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豐搬家

    這個所謂家用榨油機就是當年實驗室做小樣的裝置嘛,只是做的好看了,功能更多了。但這是由工業化大生產向原始的作坊式生產的倒退嗎?淘寶看了下,從幾百到幾萬的都有,小豐估計大多數人買回家只會當個擺設了。

    用他來榨油,偶爾嚐嚐鮮還好。若是長期用,對於普通家庭,不談經濟成本,時間成本,裝置維護成本,佔用空間這些大麻煩,就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個人不建議。簡單來說,就是這種產品雜質多,酸值高。產品衛生指標肯定不達標,同時也因為這個原因,壓榨出來的油很快就會變質,出現“哈喇味”。

    不管是壓榨還是浸出,提取出的油都叫毛油,毛油不能直接食用。但是橄欖油是個特例,橄欖油是唯一鮮果冷榨即食的油脂。

    毛油不能直接食用一個原因是,其中都含有大量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一是本身對健康不利,二是高溫下可能產生極性物質,從而對健康不利,三是不利於儲存。

    列個表告訴你雜質有哪些:一、懸浮雜質 1、無機雜質:如:泥、沙、鐵屑等。2、有機雜質:如:餅或粕屑、草杆纖維等。二、水分:水分會使油脂透明度差,易導致油品酸敗。三、膠溶性雜質:磷脂、蛋白質、糖類、黏液質四、脂溶性雜質:遊離脂肪酸、色素、蠟、脂肪醇、甘一酯、甘二酯、甘油;氧化產物醛、酮、酸等;裝置或包裝器具汙染使油脂含有微量金屬離子等。五、特殊成分棉籽會有棉酚(會造成男性不育),菜籽油會有芥子甙(有毒物質),花生可能含有黃麴黴素(有毒物質),以及農藥成分。浸出法生產的還有:烴類溶劑。

    這些雜質都要在繼續加工去除掉才能成為安全的成品油,這個後續工藝就是精煉。油脂的精煉工藝一般是“六脫”工藝:脫水、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根據產品特點和油料特性,六脫工藝會有取捨。

    在內蒙古、陝西、寧夏一帶,當地人愛吃的一種胡麻油,那些小型工廠的加工工序只有:炒制、壓榨、加熱熬煮,然後就銷售食用了。江蘇安徽一帶人們愛吃的菜籽油也是類似的程式。加熱熬煮,可以理解為一種粗糙的、低水平的油脂煉製,可以去除一部分易揮發的有害成分,並沉澱一些雜質。但嚴格來說,整體質量水平不高,勉強是國標四級油的水平。這類產品基本是當地生產當地消費,產量少消費週期短,質量標準略低但也可以食用,不過不能長期儲存。

    市面上的所謂家用榨油機,高階一點的會有過濾,加熱的功能。但從成本來看,過濾及煉製的水準不可能做到工業化生產的程度。此外,加工原料方面,工廠生產有嚴格的品控程式。壓榨之前有多個油料預處理環節,比如篩選、風選、磁選、除塵、脫皮、壓胚、膨化,然後才是壓榨或者浸出。家用榨油機提供不了這個功能,也做不到,而這些程式都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

    人們對食用油的擔心,主要地溝油的問題,還有生產方式的問題。

    地溝油的問題主要是外面餐館和街邊攤,家用榨油機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不可能出去吃飯還自帶一桶油。家裡用的油,城市裡主要是從商超渠道購買,都是正規的品牌產品,這可以放心。大企業不會為了省那點錢去幹這種事情。而農村市場的小品牌就難說了,難免一些小廠為了節省成本,或者採購環節出問題,有些不和諧的動作,這有可能。這裡插一句題外話:食品安全問題和衛生問題,農村才是重災區。

    生產方式的問題,主要是浸出法工藝用到了化工溶劑,使許多人產生不安。這也是許多人認為,壓榨製取的油比浸出法制取的油要好的原因之一。

    浸出法工藝使用的溶劑是六號溶劑,六號溶劑以正己烷為主。六號溶劑的沸程是60~90℃,在油脂精煉的脫臭過程中,採用真空汽提法脫臭,即高真空(極限真空為0.67kPa)、高溫(180℃左右),在這個工藝裡溶劑基本被蒸發乾淨了。根據國標規定《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以及《大豆油》(GB 1535-2003),一級、二級豆油是不得檢出,即不超過10mg/kg。這個數量級是可以放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是喜歡相機的效果,誰給推薦一款可以拍照後直接wifi推送到手機上的便攜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