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山餐條哥
-
2 # 軍哥食刻
茶樹五十年,說是老茶樹也不為過,如今,不管是什麼名茶,古老的茶樹是非常稀有的,因為茶樹的生長速度特別緩慢,舉幾個價值量高的古茶樹例子。
1、現如今古茶園價值量較高的地區之一,如雲南省普洱市就有一大片純生態的景邁山古茶園,是世界上古茶樹最多的地方。
2、武夷山大紅袍,國家領導特供,工作人員看守,價值量可想而知了。
3、風慶縣,錦繡茶王,被譽為茶王之母。有3200多年的歷史,它是鳳慶栽培型古茶樹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發現的最粗大古茶樹。產出的茶葉曾創下40萬元/斤的高價拍賣紀錄。當地老百姓說,古茶樹是鎮家驅災之寶。古茶樹是神,“摘一片能治百病,折一枝卻能傷身”。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古茶樹不成規模、知名度低,價值可想而知,不一定高。
-
3 # 淡定談
五十年的高山茶樹的茶葉價值,問題的內涵很寬泛。且不談高山的山高几何,位於何處,也不講種的是什麼品種。就擺擺有五十年樹齡的茶樹吧:倒退半個世紀,時值七十年代。時代背景,主題是“文革”,農業:學大寨、以糧為綱。工業:學大慶、自力更生。全國:學習解放軍以階級鬥爭為綱……。茶與農有關,農以糧為綱,半茶半糧茶區只能以糧為主、茶為副,農村副業種茶與學大寨精神有孛,所以無論古樹大樹所佔土地能改造種糧的則砍倒種糧。連部分傳統純產茶區也不能倖免,總的來說農村自合作化、公社化以來曾在五0未六0初文革前有少數地區新種植過一些茶如湖南、四川。直到土地聯産承包前,農村茶地或砍、或改(密稙、矮化)幾乎沒有敢新開發種植的。但與此同時與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相呼應的是大量發展的農墾、軍墾以及勞改農場大力開荒種茶,而且大多是密植型並開始向更高產的臺地化發展。粗略表述現在的茶園狀態:一.遣留下的百年以上的茶園茶樹,數百數千年的都有。二.建國後文革前農村集體種植的成園茶樹樹齡七十歲左右,現在形狀大大小小喬木、灌木狀都有。三.七十年代年代後的國營茶場樹齡四十多年,多呈灌木狀。四.改革開放後各地政府支援企業開發的無性繁殖的萬畝高產臺地茶園,種植密不透風,特別是根部蟲可過而鼠不能過,高一米,灌木。題主所述的五十年高山茶樹如果自種到今都倍受關注耕耘則茶葉價值一般。如曾有拋荒過的經歷則價值略升,如果曾經歷過自生自滅十年以上考驗而倖存於今倒也可稱佳品,是可品嚐的中端茶的佳品。至於具體價值則還要與地理環境、長勢形態及樹種品質聯絡綜合考慮。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黃山灰姑娘!
我在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黃山毛峰的原產地!這裡的茶樹很多是百年的高山老茶樹。
關於50年的高山茶樹的茶葉價值有多高?
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華人很戀舊,東西越舊越好,當然茶樹也是一樣!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越老的茶樹摘的鮮葉,做出的茶葉,更好喝,更甜
其實,茶樹越老,茶真的越甜。這不僅是統計上得出的結論,更是有茶葉生物化學的科學資料在背後作支撐的。
茶樹越老,多糖類的含量比例更高。
樹齡高的茶樹體主要以含碳類化合物代謝為主,鮮葉裡糖分及茶多酚含量高,這類茶湯喝起來湯稠黏滑、味甜醇厚。樹齡低的茶樹的茶湯喝起來鮮爽度比較高,但甜度、厚度、黏稠度及耐泡度稍差。很多老茶友,一喝變能對比出來。
高山茶顧名思義海拔較高的山區茶的通稱。
高山上日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緩慢,由於溼度和霧的增多,有利於提高茶葉中的葉綠素和氨基酸的含量,這對提高茶葉色澤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質。高山茶鮮葉肥壯,色澤翠綠,白毫多,鮮嫩度好。由此加工而成的茶葉,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且條索肥碩、緊結,白毫顯露。而平地茶,香氣稍低,滋味較淡,條索細瘦,身骨較輕。品相遠遠不及高山茶。
在我們的交易市場,老樹高山茶受茶商的追捧,經常出現為了一款好茶相互競價!
綜合以上觀點:越老的高山茶樹,茶葉好,價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