
而作為日本爸爸的美華人,自然也知道這其中的一本萬利,為了讓美元政治和石油掛鉤,先後發動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從此只需要開啟印鈔機就可以在家薅全世界人民的羊毛。甚至還有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比如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轟炸南斯拉夫等。
就連美華人認為最不光彩的北韓戰爭、越南戰爭,也都是為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
經過這麼多戰爭,我們可曾看到美帝有因戰爭而倒下的“虛弱跡象”?
沒有!顯然沒有。因為美華人每次都準備的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所以美華人從來沒輸過戰爭,即使是打平的“北韓戰爭”,依然是獲得了對南韓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
3 # 裁縫不會做衣服
如果你看了科幻小說三體你可能會有些啟示,地球資源的總量就這些,別人佔比多了,自然自己就佔比少了,所以必須不能讓別人比你強,比你強就意味著資源佔有量會比你多,對比發達國家人均資源消費量就能清晰瞭解。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來鞏固霸主地位,擷取低廉資源。其實可能不是針對你,只是需要把資源留給自己,還要很便宜。看看哪個戰爭跟資源沒關?
-
4 # 土司二少爺
發動一場戰爭,當然是高消費的事。但是打不打仗,那是一個國家對整個國家戰略的安排。
一,為經濟而戰。這樣的戰爭太多了。美國發動的多次戰爭,就是為了經濟利益。幾次中東戰爭,都是為控制石油權而戰。每一次美國發動戰爭,面子上說為人權,為國際新秩序,可是背後,都是因為經濟。經濟是世界戰爭最主要的導火索。
二,為國土而戰。歷史上因為邊界紛爭而發生戰爭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巴以戰爭,印巴戰爭等。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捍衛民族尊嚴,寧可犧牲自我,每個國家都會去戰鬥。直到現在,仍然有許多邊界問題會引發大戰,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而邊界線就是國與國之間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因素。
三,為正義而戰。大千世界,什麼樣的國家都有。有些以大欺小,有些以強欺弱。當年越南猴子為了私利,發動了侵略高棉戰爭,吞併了金邊等地,中國應柬國王西哈努克請求,出兵打了越南,併成功救了柬。這就是正義之戰。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也是為了正義,抗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故正義之戰是得民心的戰爭。
孫子兵法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戰爭是最下策,希望這個世界戰爭不在,人民安居樂業。用發動戰爭的錢,造富勞苦大眾。
回覆列表
戰爭從來都是個大買賣,謀國家之前途,民族之未來。戰爭可以消耗大量的資源,同時也可以消滅大量的人口,從而使戰前的種種危機得以化解,如二戰之前的經濟危機。當然這也不是戰爭的全部,還有對於土地和資源的更大訴求,對生存空間的更多爭取。至於美帝,彼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在於維繫其二戰之後建立的全球霸權系統,就像網路工程師打補丁一樣。比如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是為了打壓共產主義,再比如海灣戰爭為了石油,之後挑起的中東一系列戰爭也是一樣。所以其總的原因,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其背後賺取的一系列利益,都是在統治的基礎上二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