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德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成人每天食鹽不要超過6克,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每天食鹽攝入不要超過5克,研究發現,食鹽量過多(每日超過10克以上),與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及誘發腦出血等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鑑於以上原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鈉得攝入:

    一、家庭按每人每月不超過規定的食鹽用量進行烹調;

    二、可用辣椒油、醋及酸味佐料以減少食鹽用量;

    三、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用低鈉替代鹽也不失為減少食鹽攝入的手段;

    四、儘量食用新鮮食物,減少醃製品和方便食品;

    六、減少隱形鈉鹽攝入,除食鹽外,味 精 、醬油、烏醋、沙茶醬、西紅柿醬、黑胡椒醬、牛排醬、辣椒醬、高湯塊、咖哩塊等,都屬於多鹽食物,必須限量攝取;點心、餅乾類不論甜口味還是鹹口味,在製作時都會新增鹽分,減少食用。

  • 2 # 只有營養師知道

    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其實攝入鹽分過多就等於攝入鈉離子過多,不過鈉的過多攝入的確也不能說單單就是高血壓的禍根,因為高血壓的誘發原因有不少,日常頻繁的重口味飲食,鹽的過分攝入只能說是其中之一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中國可以說是吃鹽大國,特別是東三省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高於10g,而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的食鹽攝入量僅僅小於6g。研究發現,再過去的40年裡,中國是吃鹽最多的國家,美國醫學雜誌上還曾經刊登,即便是中國兒童,每天鹽分攝入量也高達9g。

    為什麼鹽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

    原因有以下幾點:如鹽分攝入的過多會導致水、鈉的瀦留,因為鈉大部分從尿液排出,因此身體內的血容量會提高,自然血壓也隨之升高,還會出現水腫、肝臟腫大、心率提速等危險。鹽的過多攝入導致鈉離子濃度提升,血管外、細胞外滲透壓增加,會擠壓細胞和血管,細胞失水則我們會大量飲水來保證體內滲透壓正常,血管會形成進一步勝利水腫,導致容量負荷增加,提高血壓。

    另外,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一般火大油多,菜餚更有口感,很多朋友吃了更容易攝入更多鹽分、糖分、油脂,還可能導致熱量攝入過多而誘發肥胖、高血脂等問題,長期飲食不節,血管斑塊增多,血栓形成,阻塞血管,血液流動時對血管的側壓力必然會提升。

    還有研究發現,食鹽的過多攝入會提高食慾,易讓人暴飲暴食,攝入的食物比日常更多,長期如此惡性迴圈,可能造成肥胖、高血脂,同樣對高血壓不利。

    不過除了控制食鹽攝入量,還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例如高油高脂,包括高蛋白、高糖食物的過量攝入。如果血管阻塞,血流不暢的情況,同樣可能出現血壓高的問題。例如愛吃“加工類食物”,長期攝入高油、高脂、高糖,反式脂肪酸,誘發肥胖,還可能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濃度,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長期如此讓血管壁狹窄,血液粘稠度上升,逐漸出現高血壓的症狀。日常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多注意烹飪方式,如多用蒸、煮、燉、清炒、涼拌的方式料理,避免經常吃油炸、燒烤、燻醃類食物。日常多在家就餐,減少頻繁下館子的習慣和點外賣的習慣,餐廳和外賣的食物為了提高口感,可能會新增更多油脂、蔗糖或食鹽。

    日常飲食除了吃清淡一點,選擇食鹽含量適宜的食物意外,還應當注意一些含有“隱形鹽”的食物,這些食物吃起來並不覺得鹹,不過它們可能都含有不少鹽。例如掛麵,100g掛麵含有鈉離子450~600mg,多的甚至能高達1200mg,相當於2兩面條裡含有3g的鹽,佔一天鹽攝入量的一半了;另外還有切片面包,兩篇切片面包約能提供1g食鹽,很多朋友愛吃切片面包,過多攝入則可能攝入食鹽過量。另外,我們的調味料中除了食鹽,醬油、耗油、魚露、雞精等都含有不低的食鹽,如果已經放入了不少這些調料,那麼食鹽本身的加入最好減少。燻烤、罐頭類肉食中含鹽量較高,最好少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