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根logan
-
2 # 三味小書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英、法、美、意、日為主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召開會議,商討如何處置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和建立國際聯盟的問題,史稱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代表參加了會議。
巴黎和會實際上是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日本在會上提出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得到了英、法、意的支援。美國開始是激烈反對,後來也被迫同意。中國提出的將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益交還中國的提案反而沒有得到支援。會議結果傳到國內後,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抗議這種嚴重的不公正待遇。最終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共有五人組成,團長為陸徵祥,團員有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權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駐比公使魏宸祖。在大會上代表中國發言的是顧維鈞。
-
3 # 一世浮名映山紅
巴黎和會是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勝利的協約國集團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而召開的會議。
這個和會是勝利國舉行的和會,又是個大國操縱的和會,德國等戰敗國和蘇俄、中華民國被排斥在會議之外。美、英、法三國最高領導人主導了和會的進行。和會上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
中國做為戰勝國一方,付出了20萬華工的生命,據理力爭,想要收回被德國侵佔的中國山東的一切主權權益,卻被西方各強權無視出賣!把中國山東省主權轉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著名的“五四運動”由此爆發!!
弱國無外交!西方國家口中的‘世界公理’是不存在的,只綏靖屈服於強權霸權!!!
時至今日也是如此!血淋淋的歷史教訓,華人當共勉圖強,復興我大中華!!!
-
4 # 航空之家
1919年代表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代表有團長陸徵祥(外交總長)、顧維鈞(駐美公使)、王正廷(南方政府代表)、施肇基(駐英公使)、魏宸組(駐比公使),朱佛定(秘書),實際主導拒籤的是顧維鈞。在會中中國代表提出,要求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二十一條》,收回山東權益。然而提案遭到否決,這直接導致中國爆發五四運動。最終中國代表並未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圖、中國拒籤的《凡爾賽和約》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1月,協約國作為戰勝國為了解決戰後遺留問題,特意召開巴黎和會。但是該會議並未邀請戰敗國和中立國,巴黎和會也是戰爭國之間的和會。然而勝利國也分大小,更是大國主導的舞臺,其中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萊·喬治、法國總理克里孟梭是其中最閃亮的星。
巴黎和會上簽訂了關於處理戰敗國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和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過簽訂一系列和約。這也確立了一戰後美、英、法為主導的國際局勢。在巴黎和會中,日本政府要求以戰勝國身份接管戰敗國在中國山東的所有權益。顧維鈞為此準備了《山東問題說貼》,表明中國不能放棄孔子的誕生地山東,就像基督徒不能放棄耶路撒一樣,這也震撼了歐美代表。但是由於義大利退出和會,美、英、法擔心日本退出,從而將德國在山東權益割讓給日本。
圖、顧維鈞
當時由於團長陸徵祥離開巴黎,顧維鈞成為實際領導人。在他主導下,中國代表拒簽了《凡爾賽和約》。當時顧維鈞在和日本代表牧野伸顯的辯論中完全佔據上風,也讓列強重新認識了中國。然而由於國弱力微,單憑個人之力並未逆轉局勢。
回覆列表
1919年巴黎和會主要是一戰後,列強們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德國是戰敗國,中國要求收回德國強佔、強租的土地,廢除不平等條約,但是西方列強卻將德國在中國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不顧中國戰勝國的身份,當時中國的首席代表是顧維鈞,拒絕在協議上簽字,巴黎和會的訊息傳回中國後,華人激憤爆發“五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