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沛公ST
-
2 # 踏火逍遙說魚
天氣轉冷泛塘又起,水產養殖如何解決泛塘問題?
一說起泛塘很多朋友可能會到高溫的季節才會有,但是在生產中有時往往因為高溫季節時大家都會重視這一點,實際上出現泛塘的情況並不多見,反而是到了秋季水溫下降之後會時有泛塘的情況出現,那麼天氣轉冷後水產養殖如何來解決泛塘的問題呢?
說到這一問題的處理方法其實與高溫季節的預防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高溫季節之所以少有出現泛塘的情況下,是因為那時個個都警惕性高,天氣、水質這些稍有不對都會提前做好預防並立即去處理好。而天氣轉涼之後很多人長期繃緊的那根神經在慢慢放鬆了,總以為天氣涼了之後沒問題了,這時往往會出現大問題。因此進入秋季之後踏火個人以為下面這些預防性的措施還是不能少。
改底:儘管天氣轉涼水溫變低,但是改底這事不能少,因為這個季節魚還是照常會吃食,只不過我們喂的量少一些而已,只要魚吃食物就會產生各種有機質,這些有機質沉積在魚塘裡,如果不用藥來改底只會是越來越多,到最後只要天氣稍有變化都可以引起魚的不適,同時改底之後水中的有機質少了之後也利於魚安全過冬。
一、要預防泛塘,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會泛塘。1、水體缺氧:人缺氧會死,水產動物也一樣;2、水質指標(分子氨、亞硝酸鹽、硫化氫、酸鹼度PH值等等)超過水產動物的耐受程度,引發機體中毒死亡;3、水產動物不健康,對水環境的應激大,特別是鰓等呼吸器官受損,影響機體獲得氧氣;4、外界因素導致水體汙染,比如化工汙水流入、藥物過量、水產動物毒物進入等等。以上4點主要原因可以獨立直接影響,也可以互相交織(這方面較多,表現就是水產動物機體缺氧)產生影響。比如水體含氧量正常,亞硝酸鹽超標會影響水產動物血液攜氧,導致機體缺氧;而水體溶氧減少,又會導致水體中有機質腐敗產生亞硝酸鹽無法轉換成無毒的硝酸鹽等。
二、要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正常情況下,水在4攝氏度左右時密度最大,高於或低於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逐步減小。水體不同水層有密度差,就會產生對流混和。氣溫突然大幅下降,會導致表層水溫度下降而密度增大向下、下層水向上對流,池塘底部水體與中上水大量混和。
三、池塘水體的水質好壞分佈:正常情況下,池塘水體除了水產動物,其中的藻類、有機質腐敗等也會消耗溶氧。池塘底部水體指標往往很差(有機物沉積腐敗耗氧、溶氧補充差含量低、亞硝酸鹽等含量高;垂直分佈是上層水好於中層水好於下層水)。
四、天氣轉冷,特別是短時間內大幅降溫容易泛塘的原因(池塘要有一定水深,如果水淺風會直接造成水與底泥混和,直接導致水質指標惡化):氣溫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水體由於溫度差異而密度不同,正常情況下表層水到池底的垂直方向上密度逐步加大,這樣可以將水體分成上中下三個水層,沒有風力等外力攪動時,這三個水層對流相對穩定。當下層水溶氧等指標變差時,水產動物可以逐步向中層、上層水遷移,在整個水體重新獲得溶氧補充指標改善前有利於水產動物的時間會比較長。天氣轉冷後,上層水與中層水與下層水的對流混和逐步加劇,最有利於水產動物的上層水溶氧等指標惡化速度加快,縮短了水體指標改善前有利水產動物的時間;短時間的大幅降溫會導致上層水指標惡化更快,特別是溶氧低於水產動物的最低要求造成水產動物缺氧死亡。
五、綜上所述,要減少泛塘的機會,就要好好分析池塘及水產動物的情況,藉助外力增加配套措施。大致有:1、池塘大棚保溫,減小水層對流;2、及時清淤、藥物消毒、使用改底產品,減少池底汙染物的耗氧及產生水質指標的因子(亞硝酸鹽、硫化氫等)。3、多開增氧機、使用底部增氧藥物,提高水體溶氧。4、控制水體中的藻類、有機物數量,可以使用化學或生物製劑。5、保持水產動物健康。6、大幅降溫前減少投料,減小水產動物機體耗氧需求。以上方法也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要把氣溫、水體、水產動物看成一個互動的體系整體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