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曾小華自媒體
-
2 # 王傳航
嚴寒的冬季,是支氣管炎、慢阻肺、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高發的季節。患有這些疾病的朋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夏天貼敷三伏貼的經歷。
三伏貼是指在一年裡最炎熱的三天(農曆三伏天)將中藥敷貼於特定穴位以達到增強免疫力及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療法。三伏貼的作用有兩個方面:治未病和冬病夏治。近年來,三伏貼的臨床應用研究越來越廣泛。
目前臨床上三伏貼主要用以防治肺系疾病。也可應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頸型頸椎病、虛寒性胃脘痛、洩瀉等。
貼敷後多數面板以潮紅或紅為度,不發泡。
貼敷後出現皮膚髮癢,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三伏貼所選之藥多為溫經散寒、辛香走竄之品以達扶助人體陽氣同時也利於藥物透過穴位面板達於肌膚深層的目的,但刺激性較強,可致面板刺癢或充血;
2.膠布過敏;
3.夏天氣候炎熱,面板暴露在Sunny下表面溫度增高,通透性增強,因而貼敷面板出現刺癢等;
4.進食海腥發物;
5.貼敷時間過長。
若貼敷時或貼敷後區域性面板如果出現灼熱、疼痛、紅腫、氣泡等,可以減少貼敷時間。
-
3 # 湖北妹子在義烏
我也想知道原因,我貼三伏貼今年是第二年了,不光是皮膚髮癢而且貼一次起泡一次,都說三伏貼能冬病夏治,但願有效吧,哈哈
-
4 # 南開孫藥師
近日,92名兒童貼敷三伏貼後出現瘙癢灼痛水泡事件登上熱搜,7月18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釋出了關於江西省兒童醫院三伏貼不良反應通報,認定此次三伏貼不良反應系輔料配置不當所導致。最終鑑定在“三伏貼”輔料配製過程中將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調整為老薑,酒精濃度從56%提高到62%,是導致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多年來,三伏貼不良反應屢見不鮮,嚴重可導致潰瘍、感染、全身性面板過敏等。其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用藥因素,三伏貼的主要用藥大多數還是沿襲清代《張氏醫通》中的白芥子散,由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組成。其中白芥子的炮製和用量是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白芥子遇水水解後經生成白芥子油,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和刺激作用,可致面板充血,灼痛,甚至發泡。同時,白芥子促進其他藥物經皮滲透。有許多實驗研究白芥子如何炮製和配比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有文獻報道,白芥子佔總藥物劑量的25.53%時,最符合面板反應標準;白芥子經炒制後,可減少白芥子油的含量,從而減弱對面板的刺激作用;白芥子生熟配比1:2時療效好,且安全性高。目前,三伏貼的用藥並無統一規定,更無質量標準。每家醫院所配置的三伏貼中使用的哪幾種中藥,使用多少劑量可能均有不同,而這些都直接影響這三伏貼的安全性。
其次,三伏貼並不是人人都適用。有實熱、虛熱性疾病、面板過敏或破損、孕婦、3歲以下兒童、以及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者均不適宜。另外,個人體質有差異,面板敏感、藥物過敏、瘢痕體質者也不建議使用。
最後,在貼敷前應注意,清洗區域性並乾燥,防止汗出過多。如果貼敷期間出現輕微面板症狀屬正常現象,但如果面板灼熱或痛癢難忍,不要硬撐,即刻取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就醫。另外貼敷前後宜清淡飲食,避免空調風扇直吹。
參考文獻:
賴龍勝,蘇美玲,施瑩,李相良,王永,金海鵬.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協定處方對面板起泡的影響[J].亞太傳統醫藥,2019,15(01):143-146.
陳潤林,冉濤聲,王天懷,欒小平,陳虹屹,楊光會.試論三伏貼配方中白芥子的最佳炮製方法與劑量的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9):191-193.
回覆列表
貼了三伏貼後皮膚髮癢是由於三伏貼上面的膠布過敏,因為夏天容易出汗,而貼了膠布又會發熱。而汗沒有散發出去,就會過敏發癢。如果過敏了,貼的時候可以把膠布剪掉些,貼成烏龜貼。這樣就會減少過敏。如下圖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