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英才

    匈奴,突厥命不逢時,興起上升期處於中原王朝的分裂混戰時期,所以強勢一時,但是穩步發展要南下牧馬之時,遇到的確實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帝國的最強時期,結果只能是被打與被肢解,而統治部族也落井下石,造成有家難回,被迫西遷。

    而鮮卑人興起強盛時中原王朝處於四分五裂時期,向心力弱,使得鮮卑人得以趁虛而入,加之漢化成功逐步融入華夏漢民族,成為中原新主人。

  • 2 # 葉子寫實

    回答這個問題先了簡單瞭解一下這幾個遊牧民族。

    匈奴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興起於今天蒙古的陰山山麓,是秦末漢初時最為強大。

    突厥 中國歷史上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有學者認為他們也是匈奴的一支苗裔,在南北朝末年隋唐時最強大。

    鮮卑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北方的東胡族。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一支退居到烏桓山,一支退居到鮮卑山。烏桓後來在東漢末年被曹操納入魏國版圖,鮮卑繼續在北方發展。

    我們再看一下這些遊牧民族強大時,華夏族的對手。

    匈奴憑藉強大的騎兵和靈活機動的做戰方式,常常侵入以農耕文明我主的華夏文明地區。戰國時期東方各國常常相互征伐,匈奴部族就常趁機而入,奪取土地,劫掠百姓。趙國著名將領李牧就常與匈奴做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大將蒙恬把匈奴人趕出了河套地區,並把各國分佈在北部邊境的長城連線了起來,並設立烽火臺,抵禦匈奴的入侵。

    秦始皇死後,秦帝國在秦二世的統治下,迅速瓦解。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東方六國的貴族勢利迅速復國,中原又陷入紛爭。此時匈奴部族的冒頓單于,趁亂又重新襲取了河套地區。劉邦建立西漢後,韓王信背叛並投靠匈奴,劉邦親征卻身陷白登之圍。直到七十多年後漢武帝時期,經過河西之戰(也稱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一鼓作氣將匈奴趕入大漠以北,讓匈奴很長時間都沒有能力南下。

    突厥在興起之前曾經是柔然的附屬國。553年,突厥聯合西魏再次破柔然,到554年,突厥基本消滅柔然各個殘餘部落。560年左右,突厥征伐吐谷渾,征戰西域,乃至聯合波斯滅白匈奴,今天新疆以及中亞河中地區成為突厥汗國的疆土。突厥強盛時期疆土東到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鹹海和中亞河中地區。後分裂成東突厥和西突厥。

    隋朝建立後,東突厥成為常常滋擾邊境,隋朝最大的軍事威脅。隨著隋朝國立的提升,東突厥曾經向隋朝稱臣納貢。隋朝末年,又出現了政治不穩定局面,十八路反王反隋,突厥又趁機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掠走人口5000多人,並進入太原,直逼長安城在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40裡,京師震動。唐太宗採用疑兵之計才讓捷利可汗退兵。

    貞觀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兵分三路出擊突厥。李靖出奇制勝,大敗突厥,頡利可汗逃亡,唐軍再次追擊,大破突厥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東突厥滅亡。

    西晉建立後,對周邊鮮卑各部採取安撫政策,並授予某些部落首領官職稱號,加強統治,鮮卑一直臣屬於西晉。但在“八王之亂”開始後,西晉王朝內部混亂不堪,國力衰弱,天下大亂,各少數民族紛紛南下,逐鹿中原。鮮卑各部先後建立了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家。

    我們可以看到每逢中原有內亂是,都會給北方遊牧政權以可乘之機。秦漢時,先有秦始皇的威懾,再有漢武帝的強大,才使得他們沒有能夠南下;唐朝是,隋朝的強大、唐朝的強盛也沒有給突厥繼續南下的機會。而在西晉時期,“八王之亂”中原陷入動盪,鮮卑乘虛而入,之後司馬政權遷到長江以南,沒有人物能夠平定北方。形成了南北兩種政治局面,史稱南北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企業文化實質就是老闆個人文化,職場人一定要壓抑自己性情適應老闆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