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寫道:「我一個人走著,前後不見一個人。忽然之間,我的心裡開始鬆動。走著走著,覺得要頭朝下墜入藍天,兩邊紛紛的落葉好像天國金色的大門。我心裡一蕩,一些詩句湧上心頭。就在這一瞬間,我解脫了一切苦惱,回到存在本身。」
這個段落中有三個字顯得格外的刺眼,那就是「一個人」。
三十而立,立的不是家國天下,而是自我存在
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多不懂孤獨,對這三個字諱莫如深。到了三十,經歷過自我、友誼與戀情的洗禮,會對「一個人」的諸多層次多些領悟。
關於三十而立,我們已經見過太多雞湯與反雞湯,然而每個人仍然會被這四個字戳到心坎。它實在被賦予太多期望,好像到了這個年紀於情於理都應該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或是讓人拍手稱讚的技能養成,不免讓人既期待又恐慌。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好言相勸或是苦口婆心,成功學暢銷書裡的金科玉律或是過來人的前車之鑑,朋友圈裡轉發無數的雞血雞湯或是微博上妙語連珠的精妙段子,統統都既對又錯。
為什麼?因為你是你,不是別人。
三十而立,立的可以是夢想,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資源,可以是信念,可以是格局,可以是財富,但首先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就像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寫道:「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或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眼前就是羅德島,我就在這裡跳躍——我這麼做什麼都不為,這就是存在本身。」
三十而立,我該如何存在
汪峰唱過一首《存在》:「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
大概從十幾歲會思考的年紀,我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然而隨著年歲與經歷的不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角度和得到的答案會不斷變化。
即便現在年代不同,人們更願意把 30 歲看作 20 歲,但諷刺的是,在真正的 20 歲眼裡,30 歲其實更接近 40 歲。30 歲確實略顯尷尬。像是開始,又像是結束,沒資格唏噓,卻也沒底氣放浪。
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到了這個年紀,無論再想否認,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開始用一種真正的成年人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我們會知道,第一,凡事不是非黑即白;第二,凡事未必有唯一答案;第三,凡事有度,過界反而適得其反;第四,凡事不能看表面。總結起來,就是凡事無絕對。我們終於可以擺脫原始而純粹的感官吸引,更加走心而用腦地來審視世界,並且不輕易下斷論。
這才是三十而立的第一步。你終於擁有一套適用於你自己的成熟而完整的價值觀念與邏輯體系,幫助你觀察、理解並融入你所處的世界。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吹牛的運動員》:「有個運動員因為平常參加比賽時缺乏勇氣,被人們指責,只好出外去旅行。過了些日子,他回來後大肆吹噓說,他在別的很多城市多次參加競賽,在羅德島曾跳得很遠,連奧林匹克的冠軍都不能與他抗衡。他還說那些當時在場觀看的人們若能到這裡來,就可以給他作證。這時,旁邊的一個人對他說:『喂,朋友,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人。你把這裡當作是羅德島,你跳吧!』」這個寓言是想說明,用事實容易就近證明的事,說得再多都是多餘的。
這大概也是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說「我就在這裡跳躍」的出處。他點名笛卡爾和堂吉柯德,又引用了羅德島的典故,所強調的就是一種從自我存在出發的暢快感,哪顧得上這麼多的世俗偏見,又哪需要這麼多的唇舌解釋。
「如果一個人不會唱,那麼全世界的歌對他毫無用處;如果他會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我們談三十而立,談的就是要讓世界聽到自己的歌。這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存在,而當你有了知音,你就又不再是一個人。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寫道:「我一個人走著,前後不見一個人。忽然之間,我的心裡開始鬆動。走著走著,覺得要頭朝下墜入藍天,兩邊紛紛的落葉好像天國金色的大門。我心裡一蕩,一些詩句湧上心頭。就在這一瞬間,我解脫了一切苦惱,回到存在本身。」
這個段落中有三個字顯得格外的刺眼,那就是「一個人」。
三十而立,立的不是家國天下,而是自我存在
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多不懂孤獨,對這三個字諱莫如深。到了三十,經歷過自我、友誼與戀情的洗禮,會對「一個人」的諸多層次多些領悟。
關於三十而立,我們已經見過太多雞湯與反雞湯,然而每個人仍然會被這四個字戳到心坎。它實在被賦予太多期望,好像到了這個年紀於情於理都應該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或是讓人拍手稱讚的技能養成,不免讓人既期待又恐慌。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好言相勸或是苦口婆心,成功學暢銷書裡的金科玉律或是過來人的前車之鑑,朋友圈裡轉發無數的雞血雞湯或是微博上妙語連珠的精妙段子,統統都既對又錯。
為什麼?因為你是你,不是別人。
三十而立,立的可以是夢想,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資源,可以是信念,可以是格局,可以是財富,但首先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就像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寫道:「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或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眼前就是羅德島,我就在這裡跳躍——我這麼做什麼都不為,這就是存在本身。」
三十而立,我該如何存在
汪峰唱過一首《存在》:「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藉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
大概從十幾歲會思考的年紀,我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然而隨著年歲與經歷的不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角度和得到的答案會不斷變化。
即便現在年代不同,人們更願意把 30 歲看作 20 歲,但諷刺的是,在真正的 20 歲眼裡,30 歲其實更接近 40 歲。30 歲確實略顯尷尬。像是開始,又像是結束,沒資格唏噓,卻也沒底氣放浪。
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到了這個年紀,無論再想否認,我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開始用一種真正的成年人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我們會知道,第一,凡事不是非黑即白;第二,凡事未必有唯一答案;第三,凡事有度,過界反而適得其反;第四,凡事不能看表面。總結起來,就是凡事無絕對。我們終於可以擺脫原始而純粹的感官吸引,更加走心而用腦地來審視世界,並且不輕易下斷論。
這才是三十而立的第一步。你終於擁有一套適用於你自己的成熟而完整的價值觀念與邏輯體系,幫助你觀察、理解並融入你所處的世界。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吹牛的運動員》:「有個運動員因為平常參加比賽時缺乏勇氣,被人們指責,只好出外去旅行。過了些日子,他回來後大肆吹噓說,他在別的很多城市多次參加競賽,在羅德島曾跳得很遠,連奧林匹克的冠軍都不能與他抗衡。他還說那些當時在場觀看的人們若能到這裡來,就可以給他作證。這時,旁邊的一個人對他說:『喂,朋友,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人。你把這裡當作是羅德島,你跳吧!』」這個寓言是想說明,用事實容易就近證明的事,說得再多都是多餘的。
這大概也是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說「我就在這裡跳躍」的出處。他點名笛卡爾和堂吉柯德,又引用了羅德島的典故,所強調的就是一種從自我存在出發的暢快感,哪顧得上這麼多的世俗偏見,又哪需要這麼多的唇舌解釋。
「如果一個人不會唱,那麼全世界的歌對他毫無用處;如果他會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我們談三十而立,談的就是要讓世界聽到自己的歌。這是你作為一個人的存在,而當你有了知音,你就又不再是一個人。