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首先,文藝作品可以多元評價,這才有意思

    文學不是科學,沒必要有個固定答案,否則人類還需要文學幹什麼?

    對同一部作品,總要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才是最正常的狀態。以《白鹿原》為例,不少讀者很喜歡,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比如文藝批評家張頤武就不喜歡,這也沒什麼,不能因此就認定作品不好,也不能因此就認定張頤武先生沒水平。

    小說與讀者是一種相遇關係,遇到了,有共鳴,才會激賞,如果沒有遇上,也沒必要裝感動。

    所以,傅雷的意見既不是標準答案,也未必就是普魯斯特的缺點,只能說他和《追憶似水年華》有沒相遇的地方。

    傅雷先生有很深的理論功底,此外他是學西洋油畫出身,在音樂、美術、文學上有極高的領悟力,他翻譯法國小說水準甚高,說明他確實是有實力的。

    傅雷先生一生也有很多不近人情的評論,比如對張大千、徐悲鴻、劉海粟等貶斥過甚。因為傅雷將藝術創作看得太高,不願任何人間煙火氣沾染了它,所以一旦發現創作者有世俗行為,往往就會採取比較苛刻的態度。其實傅雷不太懂中國畫,他的意見多是吳昌碩的看法。吳昌碩的畫品甚高,這毋庸置疑,傅雷曾代理買他的畫,傅雷賣缶老的畫,分文不取,只賣給懂行的人,甚至吳昌碩贈給他畫,他也不要。可見傅雷此人確有道德潔癖。

    傅雷曾與劉海粟交往密切,但見劉海粟不專心繪畫,而是讓人代筆,自己天天出去公關、陪酒,因此與劉決裂。傅雷討厭張大千,可能與張曾造假有關,而吳昌碩就上過張大千的當,此外,張大千從臨摹起家,所見甚寬,代價是個性不足,時人有視其為畫匠者。至於徐悲鴻,則意識形態痕跡較重,這是傅雷特別不喜歡的。此外,學油畫出身的人對中國畫有偏見,徐後來由油畫轉向中國畫,這是從難入易,易給人ylxh

    傅雷如此苛刻,原因有二:

    其一,傅雷出身在單親家庭,母親性格強勢,從小對他要求甚嚴,所以傅雷性格暴烈如火,常走極端,對於藝術的崇拜有些過度,把對永恆的想象投射在其中,這就虛擬出一個絕對完美的、不存在的藝術,所以他眼裡不揉沙子,見不得任何缺點。

    其二,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藝術應為時代、為民族而服務,傅雷也持此觀點,在一個悲哀的時代中,個體是很難找到自我的,不得不將對自我的追求放在對超我的追求中,希望使追求自我與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尊嚴等大目標成為一體。

    但事實上,整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彌平,所以傅雷眼中只能看到個體與整體相協調的作品,看不到相沖突的作品,對於普魯斯特式的、絕對個人主義的作品,自然會覺得境界不夠,都是個人婆婆媽媽的事,不能教育社會、振奮民族精神。

    傅雷這麼評,其實是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體現了他審美中偏斜的一面。

    其三,普魯斯特真的格局太小嗎

    《追憶似水年華》是以個體視角來寫作,它是對以往寫實主義寫法的一個顛覆,普魯斯特最富才華處在於找到獨特的懸念,從而將無聊的細節串聯起來。這種內視角的優點在於真誠、直接,反應了從上帝視角無法看到的困境,而且特別有感染力。

    普魯斯特這麼寫,因為法國文學已走過了革命時代,“鼓勁兒”的藝術已汗牛充棟,讓人審美疲勞,所以後來的作家必須尋找新的角度、新的話題。普魯斯特的發現可謂是顛覆性的,特別是隨著革命後的法國社會逐漸走向後現代社會,人與人漸漸呈現為原子態,則以往被過度禮讚的集體、神聖、崇高,已開始引起人們的懷疑與反思,普魯斯特的小說恰好滿足了這種時代情緒。

    在傅雷的時代,普魯斯特的小說可能有點太超前了,中國讀者讀不懂,但在今天,隨著亡國滅種的壓力消失,中國社會逐漸走向賦予,人們也開始更多去思考生命意義、個體意義等問題,則《追憶似水年華》的魅力就顯現了出來,它格局不僅不小,而且是對所謂格局進行了深刻的反省,這是特別有意義的。

    囿於時代、環境、教育等因素,傅雷先生理解不到這一層,這也不必苛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如今的網紅經濟的火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