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畢鴻飛
-
2 # 留白星育
教育的起點當然在於環境,從寶寶降生的那一刻,就進入了新環境,而營造新環境的人就是父母,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感知能力超強,能透過肢體語言感知外界對他的影響與培育,這時父母的言行舉止,動作情緒,都會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進而透過不斷的聲音刺激,讓孩子模仿,透過聽和模仿學會了基本的語言,接下來就是早教的啟蒙,聽說讀寫,一步步展開,這時的起點我可以認為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不一定是父母。而教育的中心就是孩子,很多人以為父母 老師 學校是中心,我們讓孩子學會了基本知識和技能後,更應該以孩子為中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孩子透過不斷的學習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體系,是引導而不是按部就班只讓孩子模仿,那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很差,只是學會了知識,而不會運用。
-
3 # 張老師中小學基礎英語
教育的起點和中心其實都是在自己的家裡,很多人錯誤地把這個問題轉嫁給了老師,認為老師才是教書育人的起點和中心了!大多數家庭都忽略了這一點!孩子從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哪個不是從媽媽爸爸那裡學來的?!父母的教育其實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從知道懷孕開始就知道胎教,各種音樂,故事播放,營養等等許多方面都不想讓孩子受了委屈!出生後又各種寶媽寶爸慣著,父母就是實實在在的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一個孩子從小會成長成什麼樣子,與父母的為人處事的態度,個人的品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為孩子進入學校,進入社會後的發展帶來諸多影響!等孩子上了學,又把本應該家長做的事情,又轉嫁給了老師,認為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殊不知,老師其實就是360行中的一種職業,幹著答疑解惑的活,還要做“家教”,“陪讀”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要求?!畢竟老師可能也有家庭,她也是要盡到為人父母的職責的,對吧?!對於教育的起點其實每個家庭的高度是不一樣的,有條件和有需求的家庭很早就規劃孩子的教育了,比如有條件的選擇移民,出國留學,高昂的一對一輔導等!沒條件的,也早早送到了補課班,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教育的中心也由德智體美勞,被只灌輸知識一項所代替!只要孩子學好習就沒有原則的什麼都答應,久而久之孩子的智商倒是提高不少,但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不少情商,變得特別自私,不懂得感恩!所以,作為父母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度,起點要有,中心內容也要有,平時再多注重一下其他方面的素質教育就更好了!
-
4 # 陽光米蘭2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覺得教育的起點在於家庭,在於父母,教育的中心在於培養一個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的、身心健康的孩子!當然老師的教育也很重要,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的一點!
我們今天就簡單來說說教育的起點~家庭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有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
如果一個家庭和諧,那麼孩子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他(她)的安全感必然會很高,對於孩子的自信心是有很大好處的,他(她)不會因為缺愛而去討好別人,因為他(她)本身就是愛的傳遞者,會正能量滿滿。
假設孩子在不太和諧的家庭長大,他(她)的成長中必然充斥著爭吵,冷漠,甚至於更加激烈的暴力,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他(她)的安全感就得不到保障,孩子會懷疑自己是不被愛的,那麼他(她)就會自卑,會懦弱,會不敢表達自己的情感,當然也可能會變成討好型人格,甚至嚴重些的性格會有點小問題。
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的孩子!
回覆列表
你問得有深度啊
教育起點廣義上講是從家族開始的,父母子女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慢慢演變出更多精細化的教育。
而教育的意義在於完善自我,與服務周邊的環境也是社會。完善自我,服務環境兩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樣都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