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大白搬磚24小時

    謝邀!以下內容僅供參考!刺五加東北的朋友比較熟悉。野生刺五加主要分佈於東三省,生長在山坡裡和路旁灌叢中。俗稱老虎潦、一百針。它能長到高1-6米;分枝較多。刺五加渾身都是寶:它的根皮能祛風溼、還能強筋骨,還可以拿來泡酒,製作五加皮酒等。它的根皮含鞣質、棕桐酸、亞麻仁油酸、還富含維生素A,B1。還有就是它的根皮也可代“五加皮”,供藥用;種子可榨油,制肥皂用。所以說刺五加渾身都是寶。那刺五加到底有什麼藥用功能呢?其實刺五加在中國醫藥學中做為藥物廣泛應用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具有“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的作用,久服“輕身耐老”,與它藥配伍亦可“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不但國內人員對刺五加有所研究,國外的人對人參及其近緣植物刺五加也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證明了刺五加和人參有相似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 2 # 本草百曉生

    “寧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滿車”,可見古人對於五加皮有多麼的推崇!

    但中藥裡頭,說五加皮,起碼有三個品種,一種是北五加,又稱香五加,主要出自東北,它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泡酒藥,它主要具有祛風溼,止痛,以及利尿,另外研究發現,它還能夠強心,尤其對心源性水腫,效果顯著。要注意的是,吃香五家皮酒要適量,不然喝多了,香五家還有一定的毒性。

    另一種就是南五加,相比北五加,它最大的特定是氣味不明顯,它主要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尤其適合風溼痺痛,筋骨痿軟,對於那些沒有風溼的,兒童若發育不良,也可以考慮用南五加皮調養。

    最後一種刺五加,知名度最低,用的也最少,相比前兩種五加,刺五加最大的特點在於,入藥的枝幹部分,長滿了大大小小的刺。

    它又有什麼用?

    蘇聯藥理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就對刺五加作了一番科學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居然跟人參的作用類似,有幫助人體增強抵抗力,以及提高腦力勞動效能等作用,而且在補肝腎強筋骨方面,它要強於香五加、南五加。

    不難理解,刺五加的價格在三種五加皮當中,也是最貴的!

  • 3 # 一葉輕舟85

    刺五加屬祛風溼強筋骨中藥,藥名五加皮品種之一,又稱南五加皮。為五加科落葉小灌木細桂五加、五梗五加、刺五加等的根皮。以乾燥根皮入藥。

    五加皮藥材圖

    性味辛、微苦,溫。婦肝、腎|脾經。功能:祛風除溼,益氣補腎,扶正祛邪。

    特點:一、五加皮苦洩辛開、其性疏利,能驅風邪、強腰膝、通脈絡、利關節、除水溼、定疼痛。

    二、五加皮可洩可補,善入脾腎,洩而不破,補而不滯,入脾補後天以益氣,入腎補先天以添精,能補中氣,長肌肉、強意志、補肝腎、添精髓、壯筋骨。

    三、扶正祛邪,補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四、陰虛火旺者忌用。

    刺五加植株圖

    民間及傳統醫藥多用於以下疾患:1、風溼痺痛,多與木瓜等同用。

    2、腳氣多與蘇葉、吳萸、檳榔、生薑等同用。

    3、鶴膝風常與當歸、牛膝等同用。

    4、水腫常與陳皮、生薑皮、大腹皮、桑皮、茯苓皮等同用。

    刺五加根皮圖

    5、虛勞可與枸杞根皮泡酒用。

    6、血風勞常與丹皮、赤芍、當歸等同用。

    7、小兒行遲常與川牛膝、木瓜等同用。

    6、腰痛常與杜仲、補骨脂、淮牛膝等同用。

    常用量9一15克

    刺五加連梗圖。水煎服,可浸酒。入丸、散。《藥性論》評價:“能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痺溼內不足,主虛蠃,小兒三歲不能行。”

    注意:北五加有毒,為強心利水藥,含強心甙,又稱香五加皮,有特別的濃烈香氣,為蘿藦科落葉小灌木槓柳的根皮。應與南五加區別應用,不可混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為廉價勞動力,是怎樣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