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記歷史不要忘掉傷痛
-
2 # 九夏濤聲
武功運氣禦寒,從中醫角度及其日常運動推知,能行。運氣,人體肌肉及其經絡在做功,即產生大量熱量,寒自化解!
武俠小說稱運氣能禦寒,也不外乎傳承了中醫理論、實踐,——中醫與中國武術,天然堪一枝並蒂蓮,相互滲透,共榮辱,源於中國傳統文化,——雙峰並峙,同自一脈。天生來一對龍鳳胎。
-
3 # 幕天理
應該是沒問題的,我們假如真的有內力,那麼這股力量就像一股氣流在身體裡週而復始的運轉。生生不息,並且隨著時間越久越強大。比如少林掃地僧,身周有三尺氣牆。喬峰的降龍十八掌也只是讓他受了一點輕傷!連降龍十八掌的掌力都穿不透,那禦寒應該沒問題吧。
當然也有特殊的,比如偉一笑,左冷禪,玄冥二老。這幾個練的內力屬陰寒性,估計不能禦寒吧,防暑應該沒問題
-
4 # 娛記邊緣人
我認為是真的。
咱們中國有一門功夫叫氣功,修煉氣功的人實際上也就是在運氣調息。身體內部是個迴圈體,當氣息順暢的時候,全身經脈打通,由內而外,起到禦寒的效果。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有很多的修習方法,其中說到內功心法就是在強調體內氣息迴圈的方法,這是基礎來源。
我想到最近播出的《將夜》裡說到氣海雪山一竅不通這類詞,道理相通。包括現在崇尚的健身方式瑜伽更是說明了這樣的問題。還記得《功夫瑜伽》裡在冰湖裡游泳就說到了呼吸法,與武俠小說裡的運氣禦寒有異曲同工的道理。
-
5 # 山頂凍人8171
當然能禦寒,也不用太高深的。
舌抵上顎深吸氣,憋一會。慢慢體會這口氣慢慢順著胸前中軸線到小腹。然後慢慢撥出。多做是有好處的。
-
6 # 尋寶登峰我思故我在
練樁功能生熱。冷天吾練習樁功,十多分鐘遍體生熱。下雪天穿單衣練習不冷。穿多出汗。樁功取地天泰卦相。陰氣上升,陽氣下降。陰陽二氣在體內迴圈周天,合周易泰卦。以九為基,36,180,360。180後天境,360先天境。陰陽二氣逢九則變。練習中太熱的話可歇息下,避風歇下。時間有限的話。至少練到九數,九陰九陽。現實中一般練到九九八十一感覺真氣最清明。九九歸真。180,360時間長,大汗易亡陽。實際中不容易做到。最多練到26個九,耗時太長,一般達到九九歸真效果就差不多。火龍功行功一次大約五分鐘,每天習練幾次也可禦寒。效果不及樁功好。
-
7 # 跟我學公文
武俠小說也是小說,具備小說情節虛構的特點。
武俠小說,幾乎全部都是虛構的,真實的成分那真的是太少了。而關於招式、武功、真氣、套路等等,N多的說法都不是靠譜的,尤其是運氣禦寒,更不能讓人相信。
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它不等於紀實。武俠這些人則更是僅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之中,從來沒有真正能夠一人能戰勝數百千人的神奇武功。運氣是現實武術中存在的,但禦寒則必須靠衣物棉裝,冰天雪地裡,沒有足夠的禦寒物品,再強壯的人也不能生存。
吸引人的興趣,讓人們樂於閱讀,這正是作家們追求的。至於內容的真與假,真實與虛構,作家並不會考慮。作為讀者,尤其是讀武俠小說時,一定不要把小說的內容信以為真,否則便是自誤,也會誤人。所以,武俠小說的作者們,也應當在寫作時,有這麼一種底線,有一種良知,不能讓自己的作品誤了讀者,要不,乾脆不要寫作。
結論:讀任何書,都應該帶著自己的思考,這個太重要。古人說,“寧信書不如無書”。書中所寫,必須經過思考,有所取捨。迷信於武俠小說,必將讓自己受到傷害。所以說,讀書必須要選擇,一定要讀好書,不要讓不好的書耽誤了自己。
回覆列表
有。但真正把鐵布衫、金鐘罩練成上乘功夫的運氣禦寒是絕對可能的。例如軍閥時代的五星通臂拳鼻祖聖人張策,和某高手在冬季冰地上脫背不分高下後,回到屋中,某高手進屋後說:熱的不行,提起爐上熱壺直接灌進肚裡,一代宗師張策隨手把另一個熱水壺也直接喝進肚裡,接著又把另一個熱水壺也喝進肚裡,某高手見事不妙,找藉口走了。這種功夫有,練成的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