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吳伯簫《馬》賞析

      《馬》從結構和題材兩方面綜合起來分析,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懷念童年和少年時期在家鄉騎馬的樂趣為線索,寫出了濃烈的鄉情和親情;第二部分以歷史上的名人名馬以及對馬的想像為經緯,表達了一種宏闊激盪的胸襟。兩部分剛柔相濟,交織成一曲節奏逐步增強、速度漸漸加快的馬之歌。

      這一曲馬之歌旋律歡快流暢,其文詞則形象鮮明,富於動感。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讓我們觀賞他筆下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畫面:幼童騎馬歌唱圖,媳婦下馬省親圖,年節雪野賽馬圖,孟春走馬踏青圖,端陽倚馬河邊圖……這八、九幅圖畫描繪得是這樣地傳神,讀者真是不難想像畫中人物的神態和心情。各位不妨試細讀“端陽,正是初夏……”這一段文字,定會讚賞作者的生花妙筆。

      這段文字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由——當然是散文式的交代——這些都是敘述中的應有之義;而激發我們想像的,則是那幾筆簡潔而精到的描寫。我想,每一位讀者都能據此構圖,描繪出垂柳拂清流,游魚欲咬鉤的畫面來。如果你是位真正的畫家,那當然還能透過你的畫面讓人們聽到那活浪活浪的水聲和漁父所哼的小調兒,讓人們感受到那種一品尚書也不換的境界。人稱王維筆下“詩中有畫”,那麼我們說吳伯簫這些文字“文中有畫”,恐怕也不為過吧。

      本文第一部分所摹寫的畫面,或親情脈脈,或閒情悠悠,或輕快活潑,或“霹靂弦驚”,但總的說來記述舒緩從容而語言靈動樸實。文中暗引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詞中“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加以變化,又引用洋諺語“老人是二度的孩童”,都十分自然。轉入第二部分,文中融入的情感漸趨高亢豪邁,語言則顯得耀眼奪目。這部分因藉助大量典故而給了讀者更大的想像空間。那馱著劉皇叔躍過檀溪的神馬、救宋康王趙構渡河的泥馬、助劉秀稱帝的東漢“大樹將軍”馮異的烈馬、令胡人聞風喪膽的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征馬……種種小說中的、傳說中的、詩篇中的、史書中的描寫與記載,當令讀者的想像如萬馬奔騰,而胸襟也為之開闊了。

      與本文題材豐富、感情濃烈相適應,《馬》的語言給人以節奏明快、酣暢遒勁之感。文中多用緊湊的短句,彷彿應和著噠噠的馬蹄聲;而在語句之中和語句之間,又由於常常略去了某些看似不能缺少的詞句而顯得輕靈緻密。試看以下兩段文字,如果加上括號裡的詞或短語,感情色彩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遠道歸來,恰當日銜半山〔的時候〕,殘照紅於榴花,〔我〕驅馬過三家村邊,〔只見屋前〕酒旗飄處,〔不由得〕斜睨著“聞香下馬”那麼幾個斗方大字,〔此情此景,〕你不饞得口流涎麼?〔那〕才怪〔呢〕!〔下得馬來,將〕鞭子垂在身邊,搖擺著,〔儘管〕狗〔狺狺地〕咬也不怕。〔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喊:〕“小妞!吃飯啦,還不給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飯的黃昏時分了呢。〔於是趕緊〕把韁繩一提,我也趕我的路。到家〔已〕掌燈了,〔夜空亮起了我〕最喜〔歡的〕那滿天星斗。

      當學生了。〔學校在〕去家五里遙的城裡。〔我每〕七天一回家,〔回家以後,〕每次總要過過馬癮的。東嶺,西窪,河涘,叢林,〔我騎馬的〕蹤跡殆遍殆遍。〔每次〕不是午飯都忘了吃麼?直到〔遠遠地聽到〕父親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餓來。

      兩相比較,一定可以發現,有了括號裡的文字,意思雖然明白,但原文那種或遒勁或飄逸的神韻便會大打折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宜高速鐵路為何不設計成時速350公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