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雨聽風皆是春

    哈哈,今天來回答一下這個有趣的問題吧

    如果你不標註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我想這種情況還是普遍存在。

    因為對一些老年人來說,由於以前的貧苦生活,使他們知道東西的來之不易,特別珍惜甚至於吝嗇。好的東西讓自己的孫子孫女吃,是輕易不會分享給別人的。

    但你說是一個孩子的父親,還說貴的食品不讓分享給別人,吃完了再出去玩兒,這就比較少見了。

    現在的生活都這麼好,你說孩子們有什麼零食沒吃過,沒見過?還至於專門交代不讓分享給別人?什麼叫貴的零食,什麼叫不貴的零食?也不過是常見的和不常見的零食而已。

    難道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難得買一回貴的不常見的零食?或者買的不多,不夠分?就故意交代孩子,不要分享給別人?

    或者家裡親戚朋友多,或者以前有這樣的經驗教訓,因為孩子們爭搶吃零食,發生過矛盾糾紛?

    或者是孩子的習慣不好,拿到零食亂吃亂扔,弄髒了衣服,弄髒了環境,所以讓吃完了再出去?

    或者,這些零食是給孩子定製定做的,別人吃了沒有效果,只能孩子一個人吃?

    那也不對呀,父親明明說不能和別人分享,還專門指出是貴的零食啊

    我就納悶了,父親有這麼自私嗎?父親有這麼可憐嗎?父親有這麼狹隘嗎?父親有這麼直白嗎?

    就算零食很貴,就算輕易不買,就算買得很少,就算不夠吃,那讓孩子在家吃就得了,幹嘛要告訴孩子,貴的零食不能分享啊?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為什麼要用自己狹隘的思想,去左右和干擾孩子的思想?

    或者對孩子說,我們家的規矩是,不允許帶零食出去吃,一邊玩一邊吃,不禮貌不衛生不安全,要麼在家吃完零食出去玩,要麼先出去玩兒,回來以後再吃零食,為什麼要對孩子說不能分享給別人呢?

    現在我們是網路時代,共享經濟,沒有共享,也就沒有了網路的意義,學生從小進行情商的教育,就是要學會共享,在學會共享的同時,學會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互通有無,才能達到共贏。

    你從小把孩子的共享理念給截斷了,帶偏了,誤導了,孩子變得內向,自私,狹隘,孤僻,長大以後孩子的人生導向,出了問題,那你就後悔莫及了。

    小孩子之間的共享,其實是寥寥無幾,範圍是很窄很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如果刻意的去限制孩子的共享意識,就會讓孩子從小覺得,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歸我,什麼都聽我的,你們都不要爭,你們也不要搶,你們勝利了,我跟你們急,自己輸了跟你們鬧,反正是唯我獨尊,唯我獨霸,別說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我也得是第一,也都得聽我的。

    這樣引發的後續麻煩很多,首先是零食不共享引起,然後是學習用具共享引起的,家裡的衣服,玩具,學校的鉛筆,橡皮,遊樂場的遊戲,道具,親戚家的食物,零食等等。

    進入社會以後,各種公共資源,各種榮譽名利,各種評優評先,都是因為小時候不會處理各種問題,造成工作和學習的各種壓力,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問題,造成糾結,鬱悶,煩躁,對生活不滿的心理壓力。

    共享即大愛,不僅僅是一個零食,有時是一種思想,有時是一種理念。

    作為父母的,不能從小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理念,不要把大人憤世嫉俗的觀念,無情的撒播到孩子幼小的心靈上,那樣真的就太殘忍了。

    所以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是又生氣又好笑啊,首先肯定這種做法肯定是錯誤的,雖然我們不瞭解事情的原委,但家長這樣說這樣做,對孩子這樣的解釋,那是絕對不對的,對孩子的人生觀是錯誤的誘導啊。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家長想要達到自己目的和意願的方法也有很多,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想一想想一想,我們面對的是純真的孩子,是一顆幼小的心靈,千萬不能讓世俗的眼光和風氣,去汙染了孩子們純潔的心靈,從而給孩子一生帶來不必要的陰霾。

    不用專門去給他糾正了,讓這個孩子的父親看看這篇文章吧,不服來戰,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要寫感情破裂的證明,應該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