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星雨兒下

    《心理罪》是一套系列叢書,而整個系列的小說,是以主人公方木一路以來的成長,為線索來架構,以《第七個讀者》、《畫像》、《教化場》、《暗河》、《城市之光》的順序展開。作者雷米是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法學教師,他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由於該系列作品的相繼問世,他被譽為“中國心理犯罪小說第一人”。

    《心理罪》系列的作品當中,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主題。對於每部主題的設定,作者最早僅僅是想描寫一個人性中相對幽暗,或者說相對不為人知的一面。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小說的節奏感更強並且十分具有代入感,使讀者不會侷限遊離於文字之間,而是牽動著讀者的心,不由自主隨著主人公一起去經歷那些黑暗、那些傷痛,一起去成長。

    犯罪心理這一話題既隱晦敏感又容易引起人的興趣,卻又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會被輕易提及的部分,或是隱藏,或是抗拒,因為在普世價值中,健康Sunny,積極向上的主題才是被宣揚的正能量。犯罪心理的產生是悄然無聲的,罪犯的行兇是陰暗隱晦的,心理學的解答是潛意識抽象的。

    在小說中最明顯的心理罪莫過於反派人物的黑化,首先是直接兇犯馬凱,由於家族遺傳病史在心裡偏執的認為自己得了卟啉症,因為恐死,所以到處獵捕新鮮的血液為食,直接犯下累累的罪行;再者是林海的心理罪,父愛讓他喪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為了治好女兒的卟啉症,沒有底線的誤信醫生的謊言,人民警察淪落為幫兇;最後是幕後操手孟陽,他原本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醫生,對挑戰的不滿足使得自己在醫學領域上漸漸偏離了航向。他痴迷於無人能解的醫學難題,甚至固執冷血的操控著一個個生命個體為他服務,在他的世界裡,生命在這個醫學百慕大中渺小的可憐,所以他才會為了證實醫學猜想,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感染上不治之症後,瘋狂的將他人一起拉入罪惡的深淵。 傳統的劇情常常是好人的頭上永遠閃耀著正義之光,壞人的罪行最終會被繩之以法,但是在《心理罪》中,沒有人是聖潔的純粹,正面人物同樣有著負向陰暗的壓抑。

    方木是個心理學天才,他的心理側寫常常一針見血,但是身為孤兒的他從小就未曾得到過深情的滋養,活得不像是有血有肉的人,理性的思維方式讓他對愛恨情仇這種“無謂的情感”視而不見,缺失的部分只依靠敏銳的洞察力來填充。看到的就是暗黑的罪惡和冰冷的解決方案。不知天高地厚,不懂生命偉大,甚至不惜一切代價來證明自己的“正確答案”,用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去審視眾生,這就是他的心理罪。 邰偉是個破案經驗豐富的老刑警,他嫉惡如仇,珍惜身邊的每一個生命,但是太重感情的他卻永遠沒有辦法解脫自己,無法原諒自己眼睜睜的看著父親因公殉職,所以在每一次危險當頭都希望用自己的衝鋒陷陣來彌補對父親的愧疚。衝動易怒,常常讓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傷人或自傷,所以才會拼了命一般對自己步步緊逼,用沉重的鎖銬和腳鐐禁錮著自己的思想,久久圄於過去,躊躇不前,這也是他的心理罪。 但是,失去了心愛之人的方木,最終感受到愛和遺憾的滋味;用酒說出自己故事的邰偉,也漸漸放開對自己的批判和壓抑。

    切合題文,“心理罪”一詞的提出似乎給每個人都打上一個問號,你是否感受過心裡的陰暗?你的那片陰影是否遮蔽了你的雙眼?你有沒有誠惶誠恐地壓抑著?又或者是痛並快樂的享受著?我們都有原罪,就像走進Sunny,身後一定會留有陰影,去追求美好Sunny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在黑暗的夜中,蠢蠢欲動的那絲勾魂鏈。

    《心理罪》中有句話是:看穿別人的同時,留神別把自己丟了。在與原罪的抗爭中,或多或少都會被帶入到負向的陰暗中,沒有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能做到的不過是正視自己。試著去理解,試著去排解,灰色地帶總是窄窄的存在,固執的走進去很容易迷失自我,相信著,這世界有時充斥著罪惡,但堅守正義的人仍如璀璨星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拳超人:賽克斯在龍捲伸出食指後只能無力掙扎,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